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孔子破译的健康长寿密码

圣人孔子破译的健康长寿密码

-----------这是傻大方资讯的优美分界线----------------

疾病,人所难免,对有的人来说,疾病只是一次经历;对有的人来说,疾病是终身的伙伴,像老朋友一样,不得不时时关照、处处谨慎、小心维持;对有的人来说,疾病让人瞬间走向黑暗,面临死亡。经历不同,认识相差甚远,老年人活了一辈子,活明白了,反而更爱惜身体;年轻人则不同,经常是等到生病的时候才能悟到身体的重要。父母每天的叮咛不再是碎碎念,而是跟自己生命息息相关的人生大事。

我们很想知道,圣人孔子是怎么看待疾病的呢?

今天让我们跟随来继续学习这一章“子之所慎,齐(斋)、战、疾。”

孔子对这三件事情非常谨慎,斋戒,战争,疾病。

今天重点来学习孔子所谨慎的这三件事情中的疾病一事。

疾是疾病、病事,孔子对待疾病的态度是非常谨慎的,疾病随时让人面对生死,能不谨慎吗?没有身体,谈何成圣成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颜回比孔子小30岁,却先孔子离开人世,孔子哭倒在地,圣贤道统失了颜回的传承,大不一样。冉伯牛得麻风病,孔子前往看望时说,这样的好人,不应得这样的恶疾啊,这是命运啊!

那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疾病呢?

首先,要懂得预防疾病,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养生、保健来预防疾病的产生、发展,其次才是治疗。从三个方面来避免和减小疾病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更好地去实现人生的理想和价值。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疾病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是外感。如天气变化时,没有及时增减衣物,防寒防暑,或者夜寐着凉等原因让身体遭受到风寒暑湿的侵害而受病。

第二是起居。包括生活作息和饮食。健康的生活作息应该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代人的生活受到电视、手机、电脑及各种社交活动的影响,很难做到像古人那样的规律生活,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那才是健康生活的榜样,即使做不到也应该努力看齐才对,而不是越离越远。饮食,随着社会发展也越来越复杂,丰富多彩的现代饮食除了满足人的口欲,并没有给健康带来便利,甚至还带来很多隐患,如酒肉文化盛行,饮料五花八门,给身体带来很多的伤害,也是诸多疾病产生的原因。

第三是情志。中医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维系。《内经》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理论。人的情志可直接影响身体健康,甚至产生疾病。

了解完疾病产生的原因,我们再来找对待疾病的方法。

第一、养生

养生是预防疾病产生的重要手段,养生贵在养心,心平气和是养生之道,任何过激的情志对身体都有伤害,怒喜思忧恐直接影响五脏六腑的健康。

人非草木,岂能无情?什么情绪都没有那就变木头了。中华文化隐含着甚深的内涵,并不是没有办法,办法全在中华文化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就是中庸之道。

养心莫善于寡欲,欲望如果被打开,心情将无法平静的,少一些欲望,心才能平静下来。如何才能做到寡欲呢? 仁者寿,仁者与世无争,故能长寿。仁者有一颗公心,心怀天下,不会被眼前的利益所牵制,所以能寡欲。

至乐无如读书,读圣贤书可以让我们明白人生真理,可以向圣人学习怎么做一个仁者,怎么来经营最有价值的人生,才能做到寡欲。

第二、保健

可以通过学习各种养生功、体育锻炼和培养健康起居习惯来实现。养生功也是中华文化的宝藏,如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孙思邈十三法等,都是很好的健身方法;另外体育锻炼也是不错的选择,一些互动的运动方式甚至对身心健康都有益处,如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健康的起居对现代人来说有些陌生了,很少人会去关注太阳几点钟升起,几点钟落山。饮食更是受到各种流行文化冲击,离健康也是越来越远。

几点建议如下:

1)均衡的饮食 荤素合理搭配,少喝饮料及酒,不暴饮暴食,少吃垃圾食品。

2)适量的运动 根据个人习惯,选择一两种运动方式,如太极拳或者羽毛球等,锻炼贵在坚持,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达到效果。有老中医说,劳动(体力劳动)是最好的运动,做家务也是不错的运动。

3)充足的睡眠 少熬夜,中医认为子时(23:00-1:00)是胆经当令的时间,是身体肝胆排毒的工作时间,最好要进入休息状态,所以最好在十一点前睡觉。睡眠时间根据个人而定,一般成人在五到七小时,早睡早起是效率最高的休息方式。

4)平衡的心态 多一分议论别人就少一分观察自己。多读书方能寡欲,寡欲方能静心。学习中华文化增加内涵,对宇宙人生多一分领悟,心态也会越来越平和。

“养生必先养心,养心必先养德。”

“知足,贫者亦乐;不知足,富者亦忧。要向上看,不要向上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常乐,常不乐怎么能长命?”

退一步海阔天空。凡事要看得开,不要患得患失。

第三、治疗

在《礼记》上有“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的说法,缘于古代没有正规的医学教育,医生大多是世袭,子承父业。看病要找有传承的医生,如果医不过三世,说明传承比较少,可靠性就比较低。

现在有正规的医学教育,医生大多是从正规的医学院毕业,就不存在上述问题。但是就医时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就医,不盲信医托到非正规机构就医,否则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灾难。

此外,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除了配合医生治疗,还得调整好自己的身心,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学而思

健康的体魄是人人所向往的,通过养生保健的方法,让我们身心保持健康,让疾病远离我们。智慧不能治病,但是病离智慧治不好。幸福的人生是五伦关系的和谐,学习圣贤智慧,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拥有健康体魄,经营美满人生!

福建国学堂公益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