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 阿里CTO: “阿里AI芯”很快推出 不做一块钱中标这种事

阿里CTO张建锋言谈辛辣耿直,阿里云总裁胡晓明沉稳老练,与二人的言谈交锋非常有意思。

对话 | 阿里CTO: “阿里AI芯”很快推出 不做一块钱中标这种事

东西 文 | Lina

智东西10月12日消息,今天,2017年阿里云栖大会进行到了第二天。在昨天的一系列重磅发布之后(【马云演讲视频+全程PPT】阿里云栖大会超详干货!)智东西与少数媒体一起对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达摩院”首任院长张建锋(花名“行颠”)与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花名“孙权”)进行了详细专访。

对话 | 阿里CTO: “阿里AI芯”很快推出 不做一块钱中标这种事

(左:张建锋,右:胡晓明)

既然面对着达摩院院长与阿里云总裁,本次采访的话题自然是围绕着达摩院与阿里云展开。张建锋言谈辛辣耿直,胡晓明沉稳老练,与二人的言谈交锋非常有意思。

一、我们不做一块钱中标这种事

对话 | 阿里CTO: “阿里AI芯”很快推出 不做一块钱中标这种事

阿里云最早的客户是开发者、创新创业者,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在最近三年间,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政府都在进行互联网转型,都在拥抱云服务。目前,阿里云的客户数量已经超过了100万,覆盖了中国五百强企业中的1/3。

对话 | 阿里CTO: “阿里AI芯”很快推出 不做一块钱中标这种事

而在云服务用户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云服务供求方也在逐渐增多。国外有亚马逊云、谷歌云等先行者,国内也有不少竞争对手,那么阿里云与其他云服务商的区别在哪里呢?

上文提到,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达摩院”首任院长张建锋言谈的辛辣耿直在这个问题的回答上可见一斑。

他回答,“不是说所有人做了几个虚拟、存储,卖出去的服务都叫云计算;举个例子,就像今天很多公司在做共享,但是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共享经济是不一样的。”

就像大家做电子商务,亚马逊的电子商务和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思想就不一样,亚马逊是为了卖货、把效率提高;阿里云的目标则是是把长尾销售跟长尾需求产生匹配和关联,跟消费者之间建立连接,理念不一样。

大家都在做的虚拟、存储、计算只是云计算的基础设施,阿里云在这些数据上搭建的城市大脑、智能大脑等才是在为行业赋能,创造新的价值。

“今天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我们自己,在于我们对客户应用场景的理解(是否透彻),对基础设施的成本能不能真的降到我们想要的程度。”张建锋笑着说,“我们不做一块钱中标这种事情。”

二、新应用场景给予中国云市场机会

对话 | 阿里CTO: “阿里AI芯”很快推出 不做一块钱中标这种事

谈起云,想必绕不开云业务的国际“老大哥”亚马逊,美国云计算市场比中国的云计算市场有先发优势,很多亚马逊在云计算的观点和想法,一直驱动云计算从业者不断地去学习。

不过与此同时,由于中美环境不同,中国本身市场的数字化转型的动力和速度,未来中国云市场的发展速度将会快于美国。而且由于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在智能制造、城市管理、中小企业面对的创新机会等,这种种新型应用场景很多是美国没有的,这些新场景给予中国云计算市场很大的超越和重新定义的机会。

三、达摩院科研项目:百分百转化为生产力

对话 | 阿里CTO: “阿里AI芯”很快推出 不做一块钱中标这种事

自从昨天马云宣布建立阿里巴巴全球研究院——“达摩院”以来,想必大家已经被刷了不少屏。阿里巴巴达摩院是一个研究性机构,包括了全球性自建实验室、高校合作实验室、以及产学研开放平台三个部分,由张建锋担任首任院长。

对话 | 阿里CTO: “阿里AI芯”很快推出 不做一块钱中标这种事

虽然有着马老师“3年内投入1千亿人民币”的资金支持,但是达摩院同样也被要求必须要有自己盈利的能力,未来要靠自己赚养自己。

科研项目的落地与变现向来是所有研究院所面临的共同难题,这也是为什么微软研究研、IBM研究院、贝尔实验室等实验室都不以盈利为首要目的。那么阿里达摩院究竟要如何才能自己盈利,自给自足呢?

达摩院院长张建锋认为,一般大学的研究项目可能90%出不了实验室,真正拿到产业界去检验的很少。而达摩院跟一般大学研究院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达摩院研究的课题是百分百问题导向,是每天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定点解决。

因此,今天达摩院每个解决的问题都能够百分百地被转化为市场经济的生产力。

四、达摩院AIR产学研平台

对话 | 阿里CTO: “阿里AI芯”很快推出 不做一块钱中标这种事

上文提到了,达摩院包括了全球性自建实验室、高校合作实验室、以及产学研开放平台三个部分。

对话 | 阿里CTO: “阿里AI芯”很快推出 不做一块钱中标这种事

其中,产学研开放平台正是阿里巴巴创新研究计划(Alibaba Innovative Research,简称AIR计划)。这个项目将阿里巴巴里的工程师们在日常项目中遇到的技术挑战抽象成科学问题,再将这些问题发布到学术届去,国内外各个研究所的教授会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兴趣去挑选愿意做的项目,阿里巴巴也为此项目每年配备了上亿的预算资金与资源。

在业务早期时,系统比较简单,遇到问题后通过做工程优化、做工具等“修修补补”的方式就能够解决问题。但当用户量达到一定水平后,比如当平台上有10亿级以上商品,5亿以上活跃用户,特征千亿级规模时,问题将会变得非常复杂,不再是简单的工程修补可以解决,必须要向纵深发展,要求根本本源,向科学方面去寻找答案。

在本次2017年AIR计划中,收到了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99个高校与科研机构(国内54个,海外45个)提交申请的234份科研项目提案,最终有43个优秀项目最终入选,覆盖了数据中心、图计算、机器学习、室内定位等14个前沿技术领域。

对话 | 阿里CTO: “阿里AI芯”很快推出 不做一块钱中标这种事

(阿里巴巴技术发展部总监刘湘雯)

阿里巴巴技术发展部总监刘湘雯告诉智东西,这个AIR计划略显意外地受到了各大研究所的热烈欢迎。原因是阿里巴巴能够提供真实应用场景、真实用户需求、以及真实数据,这是最吸引研究院教授跟科研大牛们的一点。

五、“阿里AI芯”将很快推出

对话 | 阿里CTO: “阿里AI芯”很快推出 不做一块钱中标这种事

在开幕式及采访问答中,张建锋与胡晓明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软硬一体化与定制化AI芯片,他们向智东西表示:

一方面,在今天的很多情况下,阿里云需要追求软硬件一体化,将软硬件性能调配到最佳,才能让服务的稳定性、成本的可控性、效率性发挥到最佳。

另一方面,在深度学习时代,CPU已经不能满足AI算法对于计算力的强大要求,GPU乘势而起。然而,随着各类算法的进一步进化,各类新型数据的陆续出现,人们也在打造新硬件、新系统以匹配新型算法。

因此,从FPGA到ASIC,最近AI芯片的概念已经逐渐崛起。不过目前AI芯片的打造存在两个挑战:一是做芯片的投入比较大,二是需要有足够的场景可供使用——而阿里云具备这样两个条件,既能有足够的投入,又能将芯片能力变成云上的能力供给客户使用,提供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性能的服务。

阿里云此前已经发布了FPGA类的AI板卡,与此同时张建锋告诉智东西,阿里的定制化AI芯片也将会很快面世。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延伸阅读

点击下方图片直接阅读

对话 | 阿里CTO: “阿里AI芯”很快推出 不做一块钱中标这种事



加入社群

智东西行业社群开放入住!

要进群,请加小助手微信zhidx008

请备注相应群的关键词??审核后邀请进入

人工智能 · 自动驾驶 · 机器人 · 物联网 · 智能家居 · 智能医疗 · VR/AR





招贤纳士!

职位:记者(人工智能、汽车科技)

活动运营主管、新媒体运营实习生

简历发送至邮箱:hr@zhidx.com

更多详情回复“招聘”或点击“阅读原文

对话 | 阿里CTO: “阿里AI芯”很快推出 不做一块钱中标这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