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超过父母是一种什么体验?

你小时候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当你想买某样东西而父母不让你买的时候,你会想:等我长大自己挣钱了,我一定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而现在自己工作挣钱了,月收入甚至比父母还要多了,但是却总是觉得没有父母有钱,每个月还是感觉钱不够花。

收入超过父母是一种什么体验?

↑ 月初的自己和月末的自己 ↑

知乎上这个问题下面有这样一个回答:

我曾经也觉得我很拽,毕竟我的收入是我爸的三到四倍,我妈的五六倍。在家里说话老强势了。

直到我结婚买房时,我有积蓄,不算少,却仍然一筹莫展空叹深圳物价逼死人。账户里突然收到一笔巨款,是我四年积蓄的五倍。

很难过,这几十年,他们是怎样省过来的……

这种现象应该是普遍存在的。父母的收入有时候加起来也没有我们的多,但是却能养活一家人,甚至能够存下一大笔钱,而反观我们自己,每个月的钱剩不下不说,有时候还得找父母救急。为什么?

1

父母的省钱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父母那一辈大多是从苦难中过来的,当初的老百姓大多生活困苦,生活中要花钱的地方处处都要精打细算,有时候会为了省钱跑到很远的地方买打折的菜,也会为了省钱从来都不打车,永远只坐最便宜的公交。

收入超过父母是一种什么体验?

记得小时候,为了节约电,父母会不厌其烦的在每次电器不用的时候拔下插头,为了节约水,会把洗衣服剩下的水留下来冲厕所、拖地,衣服、袜子破了只要不影响会缝一缝继续穿,没有十分的必要不去餐馆吃饭,剩菜剩饭留着下餐继续吃,几年前的旧衣服只要没破还是继续穿,买东西一定要货比三家……这些都是现在的年轻人做不到的,我们的父母做到了,还因为这些细节省出了大财富。

2

消费社会处处都充满着诱惑

各类购物APP,分期购,花呗、信用卡,无一不在诱惑着我们进行超前消费。商家所不断宣传的消费理念也无时不刻不在侵蚀着我们的大脑。

收入超过父母是一种什么体验?

“遇到喜欢的东西就把它买下来,钱并不是花掉了,只是换一种方式陪伴在你身边”,类似于这样的言论充斥着网络,并且我们还觉得说的很有道理。

还有让我们眼花缭乱的促销活动,看起来好像是可以省钱,但是实际却让我们花了更多的钱。回想一下,你为了包邮凑单满减买了多少原本不准备买的东西,又为了餐厅所谓的周三半价比自己在家做饭多花了多少钱。

收入超过父母是一种什么体验?

我们对金钱越来越不敏感,因为好像只是账户里面的一串数字而已。而花钱的门槛又越来越低,花钱的“附加意义”又越来越多。同时消费带来的快感阈值却越来越高,很多人每天疯狂地消费,但却没有感觉到快乐——就像是一句流行语说的那样:

小时候很穷但是很开心,现在不同了,不仅穷,还不开心。

3

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完全不同



记得前段时间大师兄跟父母聊起搬家的事情,他们问我家里的东西怎么搬过去,我说,快递寄过去呀。然后父母就惊了,说那得多少钱啊,你找几个朋友帮着你搬过去不就行了,你东西也不多,想当年我们从外地回家,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提回来的,不花一分钱。我在口头上面答应他们,然后一转身就联系快递把东西寄了出去。

其实时代变了,生活方式也变了,我们不能无视社会的变化还守着十几年前的方法去做事,也没有必要为了省一点钱去花很多力气做一件小事。这其实是讲究一个投资回报比,自己搬家累死累活花时间花力气就为了省那一百来块钱的快递费,回报比太低,还不如省下这些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收入超过父母是一种什么体验?

所以,我们也没有必要像父母那样拼命省钱,有时候,去电影院看看新上映的电影,去下馆子改善生活,买买新衣服,买买电子产品,只要不是超出财力承受范围,就都是无可厚非的。毕竟这也是新时代的生活方式。

4

如何赶超父母把钱存下来

既然我们要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那么又如何用我们的方式使自己的存款超过父母呢?省钱的方法已经过时了,既有很多束缚,效率也很低。除此之外,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投资理财了。

就比如说投资中科金服。多样的投资选择,安全稳健,收益可观,既可以控制你的超前消费欲望,还可以让你的资金保值增值,岂不是一举两得。

收入超过父母是一种什么体验?

————————————————

关注微信号上海中科金服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中科金服,业内卓越的综合性互联网金融科技平台

收入超过父母是一种什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