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dZ王幸:出海趁早,不必等成为国内巨头之后,再走向全球 | M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句话非常贴切地描述了当前品牌出海的现状。中国品牌在海外的声量较小,这是无可置疑的现实。
根据BrandZTM2013-2016年的相关调研,中国品牌在这几年的认知度增长并不快,仅从12%上升到15%,低于印度Flipkart、Oula等品牌的增长速度;大部分国家的消费者,能辨认出中国品牌的并不多。
所幸,仍然有一批品牌成功“突围”,不仅在海外市场站稳了脚跟,甚至有超越同行的趋势。
BrandZTM全球总裁王幸(Doreen)
BrandZTM全球总裁王幸(Doreen)在沙特参加当地的活动,发现天上飞的无人机都是大疆的;在印度,前五名的手机品牌,除了三星外,都是OPPO、VIVO、小米、华为这些中国品牌。“苹果发布iPhone 8和iPhone X的时候,在印度几乎没有什么声音,因为前五名都进不去。”
在Doreen看来,中国品牌逐渐改变了便宜、劣质的形象,开始向创新方向发展。
从模仿者到创新者
年初,BrandZ?发布了“2017年中国出海品牌30强排行榜”,上榜品牌除了国内消费者很熟悉的联想、华为、阿里巴巴、海尔、TCL,还有Anker、猎豹移动、Funplus(趣加)、Ninebot(纳恩博)等科技品牌——这些品牌主要集中在智能手机、智能设备、网游、网络硬件等新兴产业。
根据排行榜,虽然成熟型品牌(如消费电子和航空等类别)占到排行榜品牌力总分的57%,相对于新兴互联网驱动品牌(如移动游戏和电子商务类别)仍占有优势,但实际上后者才是真正的赢家。合计来算,移动游戏和电子商务类品牌在上榜品牌数量(17)和品牌力总分(59%)两方面均领跑排行榜。
“新兴互联网驱动型品牌则是以内生式增长为主。如今,品牌能够利用互联网触及全球消费者,将自己的品牌作为全球身份和护照使用。现在,品牌扩张不再受其经营类别所限,而是由技术的可能性决定。”Doreen如此表示。
在卢西亚诺·弗洛里迪所说的“第四次革命”中,中国不再是旁观者或落后者。在全世界都在研究机器学习、云服务、人工智能时,中国丝毫不逊色于欧美国家。甚至,中国在加速完成从模仿者到创新者的蜕变,而且所用的时间远远少于其他国家。
中国品牌因此而获得认可。“在很多海外市场,消费者会认为阿里巴巴、速卖通这些品牌非常酷,并没有说因为它们是中国品牌而有所歧视。”
一方面,这既得益于一带一路、中国梦等政府出台的政策支持和宣传,也与华为、OPPO、VIVO这些科技品牌的努力分不开。比如,OPPO和VIVO在印度德里、孟买等地铺天盖地的户外广告,都在推动中国品牌被更多的海外消费者所认知。
另一方面,西方国家也逐渐“落后”。以西班牙为例,其30强品牌基本为银行、电信公司,以及Zara等服装品牌,几乎没有出现技术品牌。
Doreen曾经和西班牙当地公司的一些CMO交流,后者透露说:西班牙的结构和资本,都不支持当地有很强的创业品牌。对他们来说,整个西方就是一个经济体,直接引入亚马逊(Amazon)、Google(谷歌)这样的大公司就足以满足需求,没有必要重新“造轮子”。因此,西班牙以及欧洲的其他国家,即便有很多以设计著称的APP、可穿戴设备,也无法形成重资产。
在Doreen看来,西班牙这样的国家已经成为了科技领域的“发展中国家”,而中国则是当之无愧的“发达国家”。
宏观:如何选择出海的“主战场”
这样的局面,是当前率先出海的制造业品牌难以企及的。要知道十年前,海尔、海信只能放在沃尔玛这些大型商超里不起眼的小货架售卖。联想依托收购IBM的PC业务获得的渠道,才逐渐打开了欧美市场,但市场份额并不是很理想。
与之类似的,京东尽管在2015年就曝出进入俄罗斯市场,但发展并不顺利。究其原因,需要先了解企业打开海外市场的策略及背后存在的问题。
策略一,并购。即通过并购海外市场的“本土”品牌来进入当地市场,这也是许多国外品牌进入中国的策略。许多中国品牌,在选择收购对象时目标非常明确,但收购之后的管理往往成为短板。
这方面,本土出海品牌不妨“摸着日本过河”。
上个世纪80、90年代,日本企业开始其全球化的进程,并且大量任用日本人管理海外企业。即便在索尼、松下这种TOP级的日系品牌里,日本人也可以活得很滋润。如今,人才问题成为日本品牌发展的最大瓶颈。
同样,不论是中层还是高层,中国企业里都缺乏这种有当地视野、对当地消费者敏锐的人才。他们很难在文化层面上融入当地市场。这是并购策略的最大短板。
策略二,自建,典型案例如华为。这个过程非常辛苦,但是企业有百分之百的把控能力。Doreen认为,对于采取自建模式的品牌来说,要非常清楚主、次战场。
Doreen认为,“中国品牌如果没有分清楚主战场,在布局的时候往往会失误。”海尔、海信当年出海的时候,普遍认为要攻占“制高点”,希望占领美国、日本、欧洲市场。但是,在这种消费者和品牌都非常成熟的市场,外来品牌在打出知名度前,只能以价格取胜。这时候,这些外来品牌不过是非常低端、非常廉价的“长尾”品牌,对中国品牌的价值是有伤害的。
Doreen着重强调的一点是,品牌只有真正攻占了海外的主流消费者市场,才能称之为“出海”。如果品牌仅仅是针对身在美国的中国人,那完全没有必要出海,国内的消费者潜力显然更大,大可以先做好国内市场。
而成功出海的品牌,如大疆、Ninebot(纳恩博)、Funplus(趣加),全球化战略非常清楚,他们大多放弃了欧美这种很难攻克的市场,而转向印度、印尼、南非、中东等稍显“薄弱”的地区,反而可以塑造中高端甚至奢侈品的品牌形象。
BrandZTM的调查显示,与日本、英国或美国消费者相比,法国、德国和西班牙消费者更加了解、也更有可能考虑购买中国品牌。
微观:品牌的卖点与消费者的需求相连结
在Doreen看来,“华为、OPPO这些品牌成功的原因在于,定位非常清晰,落地很扎实。比如,他们在宣传时会用当地的明星代言。印度本土的消费者,并不认为这些是外国品牌。而看作本土的品牌。”中国品牌在技术上的创新、领先也起到了加分作用。
Doreen同时提醒出海品牌,如何把创新转化成为所在国目标顾客的需求,是与创新同等重要的。
如果说技术和创新是出海品牌的优势,那么,营销与顾客需求就是他们的短板。
“有些品牌认为,反正我有一款爆款产品,放在哪儿都能红。但是他并不懂得,产品的特性并不等于带给顾客的利益点。再好的爆款,消费者没有看到利益点是什么,自然对他们没有任何意义。如何把消费者需求与所提供的产品联系起来,让消费者买帐,这是中国出海品牌的弱项,也是他们面临的挑战。”
尽管海外的营销渠道大多被Google(谷歌)和Facebook(脸书)把持着,但仍有Instagram、亚马逊(Amazon)、百思买(Bestbuy)这样的巨头,比国内的渠道更加分散化。品牌通过Google(谷歌)和Facebook(脸书),虽然能完成触达(reach),但是无法有效完成内容(content)传播。
“对消费者的理解如果非常肤浅,是无法打动他们的。品牌可以在这些渠道上‘露脸’,但如果仅仅是‘露脸’而已,和传统媒体的策略没有什么区别。品牌还是需要和消费者建立真正的连接,让他们感知到通过品牌能获得什么样的利益。”
借着移动互联网的东风,华为这些成功出海的品牌可说是“生逢其时”。传统媒体时代,品牌进入市场的难度很大,尤其是在沃尔玛、家乐福这些大卖场铺货,往往耗费两三年的时间。现在,即便是西班牙这种传统媒体依旧强势的国家,仍然有60%的用户首选数字媒体。中国品牌不需要经历漫长时间的铺路,大可以通过移动端接触到数以亿计的消费者,实现了触达,传播也会变得很便利。
“联盟制”帮助专业服务品牌出海
除了消费类品牌,Doreen还谈到了专业服务业品牌的出海现状。
源自美国、英国的4A广告公司,正是伴随着美国、英国品牌的全球性扩张而开始其海外布局。随着中国品牌的出海,本土专业服务业却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海外布局。中国品牌仍然习惯于寻找国外当地的专业服务公司来作为供应商。
“人才管理始终是出海品牌的难题,对于服务型公司来说尤其如此。因为服务业比拼的是软实力,特别是对市场的精准理解。如何管理各个地方的本土人才,适应当地的工作文化,这是对中国服务行业出海最大的挑战。”
一些采用并购模式的专业服务公司,所要面对的问题,则是估值。国外小型的营销策划公司,估值上涨得很快。如何能够手急眼快地进行估值并收购,或成为合作伙伴,是国内专业性服务公司需要考虑的。
现在是轻资产的时代,Doreen建议出海的专业服务公司可以采用“联盟”的公司结构。小的合伙人负责落地执行,大公司、重量级的专家把关策略。通过这种方式,中国本土的专业服务公司与世界各地的中小型公司结合起来,建立专业性的服务网络,甚至是全球性的平台。
Doreen发现中国品牌在国内发展得很好,大有“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之势。而到了国外,真正能够“走出来”的品牌并不多。大部分的品牌出海保持不温不火的势头。对于一些本土品牌来说,国内市场的红利尚未用完,而海外市场相对陌生,领导层没有动力去推动,更不用说下面的执行层。
但是,品牌出海的势头已经形成了,即便中国的品牌不走出去,仍然会有印度、以色列的品牌走向海外。在这样一个“赢者通吃”的社会,先机一旦失去,很难再抢占市场。
Doreen所看好的出海品牌,并不会执着地自认为是“中国品牌”,而是将自己定位为“全球品牌”,只是研发和创新中心都恰好在中国而已。从品牌创立的那一天起,目标市场就瞄准了全球。
Doreen因此建议,“品牌不必等到成为国内巨头之后再走向全球。品牌在初创之际就可以立意走向全球,并预先构建必要的业务基础设施。这样的品牌,市场机会更大。”
- 2000元包船出海捕鱼,船上吃海鲜,老公的“餐后甜点”太残忍了!
- 出海之后,是什么让疯狂的共享单车变谨慎? |CBNweekly封面故事
- 00后登场,Twitter要怎么帮中国广告主出海?| 营销观察
- 小清河复航工程明年开工 济南乘船出海不是梦
- 经济丨《山西品牌中华行系列报道》2015首次“抱团”出海赢喝彩
- 酸奶业已成乳企争夺焦点 内地乳企谨慎出海布局
- 逆袭鄙视链!这是中国电视剧出海的一大步
- 短视频出海第一功,Like 短视频获Google Play三项殊荣
- 倒闭、合并、出海 共享单车能否熬过 第二个冬天
- 美国这种科幻战舰第二艘已经出海了!中国055还需快马加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