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开花,艺博会将迎来怎样的区域化新浪潮?
▲2017年艺术深圳现场
最近与画廊人士聊天,许多人共同的一个感受:下一步画廊的发展关键在掌握消费型藏家资源上。尤其是画廊在参加了近一两年来许多区域性新兴的博览会之后,更加确信了对此事的看法。
▲创始人应青蓝女士向到场贵宾宣布ART021即将进入北京
10月26日,ART 021在北京举办的艺术晚宴上,创始人:周大为、应青蓝、包一峰正式宣布了即将进入北京的消息,并透露:未来三年将ART 021转型为一个成功的全国性博览会。一方面是北京、上海这样有当代艺术氛围的超级城市,另一方面当代艺术博览会又呈现出在区域上遍地开花的态势:2015年转型的“艺术深圳”(ART SHENZHEN),同年创办的“艺术厦门”,即将于明年五一档与艺术北京同期拉开帷幕的“ART CHENGDU”(艺术成都),包括广州、南京、杭州等地正在兴起的当代艺术博览会。未来博览会格局将迎来怎样的变化?
▲2017年艺术深圳现场
消费升级下的区域化新兴博览会
4、5年前,上海两大博览会兴起之时,几场博览会形成鼎立之势,许多画廊在当时表示担忧:现在博览会太多了,销售是否能达到预期是大家关心的一个问题。
然而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相比前几年,画廊参加博览会的频率更高。据统计,北京地区大部分的画廊今年以来仅国内博览会(包括香港巴塞尔)平均参展在4、5个,比起五年前要多出1至2个。但近一两年,画廊这样的反馈似乎越来越少。
▲2017年艺术成都新闻发布会
为什么如今参展数量更多,这种担忧越来越少了?在当时,北京与上海博览会同质化现象较严重,而专业性的藏家群体又相对有限。去到每个博览会的基本都是同一拨藏家。对许多画廊来说,参加其中一场博览会,就能解决销售的问题。而这一两年来,消费型藏家的增长让许多画廊看到可喜的一面,尤其体现在各个区域性博览会上。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开始走进博览会购买艺术品,不少北京画廊参加完今年艺术深圳之后反馈:“销售成绩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芳草地画廊(北京)艺术部总经理吕恒顺留意到这一现象:“现在博览会上带的作品,50万以上和5万以下的作品是很好销售的。尤其是更便宜一些的,甚至是衍生品,在博览会上卖的很好。”在消费升级的背后,也许是这些博览会逐渐兴起的真正原因。
▲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小甘(左三)
在“2017艺术深圳”现场,与画廊负责人交流
政、商、艺三界交织下的结果
为什么会有这些区域化的博览会兴起?在不少参展机构负责人看来,这也许可以归结为:政、商、艺三界错综交织下产生的结果。首先体现在国家对文化政策的扶持上。
艺术深圳主办方为深圳报业集团,属国有企业。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小甘亲临博览会VIP开幕现场“指导”工作是博览会的一大亮点。这样的景象同样出现在“艺术厦门”,其支持单位从福建省,到厦门、漳州、泉州等市的宣传部、文联、美协等。相比目前北京、上海、香港的博览会,这些区域化博览会在资金、宣传,甚至场地等各方面都获得了更大的政府支持力度。
除此之外,华府画廊艺术总监吴放认为:“这一股区域化博览会兴起的背后是市场正在兴起。人们有了对艺术审美的需求,无论是学术上,还是市场的供应链上。”比如深圳这座城市,人均GDP位居全国第一(2016年为2.52万美元),仅随其后的不是北京、上海,而是广州(2.1万美元)。
这是今年年初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在深圳开设分空间的一个原因。负责人夏季风对这个区域的消费人群很有信心:“深圳是一个外来人组成的城市,在深圳生存,意味着他有一技之长,尤其这儿有许多海外留学背景的人,他们对当代艺术的接受度很高。这座城市当代艺术消费土壤仅次于北京、上海。而且在博览会消费人群上,它发展的速度是超过上海的。而其他的包括广州、杭州、南京、成都等都是具有潜在消费能力的城市。”今年画廊除了在艺术深圳上有很好的销售,深圳空间同期举办的钱佳华个展在开幕前就全部销售掉,更是增加了夏季风的信心。
然而,这些区域还存在一个相同的特点:缺乏当代艺术的土壤,这正是博览会在这些地区兴起的另一个原因:抢占市场,同时培养潜在的消费买家。这一点,足以吸引许多机构的参展。芳草地画廊参加了今年的深圳、厦门等地博览会,吕恒顺表示:“在画廊自己的地方,只是自己的客人。出去参加博览会,会认识许多新的面孔,所以只要有机会,我们是很愿意出去参加博览会的。”
▲2017年第三届艺术厦门博览会开幕式现场
团队 新兴博览会遭遇的尴尬处境
这些博览会往往夹杂着一些区域化的特色:“走进博览会,你会发现它们不仅仅做当代艺术,里面还会夹杂着带有本土特色的内容。比如偏生活化的作品,抑或一些衍生品,甚至与艺术关联性不大的摊位。总体感觉是:大而杂,让当代艺术的画廊在里面显得有些尴尬。”吴放谈到。
还有许多画风不对,甚至过于接地气的现象,比如将一场博览会的开幕做成一场大型的活动开幕式:领导、嘉宾的讲话、剪彩,甚至安排敲锣、撒花,唱戏剧的表演等。包括在外观呈现上,没有凸显出一场当代博览会应有的”高大上“气质。另外一个让许多画廊工作人员头疼的问题是:当地的人们对作品保护性意识比较缺乏。“因此,博览会需要更多的工作人员在这一块进行引导,这也是这些博览会需要对大众进行教育的地方。”
除了这些尴尬的情况,区域化博览会趋势下,真正体现团队专业性是其面临的一大考验。夏季风谈到:“一个专业的博览会团队需要几大块:核心团队中除了主要负责人(或创办人、总监),还应该包括艺术总监、运营总监、项目总监、客户主管,以及专业的公关团队等组成部分。他们分别对接参展商、收藏家、媒体等各个环节。”
从团队专业性方面来看,许多画廊都对上海的博览会表示认可,前波画廊博览会负责人员谈到与ART021打交道的感触:“他们都会有专门对接展商的人。而且分工很明确,配备也很完善。比如去年我们的展墙少做了1米,021的团队马上就帮我们做了,效率非常高,因此耽搁了我们的布展时间,他们晚上自动地为我们延长了布展时间。”
除此之外,博览会的论坛、公共艺术、策展单元、休息区等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新兴博览会相对薄弱的地方。“博览会除了是一个销售的场所,也是一个欣赏艺术品的场所,环境本身就不愉悦人,来到这儿,感觉像是到了一个大型的艺术品综合批发市场,即使买了东西,购物体验也不会好。”一位画廊工作人员对雅昌艺术网说。
▲2017年艺术深圳外观
资源整合还是多层细分?
政府的支持,潜在的消费市场与人群,遭遇“非专业”的博览会定位与团队,使我们思考这些区域化博览会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将如何?
有行业资深人士提出:有没有可能由一个博览会将它的模式与团队经验有效地复制到各个地方,既与地方特色结合,又能保证一场当代艺术博览会不失其专业性!
这一想法已经有案例。夏季风指出:“比如我们看到巴塞尔博览会就是这么做的,因为它自身已经具备了这样的品牌效应,在亚洲和北美市场的布局,形成了一个博览会的连锁品牌,既保证博览会本身的质量,又结合了当地的特色。”
当前国内博览会发展的格局来看,这也许只是一个大胆的假设。吴放认为区域化博览会未来会有它本身要走的道路:“因为这不是单一的博览会,背后还有投资方、主办方,包括政府在更大的产业上的布局,艺术深圳就是其中一个案例。”
早在5年前,上海博览会刚刚兴起之时,许多行业内人士就认为未来国内博览会需要进一步资源整合。然而5年之后,我们看到的不是博览会的整合,反而是市场的细分。ART 021已经宣布明年5月份将进驻北京,许多人因此很看好这个博览会在资源整合上的可能性。但据了解,它在北京的定位是“经典艺术”,参展商及作品将以二十世纪中西方经典艺术为主。这一定位反倒让人看到它在进一步抢占市场“处女地”。
有行业人士指出:“国内博览会一直缺乏一个一支独大的引领性博览会,大家有相似之处,又各有些许不同,是目前博览会难以彼此整合的一个原因。比如ART 021,西岸博览会正在走更加国际化的道路。北京的博览会本土化区域更加明显;以及具有地方特地的区域化博览会。看起来市场也许会进一步走向多层细分的格局,各自做好能做的事情。”
然而,现实层面的问题是:藏家及展商会在各个博览会之间进行取舍,尤其对参展商而言。夏季风表示:“如果是同一个区域内的博览会,我们可能只选择参加一场。毕竟精力有限,而且应该主要放在自己空间展览上,不能本末倒置。”
11月,上海的两场博览会:西岸与021将同期上演,空气里弥漫一股硝烟气息。去年在上海博览会期间举办的台北艺博会,许多画廊都放弃参展,甚至台湾本土的藏家都纷纷跑到上海来。于是今年他们主动调整展期,提前在10月中下旬举办,不少画廊表示今年销售成绩理想。明年五月份,艺术北京,ART 021(北京),艺术成都,一个月内三场展会。无论一线城市的博览会,抑或新兴的区域化博览会,它们面临的除了地域上的PK,还是时间上的竞争,未来博览会会有哪些格局上的新变动?
回到区域化博览会发展前景的可能性,在吴放看来:“我们希望得到政府对当代艺术更全面的支持,但一场博览会首先需要有尖货的艺术品,其次是提供非常优质化的服务,因为这是一个市场化的行为。”
作者:罗书银
编辑:张莉
- 墓园迎来冬至前最后一个周末 疏导到位交通平稳有序
- 水泥行业去产能行动计划印发 概念股迎来布局契机(附每日一股)
- 上海真的会迎来今年的第一场雪吗?上海气温接近冰点!
- 下周或迎来关键时刻
- 看好你的货物,问候你的客户,欧洲北部迎来暴风雪!
- 马化腾重磅宣布 新零售行业将巨变 直销迎来发展新机遇
- 15个试点城市开展“旧房改造”!门窗迎来新兴市场
- 国房产再现重磅利好!深夜大事发生,楼市迎来巨大变盘
- 莞城美术馆迎来 “水彩画季”收官展
- 过劲!六安迎来一位美国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