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贷,为房产加了最后一波杠杆!

《消费贷

正文开始:

消费贷,为房产加了最后一波杠杆!


据统计,今年消费贷井喷式的发展,是有1/3的消费信贷用于购房所致,德银预计流入中国楼市的消费贷款高达4000亿元。该数据比易居地产研究院预测的数据还要高1000亿元。


在严格的购房限制下,竟然有高达4000亿的消费信贷流入了房产,甚至有消费者通过消费贷款为第二/多套房融资。银行的消费贷款协议,本是明文规定不准将消费贷用于购房和投资,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消费者利用消费贷款违规给房产加杠杆?这一现象背后究竟是谁在疯狂炒作?又是谁在推波助澜?

 


谁在帮消费贷穿马甲?



消费贷款是如何逃过监管者的层层法眼涌入房产市场的呢?带着这个疑惑,笔者资讯了一位刚买过二套房的朋友,并暗访了多家房产中介公司,下面给各位看官做个情景再现。


张先生(购房者):这套房子感觉还蛮不错的,就是600万有点太高了,50%的首付,首付就要300多万嘞,你帮我看看怎么买合适?


房产经纪人:您前面说银行可以贷出160万,加上50万自有资金,也就只剩90万缺口了,这笔款项不大,通过消费贷款就可以解决。


张先生:消费贷款?我听说消费贷款只能用于特定消费,买买电子产品啦之类的,再说也都是些小金额。


房产经纪人:吧啦吧啦一通,多找两家银行,通过消费贷可以凑够90万的。


张先生:这个银行就没有什么使用限制?会不会对征信有影响?


房产经纪人:这个您可以放心,您只需要在银行消费贷申请协议上不填资金用途就可以了,其余的公司这边是可以帮您操作的。我们这边对接的有一些装修公司、汽车销售公司等,通过这些中间平台把贷款以消费的形式刷出来,银行是监测不到的,而您只需要额外支付1%的手续费。


张先生:那我都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房产经纪人:您只需要提供房产证、身份证、户口本、银行流水单、工资卡就可以了。


后来张先生,在房产经纪人的协助下,从两家银行分别成功贷出40万元和50万元。


消费贷,为房产加了最后一波杠杆!


笔者朋友圈里也有几位做贷款的朋友,每天疯狂的撒广告,据他们透露,消费贷款非常灵活,除房子、车子外,社保、公积金、保单都可以拿来做抵押。同一个客户一般可以协助办理2到3笔不超过30万元的信用贷款,如果提供房产证,单笔贷款金额可以达到50万元。


消费贷“披件马甲”就可以自由进入房地产市场了,难道银行对贷款者的资质都不审查的么?该不会连最基本鉴别能力都没有吧。对此,某银行客户经理揭秘说:“由于业务经理都背负高额的放贷指标,即使知道这笔贷款可能流入房地产市场,但迫于业绩压力,还是会尽心帮贷款者办理。”一些信贷员还暗示客户,可以找担保公司包装。有的甚至帮客户提供假证明,完成审核流程。


不仅银行业务经理帮助贷款客户打障眼法,部分地方银行对消费贷流入房地产市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由于消费贷款的利率本身就比按揭贷款的利率高,再加上当前市场经济不景气,银行吸纳的大量存款找不到投资或放贷的出口。消费贷款则把银行直接和客户连接在一起,风险相对可控,因此各大银行都大力推广消费贷款。通过担保公司包装后的消费贷款流入房产市场的更是数不胜数。


消费贷,为房产加了最后一波杠杆!


“披上马甲”的消费贷,流窜于各大房产交易市场,不仅可以为购房者加杠杆,解燃眉之急;帮助房产中介促成交易,并多赚一份收入;而且可以帮银行充业绩,创造营收。购房者、房产中介、银行客户经理这个看似完美的利益链条上,真的就那么完美无缺吗?


非也,非也......

 


消费贷的坑,你躲得过吗?



消费贷最初主要是面向公务员、事业单位等优质客户的。后来随着消费金融的不断升级,网银、手机银行、微信平台的广泛应用,以及众多互联网金融的加入,消费贷的门槛越来越低。表面看消费贷“无担保、无抵押、极速放款”及其方便灵活,其实是以贷款人信用做背书的,银行的消费贷款产品利率一般都是浮动的,并且存在诸多陷阱。


比如,有人从银行贷为期一年的10万元消费贷款,第一个月把4.5%的利息一共4500元换掉,以后每个月还本金的1%即1000元,最后一个月再把剩余本金换掉就可以了。信贷员讲年息只有4.5%,你看着也还可以,只有4.5%,像是捡了大便宜,实际上利率真的有这么低吗?


如果把第一个月偿还的4.5%的利息和每个月偿还的1%的本金刨掉,是不是发现你实际使用的资金比10万元少了好多。这个表面4.5%的年利率如果折算成实际利率高达8.99%/年。


这种还是正规的银行,如果通过网上借贷平台或者街边小贷公司,你的贷款利率暗藏了多少秘密真是细思极恐。


那么疑问来了,既然消费贷的坑那么深,为什么买房者还疯狂下注,小贷公司铤而走险,银行推波助澜?

 


消费贷为何疯狂?



网上看到一条帖子,我想可以折现出关于用消费贷冒险买房的普罗万象。


帖子是这样的,说是——朋友(姑且称为小A吧)有四套房,月供十万,收租五万,另外五万用消费贷100万来支付。两年后如果还贷有压力,就卖出其中一套房,获利扣除两年消费贷100万,还赚300万。平常依然兢兢业业工作,投资房地产是业务爱好,人在深圳,不投入这场房地产盛宴妄为深圳人!——这算是利用消费贷撬动房地产杠杆最典型的例子了,案例中小A之所以敢用100万消费贷款供房,是因为他赌两年之后房地产肯定会涨。


令笔者震惊的是,下边跟帖的人,对小A这种赌徒心理投资的做法竟然充满赞誉。就像有人买彩票中了大奖,周围的人都一窝蜂似的去买彩票。有这么一群跟风的人,中国4000亿元消费贷款流入房地产市场也就不足为奇了。


消费贷,为房产加了最后一波杠杆!


消费贷,为房产加了最后一波杠杆!


实际上,且不说小A这种做法能否完全效仿,就算真的能够照猫画虎,自己也用消费贷款供着三套房、四套房。在当前国家对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控的大环境下,又怎能保证未来房价不会下跌呢?即便未来房价保持适度增长,在首付比例提高、银行贷款紧缩,政府公租房、廉租房纷纷出台保障刚需的当下,又有多少人能够直接真金白银的一次性拿出几百上千万去支付一套房子。


消费贷,为房产加了最后一波杠杆!


据相关数据显示,8月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5.12%,相当于基准利率的1.04倍,并且房已持续8个月上扬。未来,首套房贷利率较基准利率上浮,将成为全国房地产市场重点调控城市的普遍现象。


在银行集体“围剿”消费贷流入房产之际,我们再来看一个酸爽的例子,小B在a银行以6%的年利率贷出100万一年期的消费贷,并以这100万作抵押,以1.2%的月息向b银行挂靠的c金融中介贷了300万的首付贷,向d银行以20年4.3%房贷利率购买了总价1200万的房子。然后,以日息0.05%,提现1%手续费的e,f等银行的信用卡套现还贷。这种通过消费贷+首付贷+房贷购房的超强悍生态链,如果弃贷,房子会归谁?

 


杠杆吹又生



9月以来,全国多地银监会先后发文严防消费贷款违规流入房产市场,并有多家银行因违规操作个人消费贷用于购房收到罚单。


迫于监管压力,银行不再是此前睁只眼闭只眼帮贷款者打哈哈的银行了,开始对消费贷用途进行追查,要求贷款者补交消费贷消费凭证。多家银行均表示,一旦发现消费贷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会立即进行追回。


消费贷,为房产加了最后一波杠杆!


今天(9月29日),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局长肖远企在银行业运行及监管情况通报会上表示,央行和银监地方分支近期在调查挪用消费贷用于购房或投资。银行不应允许消费贷推高居民杠杆率或刺激楼市泡沫。


如今研究地产的人已经不怎么使用“出清”和“硬着陆”俩字儿了。谢国忠早在10年前就被拍死在了沙滩上,危机论的后继者们无外乎如是。但是有意思的是,债务部门出清的速度永远比不上加杠杆的速度——其只不过是在政府部门,居民部门之间切换其属性,就像一只大家都逮不住的过街老鼠。


宏观大牛姜超的分析就很有意思:“09年的4万亿给中国企业部门加了杠杆,在回光返照两年以后,中国的企业部门用了6年时间慢慢还债。15年中国居民在股市上融资融券加了2万多亿的杠杆,在短期牛市以后就急转直下,靠着政府巨资入场才慢慢止跌。而这三年中国的居民部门加了20万亿的杠杆,居民部门的总负债已经达到42万亿,居民负债占居民收入的比重超过90%,问题是居民部门还能借多少钱,加多少杠杆?


只有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但是发现谁裸泳,并没有什么用,中国的金融监管部门是原生压力最大的部门,奈何勤劳的中国人民总会找到加杠杆的路,一旦找到路就会发扬光大。


END

消费贷,为房产加了最后一波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