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德国的“文艺”是我早先没想到的。

可能关于“严谨”“高冷”这类的刻板印象先入为主,直到上网搜索柏林才猛然发现,它竟然是座文化艺术气氛浓重得能拧出水来的城市,大到随处可见的城市巨幅涂鸦,小到电线杆上一片设计优良的贴纸…以及我从来没注意过的,城市里数量巨大的书店们。即便这个事实,早就在各种叙述“德式阅读”的文章中,被反复提及。

留给柏林的时间不多,下意识找Simon问问柏林有什么值得去的好书店。

Simon是我们在今年出版交流周认识的编辑,在苏尔坎普出版社工作,他推荐了3家,刚好够1天逛完。

多图预警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ocelot,

当文本激发思想或特别精美的设计版本时,

即使是类型也变得微不足道。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这家书店去年远哥参加书展时也被邀请参观了,那句比招牌还大的 slogan 让人记忆深刻,“ not just another bookstore ”,我挺惊讶竟然是句英文。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在 ocelot, 大约三百平的空间里,空间设计将书店、咖啡店、阅读空间、精品店…等各种不同功能完美嵌入,书店深处还有一个小型的阅览室。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书店正门,门口那两条带桌长凳是我最喜欢的,简单明了,同时也意味着天好的时候能买杯外带咖啡,坐在那儿边抽烟边看书,看累了就抬头望望对面的公园。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Berlin Heart Beats 橱窗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书店进门右手边,就是城市主题的书架,放满了关于柏林的所有书,英语德语皆有。照片包含一只才刚进门就对一本关于柏林的绘本爱不释手的杨老师。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书店内部非常明亮,没有任何背景乐,有点惊讶,不过,书店为什么非要有背景乐?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ocelot, 以它的设计感出名。有些“设计感”过于突出的书店会让本身“卖书”和“阅读”的功能退居二线,但是ocelot, 的设计感非常好的隐藏在细节处,所以对它的第一印象,就是一间非常棒的书店,能令读者舒服地阅读,这是现如今大部分强调设计感的书店所忽视的重要性。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这是店员用在售的字体小玩具拼的书店名字。

一个设计类小专柜,里面的每本书我都拿起来翻看了,每翻一本都要赞叹一次“封面可真好看啊!”“啊还能这么排版吗?”……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店内的传记专柜,是我特别喜欢的一扇门。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Tolino电子阅读器区域。Tolino Shine 是德国电信与德国数家主要书商合作推出的电纸书,有点像我们的掌阅。我想说的是,你看,书店能卖纸质书,当然也能卖电子阅读器。ocelot, 的主旨是为读者提供“正确的书”,并不介意阅读的介质是什么。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英语文学书专柜,大部分是企鹅出版。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图像小说、漫画区域。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巨大的童书区域。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童书区域一只 CARLSEN Verlag(卡尔森出版社)60多年老牌子 Pixi Bücher 的销售道具,这个在德国家喻户晓的小人、最成功的迷你书,覆盖了几乎所有德国书店。它主要制作出版10*10厘米的特殊开本平装骑马钉小薄书,至今总共发行了4.5亿多本,陪伴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德国儿童。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还有一长列加一整个窗台的绘本,这两个区域都被预先设计了阅读的座位,松软的坐垫和巨大的抱枕,只要是爱书人都逃不开这样赤裸裸的阅读诱惑,而且,它也做到了让你持续舒适阅读的环境和氛围。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ocelot,的柜台

柜台附近展示位的黄金价值,不用再做说明了吧。ocelot, 并不拘于每样东西都要放在它“应当”的位置,而是尽量把推荐的集中摆放,混乱无序也是一种呈现方式,但考验审美。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买咖啡的时候跟店员姑娘闲聊了两句,她在这儿刚工作3-4个月,但是非常喜欢自己工作的地方。这真的是每一个书店店员都会说的话,而且每一书店店员都发自内心喜欢自己的书店,这一点,我想全世界都适用。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autorenbuchhandlung

自主的文学是应该保持清醒的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这家书店是我最喜欢的一家,因为里面文学书占了几乎三分之二,并且有整整一面墙的诗歌。空间设计也不是极力讨好读者或者故作高冷的姿态,就像个话不多的老人。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进门处是厨房和非图书类产品的展示位置,提供咖啡和餐饮,也摆了不少画册,以及跟饮食相关的书,整体装饰得跟客厅很像,亲切。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非图书产品区域有很多眼熟的品牌,避免广告嫌疑就不细说啦,德国文具的好质量是全球有名的。还看到非常专业的日本MT胶带展示,可以说相当惊讶了!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文学区域,并且全店都是这种非常朴实的展示方法——平铺在桌面上,分类也简单清晰,从A到Z排列的通俗文学、诗歌、文学杂志、人文社科(最打眼的那排彩虹书脊就是苏尔坎普出版社赫赫有名的人文书系啦,设计师就是赫赫有名的“德国最贵铅笔” Willy Fleckhous)、青年读物等等……比较有趣的是,儿童绘本也被归类的“青年读物”这个大类下面。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autorenbuchhandlung 的收银台,趁着结账我又找机会跟店员妹子闲聊了。虽然闲聊只持续了1分钟,但获得了两条线索:1/店员妹子的本职工作是苏尔坎普的编辑,跟Simon是同事;2/这间书店是七十年代由几个作家共同创办的。

顺着“70年代”、“作家创办”这些关键字一路摸过去,信息量逐渐增大。

1976年,全球政治都处在一种紧张、变革的气氛中(具体请自己翻墙),同时,也是这座小而精美的书店创办的时间。几名作家在那个处在变化和扭转漩涡的社会环境中,决定在普通的图书买卖中,给艺术、文学创作开拓一片特殊并且重要的空间,一个对文学和新闻自主权保持清醒的地方,也就是 autorenbuchhandlung 的前身。

这个处在轨道交通下方的空间里,曾经与很多世界文化艺术史上至今熠熠生辉的名字有过交集:海因里希·伯尔、君特·格拉斯、彼得·魏斯、施泰凡·赫尔姆林、沃尔夫·比尔曼、乌尔丽克·梅茵丽芙……“那是最差的年代,也是最好的年代”。

一想到自己跟这些名字正处在同一个空间里,真的如梦似幻汗毛倒竖鼻头发酸。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彩蛋】

BüCHERBOGEN

火车的轰隆声是它最好的背景音乐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BüCHERBOGEN 是我们从第二家书店出来,准备去第三家书店的过程中偶然发现的,书店名称直译是“书的穹顶”,而这间书店也处处都隐藏了曲线美。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书店是一个处在火车轨道正下方的四个空间,每个空间相对独立,就靠这样的小过道相连,不同空间销售的图书类型也各不相同。主要销售的图书类型以建筑、艺术、设计、摄影、电影为主,间或饮食、园艺等,基本都是大画册。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并且,每个房间的柜台周边都摆放了类型和数量都非常可观的杂志,内容同样涵盖设计、建筑、摄影等方向。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连接不同空间的过道也被用来展示和销售独立出版的杂志,英语、德语兼有。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此外,这件书店也不吝展示价格昂贵的巨型艺术画册。搭配专门承托的阅读架和白手套,就可以随意阅读了。不过爱护图书,从我做起。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BüCHERBOGEN 是2016年德国书店大奖的得主。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BüCHERBOGEN 实在是很实诚,目之所及全是书,没有一点非图书类产品混淆你的视线,也非常直爽的说明了,“我只卖书”。

店员们几乎都是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低头看书或在电脑上敲字的他们,只有被咨询问题或者结账的时候,才会抬头出声。

书店里人来人往寂静无声,只有头顶火车定时轰隆而过。在这里,“阅读”被每个人每本书拼凑而成,他们也是阅读的一部分,这才是书店的真相。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Kisch & Co.

坐拥一间颓败美的社区书店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Kisch & Co. 地处文艺气息浓郁的东柏林,过去的路上就能感受到旅行攻略里介绍的柏林,“包罗万象”,“Arm aber sexy”……沿街各式各样的小店和涂鸦,处处都透出一种“衰颓的美感”。

黄昏十分,处处亮起灯来,人头攒动处一定不是餐馆就是酒吧,以及这间书店。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进门处是堆放宣传折页和粘贴海报的地方,随手翻翻,全是柏林本地的展览、电影放映等艺文活动。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这是一间标准的社区书店。“社区书店”这四个字似乎陌生又熟悉,很多定位不明的书店常用这个词作定语。但这里的意思是,书店辐射的人群基本就是附近的居民:选书偏大众,但留心发现又有不少精品;装饰和摆放随意,没有故作讨好的姿态。

我们在里面逛了一个小时不到,一直在陆续进出读者,每个人都自顾自翻书,时间仿佛凝固了。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全书店最让我挪不开眼就是这一整片跟音乐相关的书,从乐器到音乐人,满满当当摆了一整桌,如果不是铁杆乐迷,很难做到在书店里开辟这样一个区域。

它也是这是四间里唯一一间播放背景音乐的书店,非常好听。

当然,德国的电子乐从冷战时期就闻名全欧洲,现如今,全世界的派对动物来德国都要膜拜东柏林的夜店。虽然那段最酷80年代已经一去不返,但音乐仍是定义柏林避不开的标签之一。

音乐区对面就是文学区,文学区的分类是按作者名字 A 到 Z 排列,并没有再细分文学的类型或地区。最有意思的是,书店里正在销售的书中大约有40%正在打折,封面会贴着折扣价贴纸,我随手翻了翻,竟然有很多纯文学。

店内非常隐蔽的一个位置,看到一张禁止拍照的标志。我还记得上次写莎士比亚书店被你们狂喷:)于是就收起了我快没电的相机,因此 Kisch & Co. 的照片就这么多了。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尾声

在柏林的一天半,非常快速地就溜过去了,即使如此,我还是跟杨老师走了很多路,翻了很多书。这四家书店,除了最后一间的店内贴了“不要拍照”的标志之外,都非常欢迎我们拍照,

感谢让我们一窍不通的德语,斩断了伸出去买买买的手,语言不通的优势突然就体现在了买书这件事上。并且,在一个德语国家背一书包英文书回国确实有点奇怪,于是我们也说服自己还是以后再说吧。

但本着要用真金白银支持书店的我们,还是买了很多有的没的小卡片小书签。就用下面这张图(已买,不是偷拍内页)作为柏林书店的结尾吧。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文中图片均由大宝和杨老师拍摄

-做書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点击阅读更多好文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只要有书店,爱书的人走到哪儿都不孤单

??点击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