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来了,首批电子商务领域黑名单将公布!
又要到 “双十一”购物节了,随着各大电商平台绞尽脑汁拼销量、赚利润,电子商务领域的问题和矛盾也显现出来。国家发改委昨天(1日)召开媒体通气会,要求充分利用“双11”时机推动电子商务领域诚信建设,并对“双十一”前期可能出现的各类信用风险提出预警以及可行的防范措施。
戳音频,听报道
今年 “双十一”,很多网购一族发现,商家促销玩法越来越复杂。不少人调侃:“没有点奥数功底,还真不敢应战。”玩笑背后是实实在在的问题。根据统计,2016年国家发改委受理涉及“双十一”网购节的投诉案件中,促销优惠不实是消费者投诉最为集中的问题,占比达62%。此外,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诈骗手法也不断翻新升级,让人防不胜防。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杨一心:特别是虚假交易、刷单、炒信、恶意差评,以及滥用、泄漏和倒卖个人信息违法违规行为,甚至在账号、购物、物流、评价售后等各个环节都分工明确,各有专责的黑色产业链,特别突出。
”国家发改委财金司副司长陈洪宛表示,要充分利用 “双十一”时机推动电子商务领域诚信建设。
陈洪宛:一是组织开展电子商务领域严重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发布首批电子商务领域黑名单。二是针对电子商务的发展新趋势和信用风险防范,发布《电子商务领域信用风险“双11”预警报告》。委托信用服务机构在产品质量、产品销售与服务、产品价格、物流服务等各环节开展信用监测,建立健全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完善电子商务领域信用记录。
”通气会发布的《电子商务领域信用风险“双十一”预警报告》备受关注。报告对 “双十一”可能出现的各类信用风险提出预警,中国改革报社社长宋葛龙介绍,除了商品促销假象、冒充用户撰写消费体验、线上线下双重标准、售后服务难以兑现这四大传统风险以外,还要关注新风险。
“宋葛龙:随着网购渗透率的不断提高,一些海淘、朋友圈购物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因此涉及的跨境消费额度被透支、社交电商的信用风险、网购连环陷阱、代购的正伪困局等五大新型风险也应该引起重视。
”此外,报告还对消费者信用风险防范提出了建议,比如,充分了解商品的基本价格,避免贪小便宜吃大亏;要充分核对来电者身份信息,避免陷入连环诈骗;充分了解第三方支付平台,避免资金和个人信息泄漏风险。
记者:公秀华
责编:吴 桐
编审:刘志军
- 心酸求医记!刚变成公公的喵来了“大姨妈”...跑了4趟医院结账时
- 紧急通知!诺如病毒来了,六安人请注意!
- 官方确认:屏下指纹手机真的来了,国产厂商首发!
- 相隔1千米,房价差了一倍!厦门刚需的机会来了!| 买房必看NO.45
- 加息"大风暴"来了! 2018年,在厦门该不该买房?
- 头条 | 联通首批员工持股细则:人均10.1万股 占集团总数3%
- 来了!南宁警方人口管理部门对居住证问题权威解答!
- 各位家长注意!天津市医院儿科诊疗服务信息表来了!
- 能看咖啡live show的星巴克臻选,来了就不想走
- 小奥有料 | 冬天来了,学生们都“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