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波LIGO团队终于斩获诺奖!获奖的物理学家有3位,但有一个人
北京时间 10 月 3 日下午 5 点 45 分,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 201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雷纳·韦斯(Rainer Weiss)、巴里·巴里什(Barry C. Barish)和基普·S·索恩(Kip S. Thorne),表彰他们发起和领导了“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 LIGO)项目,并在将理论及实验物理学应用于宇宙研究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除了这三位获奖者,有一位先驱的名字同样值得我们铭记,那就是罗纳德·W.P·德雷福(Ronald W.P. Drever)。德雷弗是引力波探测领域的先驱,也是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创始人之一,他对 LIGO 的实验设计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年 3 月,德雷福在爱丁堡辞世,享年 85 岁。
以下是本次诺贝尔物理学奖三位获奖者以及先驱罗纳德·W.P·德雷福的简介:
基普·S·索恩(Kip S. Thorne)1940 年生于犹他州洛根市(Logan Utah),1962 年在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获得学士学位,1965 年在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获得博士学位。两年博士后研究之后,于1967 年回到加州理工学院任职助理教授,1970 年升职为理论物理学教授,1991 年成为费曼理论物理学教授。
2009 年 6 月,索恩从费曼教授职位退休,成为费曼理论物理学荣休教授,转而开始从事写作、电影以及继续科学研究。目前,索恩的写作主要是与罗杰·布兰德福德(Roger Blandford)合著的《现代经典物理学》教科书(于 2016 年年底发表)。他的首部好莱坞电影是由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执导的 2014 年 11 月 7 日上映的《星际穿越》(Interstellar),索恩是这部电影的科学顾问和执行制片人。索恩目前的主要研究是利用计算机模拟和分析探索弯曲时空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
索恩的研究重点是引力物理和天体物理学,并且侧重于相对论恒星、黑洞和引力波。20 世纪 60 年代末和 70 年代初,索恩的研究为相对论恒星脉动理论及其发出的引力波奠定了基础。随后到 80 年代,索恩提出了一种数学形式体系,使得天体物理学家能够分析引力波的产生。索恩与乌拉迪米尔·布拉金斯基(Vladimir Braginsky)、罗纳德·德雷福(Ronald Drever)和雷纳·韦斯(Rainer Weiss)(Rainer Weiss)密切合作,为探测引力波提出新的技术思路和计划。
索恩与韦斯、德雷福是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 Wave Observatory ,LIGO)项目的共同创始人,并且在早期 1984-1987 年作为该项目的指导委员会会长。在 20 世纪 80 年代、90 年代和21 世纪初,索恩及其研究团队为 LIGO 项目提供众多理论支持,包括识别 LIGO 靶向引力波源,为探索引力波的数据分析技术奠定了基础,设计引力波束管中控制散射光的挡板,噪声声源分析及控制方法,并且与乌拉迪米尔·布拉金斯基团队为高级引力波探测器发明了量子非破坏性测量(quantum-nondemolition)。
2015 年 9 月 14 日,LIGO 项目取得了重大突破,首次探测到遥远宇宙中发出并抵达地球的引力波。引力波是由两个自旋黑洞相互碰撞和融合所产生的,数据分析显示该引力波源的性质和细节关键依赖于模拟极端时空(Simulate eXtreme Spacetimes,SXS)项目的数值相对论模拟,该项目是由索恩和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的索尔·图科斯基(Saul Teukolsky)于 2004 年共同创立的。
罗纳德·W.P·德雷福(Ronald W.P. Drever)生于 1931 年,于 2017 年 3 月 7 日逝世。他是一位实验物理学家、加州理工学院荣休教授,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项目共同创始人,激光稳定 Pound–Drever–Hall 技术的共同发明人。
德雷福的事业起步于格拉斯哥大学(Glasgow University),后被招募到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参与引力波研究项目。
德雷福设计和实现的 LIGO 干涉仪对于探测引力波所需的极度灵敏条件至关重要。德雷福近期的研究领域涉及到实验仪器隔振系统的磁悬浮光学平台开发。
巴里·巴里什(Barry C. Barish)是一位已退休的著名物理学教授,在1994年~1997年之间曾经担任LIGO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并在1997年~2006年间担任LIGO项目主管一职。1936年出生在美国的奥马哈。1962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
雷纳·韦斯(Rainer Weiss)在麻省理工学院(MIT)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是MIT 荣休教授。先前,韦斯博士曾在美国塔夫斯大学(Tufts University)任职助理物理学教授,自 2001 年起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任职副教授。韦斯博士最著名的贡献是其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radiation)光谱的开拓性测量,发明了单芯片辅热测量计和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器,以及作为宇宙背景探测器项目和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项目的联合创始人和领导人。
韦斯获得了数不清的 NASA 科学小组成就奖、MIT 杰出教学奖、约翰·西蒙·古根海姆基金会奖学金(John Simon Guggenheim Memorial Foundation Fellowship)、国家航天俱乐部科学奖(National Space Club Science Award)、格鲁伯宇宙学奖(Gruber Cosmology Prize)以及美国物理学会爱因斯坦奖(Einstein Prize of the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同时,韦斯博士是美国科学促进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美国物理协会(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美国人文和科学协会(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的会员。并且,韦斯博士还是美国天文协会(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纽约科学院(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美国科学研究会(Sigma Xi)等的会员。
韦斯博士曾于 1986 年至 2007 年间九次担任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委员,包括 NASA 天体物理学绩效考核委员会,粒子物理学、核物理学及引力波天体物理学专家组委员,以及空间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任务组委员。
截至目前,LIGO 已经分别在 2015 年 9 月 14 日、2015 年 12 月 26 日、2017 年 1 月 4 日单独发现了三次引力波事件。2017 年 8 月 14 日,LIGO 与位于意大利的 Virgo 天文台共同发现并确认了第四次引力波事件,四次引力波事件均为双黑洞融合。
在这四起代号分别为 GW150914,、GW151226、 GW170104、GW170814 的引力波事件中,科学家们发现,恒星质量级双黑洞系统一旦融合,其质量将至少会是太阳的 20 倍。这比以前通过传统的X射线所探测到的黑洞质量要大得多。观测结果也确实验证了科学家们的预测:四次黑洞融合后形成的新黑洞质量分别为太阳的 62 倍、21 倍、49 倍、53 倍。
图丨LIGO 所发现的黑洞质量(蓝色)远远比以前仅凭X射线(紫色)所探测到的黑洞质量大得多
时间退回到 2015 年 9 月 14 日,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与来自全球各地的科学家们一道,通过 LIGO 首次直接探测到了抵达地球的引力波。
随后,麻省理工学院校长拉斐尔·赖夫(Rafael Reif)致信全校师生,第一时间通报了这一消息。通常而言,不管多么令人印象深刻,MIT 校长都不会给全校致信祝贺某个人的研究成果。但鉴于 LIGO 团队发现引力波意味着爱因斯坦百年前提出的广义相对论终于得到了验证,并将宇宙学相关研究带入了全新时代,赖夫校长从人类的角度出发,高度赞扬了这一历史性的科学发现。
赖夫校长表示:“即使是最先进的望远镜也依赖于光,所以我们无法看到黑洞融合的壮观碰撞,因为我们一直认为,黑洞不会发出任何光。然而,凭借 LIGO 的仪器,我们现在有了‘耳朵’可以听到碰撞发出的‘声音’。有了这种全新的‘感官’,LIGO 的团队发现和记录了一个关于大自然的、迄今未被发现的基本事实。但他们利用这个新工具的探索才刚刚开始,这就是为什么人类要从事科学研究!”
图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新闻发布会上,科学家们为首次探测到引力波而欢呼。从左到右分别为:加布里娜·冈萨雷斯(Gabriela González)、雷纳·韦斯(Rainer Weiss)、基普·索恩(Kip Thorne)
那么,LIGO 到底是一套怎样的系统?它是如何充当人类探索宇宙的“耳目”?简单来说,LIGO 系统由两个相距 3000 公里(分别位于美国南海岸的 Livingston 和美国西北海岸的 Hanford),且完全相同的探测器组成。每个探测器包含两个长度为 4 公里、布置成 L 形的真空管。科学家们通过真空管来发射激光束。每束激光到达真空管末端后,会被镜面反射,并沿相反路线返回。
图丨LIGO 激光器工作原理,右下角方块为光电探测器
在同等的条件下,两束激光应该在完全相同的时间抵达源头,由于干涉效应,光线不会抵达光电探测器。然而,如果有引力波穿过探测器,根据爱因斯坦 100 年前的预测,会使两个真空管中的空间出现及其微小的拉伸与压缩,从而破坏了原有的完美平衡,使光线外泄到光电探测器上。这种“失衡”虽然十分短暂,但已足够让科学家们从中发现引力波的踪迹。
图丨LIGO 系统实拍图
的确,自从人类首次探测到引力波后,该领域相关研究已经往前迈进了一大步,尤其是最近这次引力波事件是由 LIGO 的两个观测站与 Virgo 的一个观测站同时发现,通过三角定位原理,更是将探测精度提高了 10 倍之多!从此将相关领域研究带入所谓的“多信使天文学”(multi-messenger astronomy)时代。
“多信使天文学”其实比较容易理解,即借助多种观测手段对某种天文现象进行研究。因为传统的光学及无线电天文望远镜经常会随机对着茫茫苍穹发射信号,但如果观测方位相对明确,这类望远镜可在发现引力波后的第一时间对准信号来源的方向进行观测。
图丨结合多种观测手段的“多信使天文学”
当然,由于引力波是由黑洞融合所产生的宇宙涟漪,并不会产生任何形态的光,所以对于引力波观测来说,传统天文望远镜可能并没有太大作用。但如果将来的某一天,LIGO 和 Virgo 的三座天文台同时观测到了双星融合,而非黑洞融合现象,那么传统天文台就可以根据大致定位方向进行进一步观测了。
众所周知,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最后一块未解之谜。二十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后,时空的概念也颠覆了大多数人的物理常识。
广义相对论认为,大到天体,小到人类本身,在它们运动时,都会使周围的时空产生涟漪。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一个概念,就像船在水中移动时会产生水波。只是在发现引力波之前,这一理论还从未被验证过。
然而,要观测到引力波——这种在宇宙中扩散的涟漪——是一项异常艰难的任务。打个比方,如果要在地球上探测某人运动时周围产生的时空扭曲,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时空扰动太小太小了。
这就是为什么科学家们创造了 LIGO 和 Virgo 这类引力波观测天文台,并通过其观察百万、甚至数亿光年外巨大天体快速运动时所产生的强力扰动,比如黑洞或中子星融合。这类天体在融合时,每秒会进行相互环绕的多次旋转,并最终融合为一个质量极大的全新天体。与此同时,天体运动和碰撞时所产生的时空扭曲,会表现为引力波形式,并以光速向宇宙的四面八方传播开去。
在抵达地球的过程中,这些波会显著衰减,不过,通过使用类似 LIGO 和 Virgo 这样最敏感的仪器,我们仍然有希望检测到它们。LIGO 装置的大致原理是两条长度相同的探测臂呈 L 型放置,而在两臂的末端放置一面镜子来反射激光。将激光发射到每个镜子上的分裂激光器则位于两个隧道相交处。
在正常情况下,两条长臂应该是完全等长的,因此激光束在两条长臂中传播所花费的时间是一样的。然而一旦有引力波穿过探测器,时空的扭曲会导致一个方向上的长臂长度就会被压缩,而在另一个方向上的长臂则会被拉伸,从而导致两束激光束传播的时间长度出现差异,当它们反射回来并汇合时,就会出现干涉条纹。
图丨Virgo 观测台工作原理
科学家们通过这种干涉效应来测量长臂所出现的任何极其细微的空间变化。当然,这样的长度变化将是极其细微的——LIGO 装置必须能够测出相当于一个质子直径万分之一不到的长度变化,才可能检测到引力波信号。
与此同时,成功完成任务的三个观测台正在从“扫描宇宙”的重任中抽身“休息”。在停机期间,LIGO 和 Virgo 的科学家们将努力提高观测站的灵敏度。LIGO 和 Virgo 也将在 2018 年秋天开始新的观测,一旦这些观测活动开始进行,天文学家们将有望观测到更多的引力波现象。
图丨位于美国 Hanford 和 Livinsgton 的 LIGO,以及位于意大利的 Virgo 天文台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对“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相关技术,及其对天文学、物理学研究的重大意义有所了解了,但你很难想象,在四十年前,LIGO 其实仅仅只是 MIT 物理学教授雷纳·韦斯(Rainer Weiss)设计的一项课堂练习。但发展到现在,LIGO 已涉及来自美国本土的大学,如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以及来自全球 15 个国家、超过 950 位科学家。
雷纳·韦斯,1932 年 9 月 29 日出生于德国柏林。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于 1964 年加入麻省理工学院。韦斯教授发明了干涉引力波探测器,并联合创立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LIGO 项目。他在将理论及实验物理学应用于宇宙研究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
图丨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雷纳·韦斯(Rainer Weiss)
故事从 1967 年始于麻省理工学院,当时的物理学教务主任要求韦斯教授设计一门广义相对论课程。那时,广义相对论已被纳入数学系的研究领域。虽然是引力理论,但绝大多数人认为它与物理学没什么关系。这主要是因为爱因斯坦理论预测的可观测效应本来就是无限小的,这很难用实验物理学去验证。
爱因斯坦曾看着他的引力公式说道:“所要研究的数字和维度都太小了,小到不会对任何事物造成影响,也没有人能够测量。”当你回想 1916 年的技术条件时,他可能是正确的。
图丨爱因斯坦于 1916 年提出广义相对论
过去 100 年发生了一些大事,天文学的发现表明,人们在 1916 年所掌握的有关紧密压缩源、无限密度方面知识是非常有限的。比如中子星和黑洞。但现在,我们已拥有各种技术去做精确测量。从激光、微波激射器、精密电子仪器、计算机,到大批的科研人员,这些都是那个年代所不敢想象的。
所以,当韦斯教授和他的团队准备开始寻找引力波时,人类已经在技术和知识方面做好了准备。
图丨雷纳·韦斯教授及其 LIGO 团队
1975 年对于 LIGO 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因为当时韦斯教授正在从事 NASA 资助的宇宙背景辐射研究。NASA 要求组织一个宇宙学和相对论领域空间研究应用方面的委员会。正是在这个委员会中,韦斯教授结识了来自加州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基普·索恩(Kip Thorne)。
当时,基普·索恩教授已经在加州理工学院建立了一个顶尖的引力理论研究团队,并已开始着手建立引力实验研究组。于是两人摊开一大张纸,在上面写下了新的引力研究组能做的一切实验,并相互介绍了两所学校的最新研究进展。韦斯教授和索恩教授当即表示很有兴趣合作。这次谈话后,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正式联手,这就是后来的 LIGO。
图丨雷纳·韦斯教授和基普·索恩教授共同出席首次发现引力波的新闻发布会
其实从第一次发现引力波事件开始,LIGO 就被看作是争夺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夺标大热门,但最终与去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失之交臂。2017 年 3 月 7 日,作为 LIGO 三位创始人之一的罗纳德·德雷福教授(Ronald W.P. Drever)与世长辞,没能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拿下科学界的最高奖项。
今年,当 LIGO 年事已高的两位创始人终于拿下诺贝尔物理学奖时,雷纳·韦斯教授的一句话可能最能代表 LIGO 研究团队的心声:“我感到一种巨大的解脱和喜悦,但其实更多是解脱。一直以来,有一只猴子坐在我的肩上长达 40 年,它一直在我耳边唠叨,说:‘嗯,这真的能够成功吗?你已经把一大堆人拉了进来,但如果它是错误的呢?’ 突然,这只猴子跳开了,这实在是巨大的解脱。”
1901 年-2016 年最受欢迎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生于:1879 年 3 月 14 日,德国乌尔姆
卒于:1955 年 4 月 18 日,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
获奖时的工作地:凯撒-威尔海姆研究所物理研究院(现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德国柏林
获奖评语:表彰他“对理论物理学做出的贡献,尤其是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
研究领域:理论物理
获奖情况:单独获奖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于奖项宣布一年后,即 1922 年,拿到了诺贝尔奖。
生平
爱因斯坦在慕尼黑长大,在那里他的父亲成立了一家电机工程公司。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毕业后,爱因斯坦进入了伯尔尼专利局工作,在此期间他发表了一系列在物理学领域具有前瞻性的文章。
后来他相继受聘于伯尔尼、苏黎世和布拉格大学,1914 年起进入柏林大学工作。纳粹党攫取德国政权后,爱因斯坦移民到了美国,受雇于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高等研究院。爱因斯坦有过两段婚姻,在第一段婚姻中有三个孩子。
科学成就
当时科学家发现,当金属电极暴露于光线下时有助于金属电极间产生电火花。要产生这种“光电效应”,光必须高于某特定频率。然而,根据当时的物理理论,光的强度才是重要因素。1905 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几篇划时代的论文,在其中一篇中,爱因斯坦提出光由光量子组成——光量子的能量与其所组成的光的频率有关。只有当一个光量子的频率达到一定阈值时才能激发一个电子。
尼尔斯·亨里克·达维德·玻尔
(Niels Henrik David Bohr)
生于:1885 年 10 月 7 日,丹麦哥本哈根
卒于:1962 年 11 月 18 日,丹麦哥本哈根
获奖时的工作地:哥本哈根大学,丹麦哥本哈根
获奖评语:表彰他“对原子结构以及从原子发射出的辐射的研究”。
研究领域:理论核物理
获奖情况:单独获奖
科学成就
19 世纪末出现了关于电子和辐射的一系列研究,科学家们建立了不同的原子结构模型。1913 年,波尔根据量子理论提出了氢原子的结构模型,他认为,原子能量如果要发生改变,只能在不同定态间以跃迁的方式进行。电子会按照特定轨道围绕原子核运动。当电子跃迁到低能级轨道时,就会激发出光子。波尔的理论解释了为什么原子只有在特定波长照射下才能发射光子。
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
(Marie Curie, née Sklodowska)
生于:1867 年 11 月 7 日,俄罗斯帝国(现波兰)华沙
卒于:1934 年 7 月 4 日,法国萨朗什
获奖评语:以表彰他们“研究贝克勒尔教授发现的电离辐射现象时做的非凡工作”。
研究领域:核物理
获奖情况:与其他三人共同获奖
生平
玛丽?斯克沃多夫斯卡出生于波兰华沙一个非常注重教育的教师之家。为了继续她的学业,她移居法国并在那里遇到了皮埃尔?居里。后来他成为了她的丈夫,也成为了她在放射领域中的研究伙伴。居里夫妇于 1903 年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不幸的是,居里夫人在 1906 年失去了她的丈夫,但她没有停下他们的研究工作,并再次获得诺贝尔奖。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居里夫人成立了移动 X 射线小组以支持战地医院的工作。居里夫人的女儿伊雷娜也同她的丈夫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一起获得过诺贝尔化学奖。
科学成就
1903 年获奖:受 1896 年贝克勒尔发现的电离辐射现象的激励,玛丽和皮埃尔居里决定进一步研究这一现象。他们为了获得放射信号,对很多物质和元素进行了实验。他们发现沥青铀矿比纯铀的放射性更强,因此其中应该含有其他放射性物质。从沥青铀矿中他们提取出了两种以前未知的元素——钋和镭——它们的放射性都强于铀。
1911 年获奖:在居里夫妇首次发现放射性元素钋和镭以后,居里夫人对他们的性质做了更深入的研究。1910 年她成功地分离出镭,从而证明了镭的存在,从此再无质疑之声。她还对了镭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做了报道。放射性物质作为放射源,在科学实验领域和癌症治疗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詹姆斯·查德威克
(James Chadwick)
生于:1891 年 10 月 20 日,英国曼彻斯特
卒于:1974 年 7 月 24 日,英国剑桥
获奖时的工作地:利物浦大学,英国利物浦
获奖评语:表彰他“发现了中子”
研究领域:核物理
获奖情况:单独获奖
科学成就
1930 年当海波特·贝克和瓦尔特·博特将阿尔法粒子(氦原子核)接触铍时,观察到了高能的穿透性的辐射现象。当时一个假说认为这是一个具有高能量的电磁辐射。然而 1932 年,詹姆斯·查德威克证明阿尔法粒子中含有一个和质子质量相当的中性粒子。更早时期欧内斯特·卢瑟福也认为这种粒子的存在,这种粒子就是现在已经被证实的中子。
约瑟夫·约翰·汤姆孙
(Joseph John Thomson)
生于:1856 年 12 月 18 日,英国曼彻斯特附近的奇塔姆山
卒于:1940 年 8 月 30 日,英国剑桥
获奖时的工作地:剑桥大学,英国剑桥
获奖评语:表彰他“在电子导电方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研究领域:原子物理
获奖情况:单独获奖
1830 年首次出现了一种观点,认为电是通过原子中存在的微粒进行传导。1890 年,约瑟夫·汤姆孙爵士利用气体环境下带电粒子成功测定了电子质量。1897 年,他证明了阴极射线(将两片金属电极置于低压气体环境的玻璃管中,其上加载电压,就有射线产生)含有电子,从而能够导电。他同时指出电子是原子的一部分。
埃尔温·薛定谔
(Erwin Schr?dinger)
生于:1887 年 8 月 12 日,奥地利维也纳
卒于:1961 年 1 月 4 日,奥地利维也纳
获奖时的工作地:柏林大学,德国柏林
获奖评语:表彰他“在原子理论中很有用的新形式的发现”。
研究领域:量子力学
获奖情况:与另一人共同获奖
科学成就
在波尔的原子理论中,当电子从一个原子轨道跃迁到另一轨道时,就会吸收或发射特定波长的光。这一理论能够很好的描述氢原子的光谱特征。但是要想描述更复杂的原子和分子,则需要进行修正。以物质(比如电子)同时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为前提,1926 年薛定谔给出了著名的薛定谔方程,从而能够正确描述波函数的量子行为。
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
(Robert Andrews Millikan)
生于:1868 年 3 月 22 日,美国伊利诺伊州莫里森
卒于:1953 年 12 月 19 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马利诺
获奖时的工作地: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帕萨迪纳,美国加州
获奖评语:表彰他“在基本电荷和光电效应中做的工作”。
研究领域:电磁效应,粒子物理
获奖情况:单独获奖
科学成就
19 世纪 90 年代,电子理论的传播使得电子的概念被大家接受。1910 年密立根成功的精确证明了电荷量的值。他通过平衡重力与电场力,将油滴悬浮于两片金属电极之间。通过对许多油滴进行实验后,密立根证明了它们的电荷总是一个确定值的倍数,因此认定这个确定值就是电荷值。
维尔纳·卡尔·海森堡
(Werner Karl Heisenberg)
生于:1901 年 12 月 5 日,德国维尔茨堡
卒于:1976 年 2 月 1 日,德国慕尼黑
获奖时的工作地:莱比锡大学,德国莱比锡
获奖评语:表彰他“创立了量子力学以及由此促进的氢的同素异形体的发现”。
获奖情况:单独获奖
科学成就
在波尔的原子理论中,当电子在原子核的轨道间发生跃迁时就会吸收或者放出特定波长的能量。这一理论很好的描述了氢原子的光谱。但是要描述更复杂的原子和分子,则需要做出修订。
1925 年,维尔纳·海森堡基于矩阵法给出了一种量子模型。1927 年,他提出了“不确定性原理”,即一个运动粒子的位置和速度不能被同时确定。
威廉·康拉德·伦琴
(Wilhelm Conrad R?ntgen)
生于:1845 年 3 月 27 日,普鲁士伦内普(现德国雷姆沙伊德)
卒于:1923 年 2 月 10 日,德国慕尼黑
获奖时的工作地:慕尼黑大学,德国慕尼黑
获奖评语:表彰其“发现了具有非凡意义的射线并在其中做出了杰出工作,这种新射线定名为伦琴射线”。
研究领域:原子物理,X射线
获奖情况:单独获奖
生平
伦琴生于德国伦内普,长于荷兰。他于苏黎世联邦理工血压毕业并在那里得到了物理学博士学位。为了继续他的研究,伦琴先后在斯特拉斯堡、吉森、维尔茨堡的大学工作。在维尔茨堡他获得了诺贝尔奖。1900 年,伦琴到了慕尼黑大学并在那里度过了他的余生,尽管他有计划要移民到美国。1872 年他与贝塔?路德维希结婚。后来他们收养了贝塔兄弟的孩子。
科学成就
1895 年,伦琴把电极加载到两个置于真空玻璃管中的金属片上,用于研究阴极辐射。虽然装置被覆盖住,他还是观察到当光敏板靠近时,其上有微弱的光出现。通过进一步试验,他证实了这一现象是一种尚未为人所知的具有穿透性的射线产生的。后来X射线成为了物理研究和人体检查中的有力工具。
马克斯·卡尔·恩斯特·路德维希·普朗克
(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
生于:1858 年 4 月 23 日,石勒苏益格基尔(现属德国)
卒于:1947 年 10 月 4 日,德国哥廷根
获奖时的工作地:柏林大学,德国柏林
获奖理由:表彰他“因发现能量量子而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研究领域:量子力学
获奖情况:单独获奖
当一个黑体被加热时,照射到黑体表面的电磁辐射就会被黑体吸收并转化为热辐射,其光谱特征仅与黑体温度有关而与其材质无关。然而用当时已知的物理定律计算热辐射会得出无意义的结果:在高频区的热辐射能量会趋于无穷大。马克斯?普朗克在 1900 年通过引入量子这一理论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即,任一振子的辐射能量大小跟一个常量有关,后人将这个常量命名为普朗克常数。
该榜单来自诺贝尔奖官网:http://www.nobelprize.org
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那些事儿
1895 年 11 月 27 日,诺贝尔在其遗嘱中写道,诺贝尔物理学奖应颁发给“在物理学界做出了最杰出发明或发现的人”。接下来,就让我们了解一下从 1901 年到 2016 年关于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那些事儿。
◆ 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数量
从 1901 年至今,共颁发了 110 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中有六年没有颁发,分别是 1916,1931,1934,1940,1941 和 1942 年。
独享和共享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47 次诺贝尔物理学奖由一位获奖者独享;
32 次由两位获奖者共享;
31 次由三位获奖者共享;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还是可以在诺贝尔委员会章程中找到答案:“若有两个被提名者的工作都同样出色难分伯仲,那奖金就可以由他俩平分。如果获奖成果是由两到三人共同完成的,那奖金就应授予项目共同完成人。但诺奖不能由超过三个人共享。”
◆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奖人数
图丨1956、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约翰?巴丁
1901-2016 年间,诺贝尔物理学奖共授予了 204 人次。其中约翰?巴丁(John Bardeen,如上图)是唯一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人,因此实际上有 203 人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
◆ 诺贝尔获奖者的生日
有心细的人统计了获奖者的生日,发现出现最多的两个日子是 5 月 21 日和 2 月 28 日。
◆ 平均年龄
1901 年到 2016 年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平均年龄为 55 岁。
◆ 最年轻的物理学奖获得者
图丨1915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劳伦斯?布拉格
至今为止,最年轻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是当时年仅 25 岁的劳伦斯?布拉格(Lawrence Bragg)。他于 1915 年和他的父亲一同获得该奖项。
◆ 最年长的物理学奖获得者
图丨2002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小雷蒙德?戴维斯
最年长的获奖者是小雷蒙德?戴维斯(Raymond Davis Jr.),在 2002 年获奖时他已经 88 岁高龄了。
◆ 女性获奖者
图丨居里夫人
在所有获奖者中,仅有两名为女性,她们是:
1903 年的物理奖得主玛丽?居里(Marie Curie )(大名鼎鼎的居里夫人,她还于 1911 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1963 年的物理奖得主玛丽亚?格佩特-梅耶(Maria Goeppert-Mayer )。
图丨1963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玛丽亚?格佩特-梅耶
◆ 多次获奖的大牛
约翰?巴丁(John Bardeen)是唯一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人。玛丽?居里(Marie Curie)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一次是物理学奖,另一次是化学奖。
◆ 被追授的物理学奖获得者
在物理学奖的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过追授已逝者的情况。1974 年开始,诺贝尔委员会章程规定,诺贝尔奖不颁给已过世的人,除非获奖者是在奖项宣布以后过世的。1974 年以前,仅有两位逝者被追授了诺贝尔奖:他们是达格?哈马舍尔德(DagHammarskj?ld )(1961 年获诺贝尔和平奖)和埃里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特 (ErikAxel Karlfeldt)(1931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 开挂的一家人
夫妻档:
图丨居里一家
玛丽·居里和丈夫皮埃尔·居里(Marie Curie and Pierre Curie)于1903年共同获得物理学奖。玛丽?居里于1911年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他们的大女儿伊雷娜·约里奥-居里(IrèneJ oliot-Curie ),及其丈夫弗雷德里克·约里奥( Frédéric Joliot)获得193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父子档:(以下均为物理学奖获得者)
布拉格父子:威廉·亨利·布拉格(William Bragg)与威廉·劳伦斯·布拉格(Lawrence Bragg)于 1915 年获奖;
波尔父子: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与奥格·玻尔(AageN. Bohr)分别于1922年和1975年获奖;
西格巴恩父子:曼内·西格巴恩(Manne Siegbahn)与凯·西格巴恩(Kai M.Siegbahn)分别于1924年和1981年获奖;
汤姆森父子:约瑟夫·汤姆森(J. J. Thomson)与乔治·佩吉特汤姆森(George Paget Thomson)分别于1906年和1937年获奖。
◆ 物理学奖获奖者的研究领域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的研究领域大多集中在粒子物理学。有 34 位获奖者因为在这一领域的杰出贡献获得奖项。
◆ 物理学奖金质奖章
物理学奖章由瑞典雕刻家埃里克?林德贝格(Erik Lindberg)设计,其上刻绘着一幅美丽的场景:女神伊希斯从云中浮现,手中握着象征丰饶的羊角,一位科学天才正轻轻揭开女神的面纱,露出了她冷峻的面容。
-End-
科技英语直播上线 | 跟着《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每天学习科技英语!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小鹅通直播间
- 北京大学2017“网络新青年候选人” | 元火动漫社新媒体刊物团队
- 一次涂抹,三个月泳镜不起雾!!博士团队研究发明新产品
- 吴亦凡终于回应退出韩国团队的真实原因,网友:没想到韩国娱
- 60个创客团队获奖192万元
- 【博雅】牛逼团队一定有的七个特征
- 医院:没有完美个人,要有完美团队
- 昌吉市公布一批优秀人才(团队),有你认识的吗?
- 徐小平:士为己者死,才是团队的最高境界
- 《冰雪奇缘》台州站 | 大型励志魔幻儿童剧?中外顶尖团队联手打造
- 丨恒远推荐丨西游记团队中需要裁掉一个人,你会裁掉谁?答案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