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图集:制陶村的百年传承(1/3)

小编用尽了洪荒之力,高清图集:制陶村的百年传承(1/3) 的全部内容都在这里了,拿走不谢!

正文开始:





“刚刚从玉林那边接了一张40万元的订单,今年都有得忙啦。”近日,记者来到荔浦县大塘镇庆华村雷家屯雷秀军的制陶厂时,他高兴地告诉记者。制陶厂主打产品是装豆腐乳的陶罐,这为他带来一年几十万元的生意。





40多岁的雷秀军,黝黑憨厚,带着记者在厂里转。曾读了两年半大学的他,因为家庭变故忍痛辍学回家照顾弟弟妹妹,没想到却因此机缘巧合,得以将家乡的制陶手艺发扬光大。





雷家屯离镇政府所在地不过20分钟车程,历史上就是个制陶村。





雷秀军告诉记者,他听村里老人讲,雷家屯制作陶瓷的历史已有几百年,以前整个村几十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我从小就看到父辈们在农闲时制作碗、碟子、坛子等各种器皿,耳濡目染,很自然就掌握了这门手艺。”





让村里没落的制陶手艺恢复生机,是在雷秀军外出打工回来之后。





辍学回到家乡后,雷秀军开始也跟村民们一样做些陶器卖,日子过得平淡而简单。两三年后,他决定外出打工。





和别人盲目地打工不同,雷秀军“有预谋”地选择了一家现代化的陶器厂,那里装模等程序都采用机械化,效率非常高。几年后,带着不多的积蓄和“偷”来的技艺,雷秀军又回到了家乡,以新的面貌重新开始他的制陶事业。





由于手工制陶耗时多利润薄,村里制陶的人越来越少了。2011年,经过市场调查、风险分析后,雷秀军决定扩大规模,采用机械化生产。





通过几年的发展,雷秀军的制陶厂占地数亩,装模区、晾晒区、成品区井井有条。“现在除了装窑出窑,其他程序基本上都采用机械,比如和泥、装模等,效率是人工的10倍以上。”雷秀军说。





现在,雷秀军除了让两个弟弟来帮忙做事,还招了村里10多个村民进厂当工人。在压制盖子的区域,一名女工告诉记者,她一天能做800-900个盖子,“比出去打工强,还能照顾家里。”





“机械化制作的产品赚钱可以,但称不上艺术品。”在雷秀军看来,赚钱固然重要,但传承技艺同样重要。在机械化生产的同时,雷秀军还坚持关注手工陶艺的传承和改进,他请来村里一位70多岁的制陶老艺人,专门帮客人“私人定制”一些纯手工的陶器,比如喝茶人钟爱的柴烧杯等等。





“其实也没什么,我喜欢制陶,不忍心让这门手艺失传,想为家乡传统的制陶手艺传承再做点事。”雷秀军的话语,就和他做的坛坛罐罐一样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