聊几毛钱教育
年底事情多,后花园拔草越来越少。但是大家依旧聚拢在这,我也就乐得当个树洞。但是真的没有办法一一回复。
我可以保证的是,尽量每条回复我都看过去。
今天我们来聊聊教育的问题。或者说从教育的问题开始,聊到哪算哪。
这是今天我在微博上发的一个单条,讨论各种热烈。
其中比较经典的回复是“我选5”,那么第五个选择是什么?
1+3=4,奥运冠军嫁入豪门,那便是郭晶晶了。按说应该挺幸福的,但是霍启刚是个独立生活的人,也便没了阔太太的日常。倒是她的师姐伏明霞更像富婆一些。
2+3=5,有谁是牛X的女博士,还嫁入豪门的呢?
这个女人在中国可以说独一无二,科大天才班毕业。19岁出过留学。拿了生物学博士学位。选了一个婚礼都只能穿旧西服的留学生嫁了。然后在丈夫满足于做个百万富翁工程师时,把他只身一个人踢回国内创业。创业成功后又把他拉回美国上市。从而和其丈夫一起,成为福布斯富豪榜的常客。
这个女人,就是马东敏,她的丈夫叫李彦宏。
或者更准确地说,她不是嫁入豪门,是经营出豪门,本身就是豪门。
仔细看一看,是不是有点像马云?
这个回答5的朋友,应该是知道马东敏的。并且他也知道我也知道马东敏的,于是懒洋洋地回答一个“5”。
假如他真有一个女儿,回答这个“5”的时候,不免会心怀期待地想像一下自己女儿长大也成这个样子。然后立刻又清醒地规劝自己“做人开心最重要啦,将来她开心就好”。
很多时候,作为父母或者说上一辈,都会“殷切”希望下一代更加有成长性。殷切这个词汇经常被官方使用。30岁以下的人会觉得这个词汇很官方,但35+后,便会觉得这个词汇最贴切不够。
殷切的意思是“希望你幸福,希望你过得舒服,希望你过得符合自己的心意”。但不管怎么样看起来云淡风轻,殷切也依旧有一层“希望你有所成就的意思”。
似乎,结合一般人的生活经历,“有所成就”基本等于“必须付出”,而“必须付出”则等于“不甚幸福”。其实这是“E-S-B-I”模型里惯常“出卖生命(工作时间)获取报酬”者,也就是employee的心态。
比如,在看到某个按照世俗评价不怎么得志的画家,在辞世后,画作以几亿美金成交时。多数人会发出的感慨是:可惜他什么也得不到啊,多么生不逢时。
那么把这个假设摆在这里,我们来回答一个问题:到底是创造财富快乐,还是享受财富快乐。对于领薪水的人可能很难理解。我们不妨代入到炒股,是涨停板连续来三天高兴,还是三个涨停板后卖出股票去买东西高兴?真炒股的,遇上这个问题,条件反射地会问“TMD,第四天接着涨停不是就卖SB了吗?再看看再卖吧!”。假炒股的,遇上这个问题才会想“那要看买什么东西了”,买什么东西,不都是一样花人民币吗?不看趋势也不会估值替代,赶紧销户。
一讲炒股就话多歪楼,拐回来哈。那么结论是“创造财富比享受财富快乐”。
那么带着这个结论回到画家的问题,代入后,结论便是“进行艺术创作获得的快感,比卖掉画作换钱花来得快乐”。
我们现在用简单的思考“当时他卖不出去,肯定就没人认同”来替代实情。那我要问,人死了几百年了,如果他的画作在他身处的年代就无人认同,之后几代人也无人认同。那么这些画怎么会成系列地,分散在世界各地地保存至今?
有人保存,便是有人认同。而一个人需要几个人认同就会有成就感呢?5个就够。剔除掉无法选择的血缘关系后,5个人认同就够了。
比如:
你老婆说你是个好人,她嫁给了你。
你哥们说你是好人,和你做了几十年朋友。
你老板说你是好人,给你升职加薪。
你下属说你是好人,结婚了请你坐首席做征婚人。
派出所所长说你是个好人,给你发个红袖章守天桥。
那么基本上,你就是个好人了。
同理的,一个画家,有五个人认同他,资助他,帮扶他,他就能满怀热情继续创作。
那么说到这里,其实第一个论点已经很清楚了。作为父母,如果孩子坚定地去选择一个有意义但是不能世俗估值的东西,除了给他必要的物资支撑以外。更多的是要引导他去找到属于自己的,能认同他的群体。因为这个群体给予的支持,鼓励程度会远大于父母。
我想举个栗子,我的一位老哥,生孩子晚,今年50了,孩子才14岁。然后这娃特别爱街舞,你想一个保温杯漆皮都蹭秃噜了的老年人,看自己娃穿个大T恤,戴个帽子在街头哟哟哟,内心要多么的崩溃?要是我,先打断两条腿再说。但这老哥真不是一般人,他用了一个月跑遍了北京的艺术院校,然后找到了两个街舞社团,就大学那种自娱自乐的社团。然后说服这些大学生带自己娃玩(出钱赞助活动)。这么一来吧,起码把那些个翘课在街头,吸烟吃草的不良社会青年隔绝了。二来吧,一因势利导,娃就发现还是大学好(妹子漂亮,更有激情和艺术气息),也肯好好上课了。
所以,用我们的生活智慧,为他们将来的群落选择做点前瞻性的工作,还是很有意义的。我们无法替下一代选择过什么样的生活,但可以给他储备更好的生活元素。
这就好像无法决定菜怎么做,但可以保证放到冰箱里的食材都新鲜。
这一点很多人都会忽略。
除此以外,经常被忽略的还有:
很多人满怀将来要“家庭幸福”的殷切希望,但是忽略了家庭是否幸福,其实本质上是“人和世界”、“我的价值怎么体现”等等问题的具体反映,这些问题都会反馈在家庭的组建和经营过程中。
比如说,现在蓝色星球的第二季出来了,你带小屁孩看,如果小屁孩不断地问,那这个鱼好吃吗?这个鱼可以吃吗?那么这个小屁孩长大了,娶了一个很会做饭的女人,自己吃成200斤,便是大概率事件。娶了一个同样很好吃的女人,一次吃成胖子概率也会比一般人高出一两倍。甚至最后一家好几口都有糖尿病也不无可能。
那么如果另一个小屁孩不断地问“这么深的大海怎么下去啊?”“那潜水艇被鲸鱼撞到怎么办?”“戴着头罩说话,声音怎么传播给另一个潜水员呢?”那么他将来大抵是理工科毕业,老婆耍小性子时,他会不断地论证,你这是效率极其低的沟通方式,我不想理你,我只是出于做丈夫的义务来提示你,我不吃你这套,不升级对抗行为。但我可以保持耐心,等你愿意好好沟通。所以,这个小屁孩,将来取了一个智商中上,情商很高的女人也是大概率事件。因为情商不高的女人,根本过不下去,同居阶段就分手了。
举了两个栗子,其实就说说明。以32岁结婚为例,其实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已经基本定型。他的婚姻只是这些观念加上社交概率的组合结果。如果婚姻幸福,那么便是历史社交总量提供了足够的触发样本。如果婚姻不幸福,那么便是样本还不够,等到更好的对象来触发,也一样是婚内不足婚外补,或者直接离婚重组。
所以啊,趁着能给他社交方向引导(至少是氛围构建),趁着能在细微的事件上塑造三观时,多做点。等成型了,你再来掰,是完全无效的。用某个朋友吐槽的话说:TMD一年花十几万上个幼儿园,你以为总没有问题了吧。是,主讲老师,就是班主任确实不错,外教也凑合。但是你TMD无法保证真正最多时间和孩子在一起的助教是宿迁师范来的,还是孝感师范来的。也无法保证体育老师到底是真懂还是假懂。至于保育清洁的,保准能把东北话教会你家娃。所以,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还得是自己,还得是父母。
量子计算机马上就50个量子位了,真的不用去操心未来,因为他们这代人要面对的未来,我们压根TMD不懂。你现在操心他们的未来,跟往土里埋几箱BB机没什么区别。甚至埋BB机都不如。
把握好现在,给孩子三样东西就行:健康的体魄、做人的基本品德、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三样或许不够打败未来的AI,但足以在一般人类中脱颖而出。
错别字不改了,封面是电影《两小无猜》,文中介绍的《蓝色星球》也非常不错。
晚上十点以后翻牌子,就酱。
- 小学生求警察将妈妈带走 称妈妈教育手段就是打
- 中国教育部承认的意大利正规高等院校全录,看看有没有你选的学校
- 国务资政发声反对死记硬背的教育方式
- 教育部:2018高考考试大纲正式发布!(理综)
- 论学前教育的公共性
- 紧急提醒!深圳人年底最需要关注这9件事!件件都与你的钱袋子有
- 【免费福利】年底了,不拍张全家福吗?
- 日照五莲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26人
- 【教育和健康扶贫】我省着力推进教育和健康扶贫
- 征文|2017搜狐教育征文大赛开始了!惊喜礼品等你来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