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宝宝竟能直接烫出大水泡

又到了一年一度“暖气还没来,气温已经降,睡一晚都睡不暖被窝”的深秋,这代表暖宝宝、电热毯、USB加热器等保暖神器又要大显身手了!但有过贴着暖宝宝入睡或是长时间将“摸起来不太热”的暖宝宝直接贴在皮肤上经历的盆友,是不是都会发现贴着暖宝宝的地方会出现红肿疼痛,甚至是小水泡?

 

没错,这就是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是指虽然基础温度不高,但是皮肤长时间接触高于低温的低热物体而造成烫伤。简单的说其实低温烫伤就是低热的热源热敷,或者热接触时间过长而造成的。如果说高温烫伤是个无情杀手,那么低温烫伤应该算是温柔的杀手。

 

能够造成低温烫伤的温度一般在40度到50度之间,如果在这个温度区间的发热物长时间的和皮肤的接触,便会造成一个低温的损伤。

暖宝宝竟能直接烫出大水泡

这都烫伤了,智能如人体,能没有一点反应吗?

因为40-50度是人体可以耐受的温度,不少人在洗澡的时候都会使用这个温度的水。另外,以下三类特殊人群会出现对温度不敏感或无法表达的情况,更容易在不知不觉间被低温烫伤。

 

第一类:太年轻或太智慧。小孩子,特别是低于一岁半的孩子,行动能力比较弱,又没有办法表达自己的思想,父母有时候担心孩子冷着,会用热水袋等物品,稍有不当,就容易造成孩子的低温烫伤。此外,上了年纪的人,特别是65岁以上的人,身体机能在走下埔路,对疼痛不适很敏感,容易出现低温烫伤。

 

第二类:特殊疾病患者。典型如糖尿病患者,他们的神经和血管都有不同程度的病变,使他们对温度疼痛的耐受力会更强一些,正常人觉得50度就属于比较烫的温度了,但糖尿病患者可能到60度都不觉得烫,这种情况下,他们就更容易被烫伤。

 

第三类:无法行动的人。截瘫的病人、痛觉神经缺失的病人等,对痛觉不够敏感,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就受到低温烫伤的侵害。

 

如果发现自己被烫伤了要怎么办?

 

首先,别紧张,别紧张,别紧张。快速用冷水对伤处进行湿敷,这能够阻止热力对人体进一步损害。

 

一般来说,烫伤分四度,一度是没有出现水泡,但皮肤出现了发红发痒;二度会出现水泡,并且有痛感;三度皮肤会变得比较苍白,有时候甚至会皮肤发硬,但摸起来并没有痛感;四度基本上就已经深入骨骼和肌腱了,属于比较严重的烫伤。建议在出现水泡或皮肤变得苍白时一定要及时就医,交给专业的医生进行处理。

 

烫伤时用牙膏?红药水?紫药水?

错!错!错!

 

烫伤了抹牙膏,似乎是民间比较流行的做法。但其实这样的做法危害可不小!因为本身遭受热损伤的皮肤应该用凉水迅速冷却降温,防止热伤害继续发展,但如果此时给伤处敷上一层又一层的牙膏,就好像在烫伤处敷上一层层厚厚的被子,导致热量无法向上散出,反而向更深的真皮和组织去造成损伤。

暖宝宝竟能直接烫出大水泡

至于红药水和紫药水,不仅会因其颜色的原因,容易对医生观察伤处产生感染,而且目前研究发现,在红药水和紫药水中,含有一些重金属物质,它能通过破损的皮肤被人体吸收,对肝脏和肾脏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情况在本身肝肾功能就不好的病人身体上尤为明显,对小朋友来说,也很容易受到这样的二次伤害。目前在临床上已经基本不再使用红药水和紫药水了,所以大家在家中也应尽量避免再使用这些药品。

 

想要预防低温烫伤,就一定要遵照各类加温保温物品的使用规定。在使用暖宝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将其贴在裸露的皮肤上,也不要长时间将其贴在一处,要注意换一下位置。

在使用热水袋的时候,则应注意不要将热水袋装的太满、拧的太紧,防止爆裂引发烫伤,在使用过程中注意在热水带上多裹几层毛巾,降低热度,避免烫伤。

知识来源:《中国减灾》

图片来源:网络资源

小小减灾官是什么?

“小小减灾官全国科普大赛 ”是由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共同发起并联合主办的,以向少年儿童传播防灾减灾安全知识为核心目标的大型公益类全国实践选拔大赛。在给孩子搭建自我展示的舞台的同时,不断传播实用的安全防灾小知识!

点击「阅读原文」,给幸福的家庭打开一扇通向安全生活的大门!



暖宝宝竟能直接烫出大水泡

减灾防灾|安全知识|公益科普

长按二维码

收获更多安全科普知识

来到一个有爱有知识的地方

暖宝宝竟能直接烫出大水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