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历史光明影院,胡蝶周璇来此办首映式,80年代黄牛党独步滨江
80年代末的光明电影院——天津最好的电影院,劝业场滨江道还没有那架如今磨得锃亮的铜车马,紧邻的滨江书店传出最新港台歌曲,电影院门口是黄牛党的地盘儿由他做主,售票处在大门口上台阶左手,墙上贴着手绘海报和电影剧照,电影票分甲级和乙级,乙级是最前面和最后面的几排,电影院里只有一个放映大厅,像大剧院一样能容纳上千人,坐席分楼上楼下,电影开场一分钟后关灯,精彩或无聊的故事在黑暗中上演……
。
。
很少有人知道,“电影”这个词,最早竟是天津人发明的。1896年电影诞生后不久就登陆中国,但一直被称为“光影戏”。1905年6月16日,天津《大公报》刊登一篇稿子,第一次出现“电影”这个词。《大公报》当时是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报纸,“电影”一词很快在津京、沪上乃至全国流行起来。
创办于1919年的光明电影院,至今整整98年历史,在90年代以前,一直是天津顶级的电影院。它的前身“光明社”号称“华北第一影园”,由英籍印度人巴厘投资建造,位于法租界福煦将军路(今滨江道)和杜总领事路(今和平路)交口附近。《大公报》上有“光明社”的广告词:“皮黄不敢望影,昆梆焉能并匹,引吸人心倾向,完全独树一帜。”1926年,天津第一部滑稽讽刺故事片《大皮包》在此首映。
20年代末,罗明佑创办华北电影公司,收购“光明社”,更名为光明大戏院,搬到现址,此时对面的劝业场正在盖大楼。罗明佑(1900—1967)生于香港,到北京大学念书,创办北京真光电影院,后来他在天津、太原、济南、石家庄、哈尔滨、沈阳等地拥有影戏院二十多家,垄断北方五省的电影放映和发行,成为电影大鳄。
初建时的光明大戏院,迎面四级台阶,正前方是“光明大戏院”的牌匾,牌匾上方一行英文招牌,再上面悬挂着霓虹灯。入口处是敞亮的玻璃门。进门厅,迎面是通向二楼的大理石楼梯。
影院也可以作为剧场,台上能悬挂布景,前台有乐池。剧场内有1500个坐席,两侧墙壁有精美装饰,顶棚装饰成星斗闪烁的夜空。默片时代“银坛霸主”王元龙,电影明星夏佩珍、袁美云等人在这里唱过京剧《打渔杀家》《坐宫》。电影明星反串,场面热闹一时。
20年代末,“中国流行音乐之父”黎锦晖率“明月歌舞团”巡演到天津,在光明大戏院演出。“明月歌舞团”的演员王人美、黎莉莉、薛玲仙、胡笳,被上海人捧为“歌舞四大金刚”。不过,天津观众对“明月歌舞团”毁誉参半。欣赏者赞美演员青春亮丽,歌喉婉转,舞姿诱人;诋毁者认为女演员赤腿露肩十分不雅,呼吁对其禁演。但是舆论越是褒贬,观众越是争相购票。
30年代初,米高梅、哥伦比亚、福克斯、华纳、派拉蒙等如今仍大名鼎鼎的电影公司,相继在天津设立分公司,与美国同步上映新片。30年代中期,天津有五十多家电影院,比较知名有平安、光明、真光、光华等,看电影是最时尚的娱乐。
民国时代的电影票房竞争就非常激烈,郑正秋编导,胡蝶主演的电影《姊妹花》在光明大戏院首映,创造连映九十多天满座的票房纪录。一年后,蔡楚生编导,王人美、韩兰根主演的《渔光曲》在天津首映时也选在光明大戏院,又创下连续一百多天满座的票房记录。著名影星周璇、严华夫妇来津旅行结婚,光明大戏院加演周旋的电影《马路天使》,主题歌《四季歌》风靡天津。
40年代,日本歌手李香兰(山口淑子)在光明大戏院办过演唱会,唱了《狂欢之夜》《何日君再来》《白兰之歌》《苏州夜曲》等名曲。
50年代,光明影院改为国营电影院,是天津首轮上映最新影片的甲级电影院,在电影院中票价也是最高的,甲级票价3毛5分,乙级票价3毛,而一般影院的票价是2毛5分和2毛。
80年代,电影又成为主流娱乐方式。那时天津每年举办外国电影周,比如“法国电影周”“西班牙电影周”“印度电影周”,期间一票难求,买票的观众队伍会从售票处一直排到惠中饭店,电影院门口总有等富余票的,倒卖电影票的黄牛党火爆一时。
国产片《小花》《甜蜜的事业》《知音》上映时,在光明电影院举行首映式及演员见面会,谢芳、刘晓庆、唐国强、李秀明、张金玲与观众亲密接触。
1987年,中影公司在全国近3000家影院中评选出21家年度票房收入超百万的影院,光明电影院以145万的票房收入排在第八名。这是光明电影院最辉煌的年代,它还创造了很多天津第一,比如第一家放映宽银幕电影的影院;第一家引进英国道尔贝环绕立体声音响设备的影院;第一家采用软席座椅的影院;第一家附带豪华录像厅和咖啡厅的影院;天津市第一家特级影院;第一家无烟影院。
说到无烟电影院,今天早已习以为常的事,几十年前却不被人理解。1986年,光明影院改造为天津市第一家豪华影院,地面首次铺上了地毯。之后工作人员发现,地毯上经常出现烫出的小洞,那是看电影时抽烟的观众扔火柴头烫出来的。电影公司的人去日本考察,发现日本的电影院里根本就不让抽烟。回来后,经过一番辩论,最终决定在光明电影院禁烟。
通宵电影,是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出现一种夜生活创举。光明电影院地处天津最繁华市中心,通宵电影票卖得最好。大约晚上10点开始,连映四五部电影,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六七点散场。那时候通宵电影,好片子放在后面放映,大半宿看下来头晕脑胀。里面也有很多搞对象的,心思也不在看电影。
作家张轶在《津夜往事随风》一书中,提到滨江道的记忆:“1998年夏天毒辣的阳光和滚滚的热浪依然在肆虐着……每逢周末的晚上,我们也会手拉手去滨江道的夜市吃诱人的小吃,在劝业场楼上玩电子游戏,跑到光明影院看午夜场,到小白楼淘便宜的夏装,去食品街的鸭溪酒楼和外地游客挤在一起点菜,到民园看天津队的甲A联赛。”
这的确是90年代的生活潮流,蓦然回首却什么也没有了——滨江道的夜市没了,小白楼的外贸没了,民园的足球场没了,甲A也没了……
光明电影院的大楼成为幸存者——被确定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尽管从外面到里面已经改得面目全非。光明电影院改成了光明国际影城,大剧场没了,分割成若干小厅,但因为地势原因显得局促又狭窄。再有上千人一起看电影,恐怕可以创造吉尼斯记录了。
- 重庆公交卡变迁:近20年历史,10多个版本,看看你用过哪些?
- 光明6个办事处人大工委揭牌成立
- 黑龙江省医疗队圆满完成援非“光明行”任务 做300余例白内障手术
- 前途光明的机器学习将走向何方?这里有 5 个关于它的未来预测
- 贵州晶朗眼科医院再赴缅甸开展”一带一路慈善光明行“
- 【晚自习】追光者
- 告诉孩子:想要前途光明,请现在好好吃苦!(读完泪目)
- 光明日报:喝凉茶能延年益寿是哗众取宠
- 共同开创人类更加光明的未来——一论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
- 半个电影院哭成狗,豆瓣9.3,这部动画锁定明年奥斯卡最佳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