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惊心,细看互联网老兵:迅雷从“N”到“1”,再到“All in
《步步惊心,细看互联网老兵:迅雷从“N”到“1”,再到“All in 区块链”的起承转合》系傻大方资讯网小编转载,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皮云正(天方燕谈作者)
北方的11月已经初步迈入冬天的调调,供暖计划也正在逐步开展。相比于去年,今年这个冬天有点冷。但,对迅雷来说,却比以往要暖和的多。
11月第一天,美股迅雷股价大涨29.5%,两年后再度站上了12美元的高位。对迅雷来说,这个股价的上扬,不仅仅意味着成本与营收的代换,更多的是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喜庆。
从最初的高级搬运工到最终的带宽架构新模式引导者,迅雷几经沉浮,作为一个手握4亿用户的量级企业,在过去的这些年里,它像是一个奔波在战场的老兵,酸甜苦辣咸,各种滋味,尽在不言中。
不过,还好,从现在看,苦尽甘来。
技术发家,强力搬运工抢占人们心智定位
作为电脑右下角常驻的一员,不同于腾讯活跃的企鹅帝国,迅雷是一家以技术驱动的公司,可谓是“0”社交起步。在互联网诞生早期,数据的极慢传输速度催生了互联网下载工具这一新兴的行业。从最初的网际快车到迅雷,再从迅雷到veryCD、电驴等一系列下载工具,可谓百花齐放。
而迅雷也正是凭借最初的抢滩登陆,完成最原始的市场定位,超越网际快车,成为互联网下载工具市场上的掌权者。发家于技术,多次迭代,逐步吸纳用户,一时成为与QQ同一量级的软件。
其中迅雷最为出色的引流手段,也是现今一直使用的是其高速下载模式,即P2SP模式。
传统的数据传输之所以缓慢,是因为传输双方都存在一定下载速度的限制,而共同下载速度则取决于木桶效应,即短板的一方。而用户下载数据的原理是个人端与网站服务器发生数据交换,由于网站服务器的数据传输速度相对而言要快的多,所以一般用户自网络下载到本地的时间花费相对较少。但当用户技术足够大时,同样会造成网络拥挤。
迅雷的模式是通过解析用户所需源下载文件的相关序列,在网络上自动寻找相同序列的文件,并将其闲置资源利用起来。(即另一个网站服务器的相同文件)从而变相地达到扩充源文件池的目的,完成用户的高速下载。
这个服务的推出为迅雷吸引了一大批忠诚客户。从技术来讲,无疑,这是进步的。
但从网络安全来讲,这是不合法的。这就是当年迅雷爆发的“盗链”事件,迅雷所采用的同源文件服务器不仅仅是“迅雷联盟”中的IP资源,更多的则是未经许可的其他网站服务器资源,于是一时间迅雷成了众多资源网站抵制的对象。
同时,这也为迅雷的IPO埋下了一条红线。
行业的原罪与时代的衰音
不得不说,在一定的时期,迅雷以及诸多互联网下载工具是身正不怕影子斜,一直走在奔小康的康庄大道上,但,时代往往和社会意识相结合。
作为互联网的搬运工,无非扮演的是上游IP制造商与下游用户之间的桥梁。显然,早期的时候,互联网工具们面向的产业上游杂乱无章,每天思考的问题是如何让自己的企业看到明天的太阳。但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步完善,上游的资源进行了一轮大整合,IP制造商思考品质也逐步提高,版权问题正式拿上台面。
没错,一锤定音,定的是迅雷们的衰音。
和A站、B站相似,这次的出现的问题不在于方针和策略,也不在于市场与风向,只能归咎于一点——互联网工具的原罪。
在随后的一些时间里,尽管迅雷做出了一些改动, 但都是不痛不痒,无关大雅。一直到了2015年的IPO上市,迅雷才将之前的300余件版权事件彻底清扫干净,净身上市。
如果说行业的原罪是迅雷之前唱衰的表征,那么,时代的改变便造成了它最本质的不安。
随着互联网纵深的加剧,数据信息技术得到极大的发展,其中数据传输中最为昂贵的成本——带宽成本已经逐步缩减,换言之,人们的数据传输需求已经得到了满足,迅雷等互联网工具的原生市场已经消失,地位江河日下,岌岌可危。
很快我们看到,最终的互联网下载工具赛道只剩了迅雷和依托腾讯的QQ旋风,尽管凭借着拥有4亿用户基础的会员制度续命,但很明显,这个行业已经日薄西山,英雄迟暮。
时运不济,步步惊心的迅雷转型之路
很明显。迅雷早已经发现迟暮将息之火,开始了众多转型之路。
从最开始的页游、端游到发力短视频——迅雷看看,迅雷的策略即使不是浅尝辄止,也终是游离主业务之外。
不断试错,可惜一直将错就错。
这种转型的失败在营收和股价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方面,2016年全年迅雷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净亏损为2,400万美元,2015年净亏损为240万美元。到了今年第一季度,净亏损为671.5万美元,去年同期为553.4万美元,同比扩大。
另一方面,截至2016年12月31日,迅雷持有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为3.815亿美元,而2015年底这个数字是4.321亿美元,至今年3月31日,降到3.709亿美元,是为数不多的现金流超过估值的公司之一。
总而言之,在核心业务受损的情况下,又要花费大量资金谋求转型,这或许意味着其自身已经在将下载服务边缘化。
尽管QQ旋风已经停止运作,迅雷成为这条跑道上唯一的玩家,但这并不是一个令人欣喜的情形。一条赛道一个玩家,要么是全垄断;要么是没人能玩,在中国,显然,第一种情况不可能。
那么,这条赛道的转型机会就一直没出现吗?迅雷之前的尝试都是一些无用功?不然,在我看来,迅雷至少有三个足以转型成功的机会。
1.浏览器插件。众所周知,现今不论是在PC端还是在移动端,各个门户网站都已经拥有了即为简易的自适配下载插件,也正是这个功能,彻底将迅雷边缘化。倘若当年迅雷抓住这条线加以利用,提供成熟的适配服务与下载架构,变相地掌握下载流量,那么,现在迅雷的市值不仅仅是几个亿那么简单。
2. 流媒体。作为一个真正以下载技术起家的企业,迅雷在流媒体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稳定的数据流,大功率稳定服务器,结合迅雷看看播放器,必定能在流媒体方面大放异彩,可惜的是,迅雷还是没走出版权的怪圈,包括迅雷看看的发展。尽管其有着迅雷4亿用户基础的加持,但由于与上游的版权方一直没有正当的接洽与购买独立IP的意愿,最终落得出售的下场也在情理之中。
3. 互联网应用工具商店。作为一款互联网下载工具,迅雷的本质就是一个下载工具商店,若是早先走出应用商店的一步棋,那么现在的移动市场store之争格局也必定会大不相同。
共享宽带,发力CDN,角逐云市场
说迅雷是“守得云开见月明”真是一点都不为过,在几经波折后,迅雷推出CDN战略,角逐云市场后,成绩喜人。
迅雷2017年二季度收入4150万美元,其中:其他互联网增值业务(包含云计算星域CDN)收入为1570万美元,主要的云计算收入同比增长107.8%,连续8个季度高速增长。移动广告收入为520万美元,同比增长41.6%。移动广告高速增长的原因,一方面是电商618期间,加大在手机迅雷的广告投放;二是迅雷的广告价值在显著的提升。
会员收入为2060万美元,迅雷会员人数为409万人,相比上一季度小幅增长1万人。
按照迅雷的说法,目前迅雷的模式是以传统的业务平摊成本,用云计算、区块链收割超额收益。换言之,围绕共享宽带下棋。
确实,迅雷的“星域CDN”算是摸准了它的脉门。以技术发家,迅雷一直使用的是P2SP模式,即数据的来源终端可以是服务器,也可以是人(通过赚钱宝建立的闲置宽带终端)。
“赚钱宝”终端完成了迅雷网络CDN节点的大范围覆盖,而节点的覆盖量也正是决定了CDN厂商的竞争力,进而为其“星域CDN”计划打call。在此模式中,迅雷充分发挥这些年来的自身积累的P2P技术优势,重塑了CDN行业的新模式,而且自带围墙,被模仿成本极高,建立了自己新的核心竞争力。
从目前来看,迅雷的“星域CDN”计划受到业内的一致好评,共享宽带从本质上来讲是利用个人节点的闲置宽带完成数据的传输与获取,是共享机制的一种。但从目前的角度来讲,能否真正落实到区块链,在我看来仍然还有几个问题:
1.ICO过后,中国市场的区块链活跃度大幅下滑,在经历了几乎腰斩的监管严令之后,中国目前的区块链活跃度不高,因此共享宽带的“玩客币”能否成功靠的终究还是市场用户的猎奇心理。
2.变相的“挖矿”是否会产生中心化的巨头集团。通过极大的出售闲置带宽,现阶段的“玩客币”很容易被集团组织把控,升级成为大节点,进而完成对数据信息的把控,但由于区块链的不可溯源性,致使此类隐患不能被及时发现。
3.迅雷在这个区块链上的“共享带宽”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若说是类似比特币开发团队之类的角色,那么迅雷团队还掌控着“星域CDN”玩客币的兑换带宽的基本规则,依旧是基本框架合约的制定者,这与最初的去中心化又相悖。
所以,目前而言,迅雷的愿景是好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仍有一些问题在困扰。
不过,还是祝福迅雷。
希望它能给我们的回忆再续写一段美好。
每日一荐:全球最便宜的米其林,华人小贩把路边摊做成米其林一星
- 陶瓷的多肉也能没得如此惊心动魄
- 央视报道漳州一学生跑步突然晕倒,现场救人惊心动魄!
- 八周,教你一步步练出马甲线!
- 就在刚刚15:56分,A股紧急利好消息:中新赛克 步步高
- 触目惊心!妈妈离开不到1分钟 保姆抡起胳膊猛锤娃12次…
- 触目惊心!一天抓捕82人,赶紧通知家人朋友!
- 触目惊心!黄山一男子被红缨枪扎入背部!
- 过程惊心,结局意外!网友爆料地下车库"惊魂30秒",让人
- 今天早上,市区又有人命丧渣土车!视频还原触目惊心!
- 7亿中国人感染了这种细菌!癌症是这样一步步找上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