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往事|观音桥老转盘的吃与耍

江北往事|观音桥老转盘的吃与耍

源重庆一直在奋力建造一条时光隧道,一头是过去一头是现在,而你可以在过去与现在自由穿行。

——编者按

观音桥商圈建成以前,或者说是观音桥转盘过街天桥建成以前,整个观音桥的中心地带仅为大型十字架一个,是建新东、南、西、北路的交汇点。

这样一个交汇点虽不比解放碑周边繁华,却在计划经济时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生活必须品和文化消费品,甚至成就了不少江北特有的民间品牌,直至消失之后仍为老江北们津津乐道。

江北往事|观音桥老转盘的吃与耍

观音桥老转盘

古语云:民以食为天。谈到观音桥居民的生活,不得不说转盘周围的吃。计划经济时期没有超市,百姓家里的酱油、菜油、豆瓣用完了得去国营商店凭票购买。现在大家动不动喜欢来一句:“我家孩子都可以打酱油了”,其实说的人未必体会过提着空瓶子去商店打酱油的经历。

我小时候倒经常端着空碗、提着空瓶子步行2公里去观音桥转盘建新东路起始处的永红商店买酱油、豆瓣。散装酱油买回家后,要先倒进锅里烧开,再装入油壶待用。当时最出名的酱油牌子是黄花园和人道美,地道绿色食品,没谁乱加东西。

江北往事|观音桥老转盘的吃与耍

每次排队打酱油的档口,我总喜欢拿眼扫着马路对面的蒸饺店。只要是老江北都知道,在渝北三村的两个入口处,各有一家蒸饺店,味道无可替代的好吃。大家伙荷包紧张的年代,去这两家蒸饺店要一笼松毛蒸饺或小笼包,点碗豆芽汤、买瓶冰镇青鸟汽水慢慢吃常被称为“打牙祭”。

不知是不是吃得少的缘故,只要经过观音桥转盘,我都会拿眼死盯着蒸饺店瞅。毕竟,要遇到过生日或考试之前,母亲才会从微薄的工资里挤点钱出来带我去吃。而且,她是坐在旁边静静望着我吃,自己舍不得动一筷子的。

忆起转盘的吃,远不止两家蒸饺店那么少。新村小学大门左侧粮店内的醪糟小汤圆、公路对面的富江春包子、建材公司旁的热牛奶无不是80年代上班族的早餐必到之处。至于野水沟的建新菜市场,更是数十年名号长存。外人只知该市场脏乱差,却不知无论物价如何疯涨,它都始终保持江北区所有菜市场中菜价最便宜的好名声。哪怕今时今日,场子外边丝瓜卖到3.5元一斤,里边依然会喊价8角。

江北往事|观音桥老转盘的吃与耍

永红商店右侧,现在的廖记棒棒鸡店铺,在2000年以前一直是熊鸭子的门面。啃熊鸭子、饮小香槟类汽酒是江北居民逢年过节餐桌上专有的动作,十多年的习惯在各家各户没更改过。

还是在清末宣统一年的时候,江北有个小商贩名曰熊汉江,他常在大街小巷出售熏鸭,制作的鸭子金黄鲜亮,软嫩而富有嚼劲,熏香爽口回甜化渣,深为食客们称道。及至四十年代,闻风而来的酒馆、餐厅竞相找熊汉江订货。江北熊鸭子一夜之间声名远播,还引出了不少山寨版呢。熊老板为维护自己信誉,用金纸剪成“熊汉江”三个大字,贴在装鸭子的玻璃柜内,人称 “金字熊鸭”。除此之外,精明的熊汉江还悄悄在每只成品鸭的鸭舌头下放两颗花椒,既为去腥也作为暗记。

江北往事|观音桥老转盘的吃与耍

人在满足温饱后自然有精神方面的需要,有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和文化产品的需求。于是,转盘一侧南路起始点有卖永久牌自行车的店铺(爬坡上坎的重庆也曾流行过自行车代步、运货、拉菜);东路起始点有卖布料的飞花商场,用于民众找裁缝裁剪衣裤、缝补被面、铺设床单窗帘;公安分局路口和蒸饺店旁各有新华书店一间,那是我最爱去的地方。

今天咱们不细讲这些,在谈完吃后再来聊聊观音桥转盘的文化生活。80年代的观音桥大凡过节,无论妇女节、儿童节、劳动节、中秋节、国庆、春节喜庆气氛都很浓郁,相应的节日均会开展许多相应的活动,那真是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彩旗飘舞。展销会在今天步行街新世纪的位置一水儿摆开,红红的灯笼把每个人脸上都也映得红仆仆的。

江北往事|观音桥老转盘的吃与耍

可能你会说,这几年春节,观音桥商圈的电子彩灯也好看啊。我认为那完全没得比,千篇一律没有民间工艺的技术含量。以前春节将至时,江北区委宣传部会牵头区内大小单位承包路段扎彩灯。除夕之前,从嘉陵江大桥北桥头到海关,从今天家乐福的位置到五里店,两边人行道上各色各样的彩灯迎风招展。这些灯是人们纯手工打造,凝聚着智慧和汗水,工艺水准是现在的电子灯没法比的。

以前的人手有那么巧吗?有啊!没钱买东西的时候大家啥都自己做,从孩子玩的玩具,家里坐的沙发到收音机、电视机,连土军火火药枪也自己做来玩。从1983年开始,观音桥民众除夕之夜的文化生活通常是,下午一部分人准备年夜饭,一部分人去三钢厂操场坝游园。17点30左右,各家开饭。18点30,全家出门上观音桥转盘的街心花园看灯会,看完灯会才回家看20点的春晚。

江北往事|观音桥老转盘的吃与耍

观音桥的灯会规模中等,除开杂灯,大一点的灯组估计在20座以上。近几年我也买高价票看过其他区一些春节灯会,总体感受:冷清、俗套、木讷。观音桥转盘的灯会不收门票,灯组精美且能自如活动,观赏性相当强。观灯过程中能遇到不少熟人、亲戚,大人们互相祝福共话新春,小孩们则与同学追逐笑闹尽情狂戏。

什么叫年味?那才叫年味呢!大年初一,居民们吃罢汤圆到公园旁的江北商场购物,上嘉陵江电影院看电影,还有些人去公园旁的文化馆看书。

江北往事|观音桥老转盘的吃与耍

观音桥老转盘

观音桥转盘旁的文化生活,不单有歌舞剧团(现商圈办位置)的鹤立鸡群,更有江北区文化馆的亲民身影。说起文化馆还是几经易名重组后于50年代迁到相国寺的,1985年建新馆于转盘旁建新北路起始处,紧邻花园。

1986年起,我便成了该馆的常客,每周日背着自制画板到三楼找大小王老师学画画。小时候玩心重,不认真学,常与别的孩子嬉闹。在馆后青草坡上写生时,又去扑抓蝴蝶,为此没少被老师责备。那年,我有幅水彩在馆内橱窗展出,画的孙悟空打白骨精。

江北往事|观音桥老转盘的吃与耍

江北往事|观音桥老转盘的吃与耍

90年代观音桥人行天桥

不玩闹的时候,我还是会安安静静去二楼看画展。文化馆的展览蛮多,楼上展画,楼外坝子里要嘛设碰碰车,要嘛展动物。一楼内半边是电子游戏厅(全是台式机),半边是阅览室。没有手机和电脑的时代,人们还是愿意静下心来读书的,哪怕在阅览室翻阅期刊杂志画报,也能渡过整整半日。

我爱在周日下午带着纸笔去文化馆阅览室翻阅杂志,尤其是放暑假的时候。因为在那里既可以看书,又能享受最大档的吊扇凉风,为家里省下一笔电费。1989年,阅览室搬到楼上去后,原来的空屋成了镭射电影厅,将大批成年人吸引进来观看。当然,也包括我这种未成年人。

总而言之,当年的文化馆花样百出,能满足不同层次民众的文化追求和娱乐需要,给人以亲民接地气的印象。90年代后,该馆开设周末知识讲座,为市民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大厦再添新砖,起到了突出的文化引领作用。

江北往事|观音桥老转盘的吃与耍

天桥拆除后的观音桥十字路口

2004年,观音桥转盘的十字架彻底消失,高楼耸立的都市环境中少了许多自然绿,少了让人记挂几十年的老字号,更少了本应与我们时刻相伴的民俗活动与文化生活。现代气息浓郁的观音桥呈现出繁华中的冷清,它像一支任性的画笔正涂改着城市的记忆,大踏步向着商业目标进军。

而我,犹如一颗孤独的钉,将情感钉在已不存在十字架路口,用目光穿越时空搜寻转盘中央的交通岗亭、半空中的玻璃钢天桥、停靠在路边的8路公交、5路电车上高高翘起的辫子和中兴商场前猪八戒吃西瓜的果皮箱。仿佛中还看到一辆被绳子牵着的三轮童车从南路延安冰糖处缓缓驶来,车上坐着尚未习语的我。

-

-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点击题目阅读往期推文

观音桥是一个圈,圈住你匆匆的回忆与生活》

《曾经的新水库》

《梦回小城》(江北城)

《重庆人心里都有一个地方,代表与你最远的距离》

《大石坝,炮弹与背篼的回忆》

《溉澜溪,灯火城市里的炊烟小镇》

《九街江湖》

《消失的三钢厂,我生活过的厂区》

《异化的江北》



文|流浪者江北往事|观音桥老转盘的吃与耍

文字内容为源重庆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江北往事|观音桥老转盘的吃与耍

江北往事|观音桥老转盘的吃与耍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搜索微信号:yuan-chongqing

关注「源重庆」

江北往事|观音桥老转盘的吃与耍


独立重庆观察

独特重庆趣味江北往事|观音桥老转盘的吃与耍


江北往事|观音桥老转盘的吃与耍

你眼中的重庆是什么样子?

不管是记忆中的老街老巷;

尘封的故土往事;

还是青涩的校园情结;

只要是发生在这座城市的故事,你来写,

老源讲给大家听。

征文请发送至以下邮箱:

yuan-chongqing@qq.com

一经采用,给予报酬,静待雅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