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伟文 | 从哲学化的科学到可接受的科学(四)
作者 段伟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责编 许嘉芩 刘愈
◆ ◆ ◆ ◆ ◆
四面向科技时代的慎思与审度
科学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几乎与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建制化同步。从民初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历经诸多嬗变曲折,科学的客观性、自主性及其作为普遍知识和社会变革力量的基本形象终于得到承认。二十世纪八、九十代,随着科学哲学及与之相关的科学史与科学社会学的引入,科学不再被简单地视为正确的知识体系以及哲学原理的例证或其新范畴的来源;科学所具有的普遍性曾经使中国的科学哲学在突破思想壁垒的过程中较为便利地取得了旨趣的合法性,但中国的科学哲学家们很快把对普遍性的寻求纳入到根植于本土知识与文化需求的“从中国走向世界的哲学的长征”之中。中国本土文化对经世致用的追求,加上马克思主义将改造世界置于优先地位的实践旨趣,使中国的科学哲学与科技哲学不仅关注认识论层面的科学合理性及其辩护,且从一开始就将科学视为一套特定的方法论和一种社会建制化的人类活动,将科学纳入由思想革命到社会变迁的实践场域,致力于追问近、现代科学的社会运行机制和中国科技落后的历史文化根源。在此过程中,后实证主义、科学知识社会学、社会批判理论以及欧陆哲学对现代性的反思相继引入,尽管存在着观念脉络与现实语境上的落差,对科学合理性更精致的辩护和更深刻的质疑成为学界译介与论辩的焦点。
在国际科学哲学界,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科学大战”中导致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对立的基础主义的标准科学观逐渐被超越,吉尔、卡特赖特、基切尔、海伦.朗基洛、富勒等科学哲学家开始重新思考科学的要素与边界,使一般科学哲学的反思重心日益转向社会认识论、实验建构论、能动者实在论等科学活动的实践层面,将科学活动的目标从探寻价值无涉的客观真理重置为对有意义的真理的追求。同时,在当代科学论研究中,默顿范式和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分立也通过对后学院科学、后常规科学等“真科学”的关注而消解,科学后果的不确定性、科学的价值选择以及科学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等成为核心议题。出于对实践的关照,这两个领域的研究的目标逐渐契合于在科技时代的复杂与境中对科学的权衡与审度:从对科学的客观性、实在性的辩护或质疑等理论性的辨析转向对科学的知识的可靠性和社会稳健性((socially robustness)的实践性考量。
1. 科学活动论的时代观照与人本旨趣
有价值的思想往往是对其时代所必须应对的问题长期而深入的省思。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的科学哲学重新起步,当时流行的教科书与词典皆将科学界定为“知识体系”,并由此简单地将“科学”等同于“客观真理”和“正确的知识”、将“科学的”等同于“正确的”且有“必然性”之意味。在整个现代性与境中,这种科学观是常识的或标准的科学观,多少带有实证主义、进步主义、理性主义乃至科学主义的色彩。新时期之初,在走出科学泛政治化的过程中,这种科学观实际上是以恢复常识的方式重新引入的。此前,科学被误读为社会意识,甚至具有阶级性,来自西方的科学因之一度成为批判的对象。科学作为真理性知识体系这一常识性的“标准科学观”之所以得以接受,源于当时的历史契机:一方面,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中科院理论组引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将科学界定为“直接生产力”,进而证明“科学是生产力”,科学因而在随后必须迈向的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了合法性;另一方面,在真理标准大讨论中,科学的实证方法及其证据最为显著地体现了实践标准的有效性、权威性乃至唯一性,具有合理性的科学扮演了思想解放的最佳突破口的角色。【1】
常识的或标准的科学观的接受与引入(或恢复与再引入)固然有其进步意义,但由此形成的“科学化的哲学”亦有其难以超越的理论困境。从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来讲,被赋予了首要的合法性(“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与明证的合理性的科学似乎带来了某种逆转——从用“哲学”来指导科学转向以科学规范哲学,“科学化的哲学”顺理成章地成为一时之潮流。这与逻辑实证主义者初创科学哲学时所主张的“科学的哲学”与统一科学运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1977年3月召开的自然辩证法座谈会上,以哲学范畴批判科学假说和“理科大批判”受到质疑,曾经作为一般哲学原理的自然科学例证的自然辩证法研究转身成为新时期哲学科学化的前锋与典范,它以科学(特别是新老三论等可将研究对象从自然延伸到社会的理论)的结论为基础,试图为社会和科学的发展找到一种科学的或工程的指导理论。其基本理路是:先从科学中概括出概念化的世界图景,再将其扩展为一套本体论与认识论的范畴与原则体系。作为启示法,这种研究进路对于知识的迁移与拓展具有一定的意义,如系统科学与复杂性科学对贯通自然与人类社会的整体性认识不乏有价值的探讨。但这种综合性的跨学科研究往往缺乏严格的理论桥接规范和实践连接规则,因而有其内在的理论局限性:一方面,将科学的概念、范畴和原则“提升”到哲学层面,必然伴随各种附会、误置与含混,由此拼凑出的体系难免简单化和不完备——即便从知识体系上来讲,也只能权做压缩饼干式的知识套餐;另一方面,若以哲学概括出来的本体论与认识论范畴及原则反过来规范科学,科学难免再次沦为哲学的材料与注脚,乃至陷入哲学指导科学的教条主义窠臼。
睽违三十年后,产生于不同时期的科学哲学观念及其他关于科学或科技的二阶研究同时引入,其思想谱系所展示的竞争性与多元性对独断论与教条主义产生了有力的冲击,进而开启了从“科学化的哲学”到“关于科学的哲学”乃至“关于科技的哲学”的嬗变。批判理性主义和历史主义等学说在迟到的传播中再次展露锋芒:波普尔的知识论和证伪主义、库恩的范式转换与历史主义、拉卡托斯的“怎么都行”式的多元主义……这些思想及其交锋表明,独断论的真理观正在被各种更深层次地反映“科学实际”的真理观所取代。【2】在集体著作《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述评》(1984)的绪论中,舒炜光强调:“无论一个哲学家的哲学思想或者一个哲学派别的哲学思想,都不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的圆圈……不同哲学派别交织成一个科学哲学思想流动网。这是一个正在编织之中而无完工之日的思想流动网。” 在【3】《科学方法和科学动力学——现代科学哲学概述》(1984)的《跋》中,邱仁宗认为,现代科学哲学“代表着人们对科学的性质、方法、发展规律——或简言之科学观认识的一串圆圈”;对科学哲学的评价,要用科学发展的客观实际去检验,而不能以我们所理解的一些原则为标准。 【4】
在突破教条主义和超越“科学化的哲学”之后,科学哲学及相关研究的再语境化聚焦于通过选择性的再造重建新的面向中国科学与社会实际的科学观;重启的后发现代化对追赶式发展与驾驭科学与创新之亟需,使中国学者对科学方法论与科学的社会运行更为关注。
首先,主张科学的本质在于方法,强调科学方法论研究的重要性。对此,刘大椿指出:“当代科学革命和社会发展在哲学的探寻形式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就认识论研究而言,哲学家们不再拘泥于对一般认识要素的抽象分析,转而从成功的科学认识实践中抽象出一般的认识论、方法论原理。他们的提问方式是:‘人类的知识是怎样发展的?’这意味着当代哲学反思的兴奋中心已经转向方法、特别是科学方法。……科学的本质与其说在于它的对象,毋宁说在于它的方法。……方法论研究正是今天典型的哲学反思,其实质是科学认识自觉其为科学认识。”【5】在此再语境化过程中,以认识论为基调的科学哲学出现了方法论化的倾向——对真理的追求不在于占有真理,而在于掌握达到真理的方法;盖因当时引入科学哲学的目的是寻求人类知识(特别是科学)发展的规律,以更好地驾驭科学。在中国的后发现代化进程中,诸多伪科学事件一再表明,公众科学观层面的主要缺失恰在于挥之不去的独断论的真理观与科学观——简单地将科学等同于正确的知识、将具体的科学结论真理化、教条化,而未能意识到科学的客观真理性源于科学方法的运用。选择科学方法论为切入点,既能为科学的客观真理性进行有力的辩护,又可力避具体科学结论的教条化倾向。
其次,追问科学的历史及其社会运行机制,寻求科技加速发展之路。在影响深远的走向未来丛书中,李醒民的《激动人心的年代》与刘青峰的《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等思想飞扬的著述对此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前者对现代物理学革命进行了历史与哲学考察,后者则试图揭示近代科学未在中国产生之谜。在西方为科学难以驾驭而忧虑时,中国人则在为如何使科技“飞速发展”而苦恼,这使得中国以其独特的关注汇入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的对科学反省的潮流之中——不单科学哲学,科学哲学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等以科学本身为对象的学科在世界和中国均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恰如刘青峰所言:“一个新的历史关头已经来临:人类不仅应该用科学的光芒照亮自然界,还应用它来照亮社会,照亮科学本身,照亮科学发展的道路以及那长期隐藏在历史阴影中的科学和文化背景之间内在的联系。”【6】
对科学方法论与科学的社会运行的关注充分反映了中国学者的实践旨趣,科学活动论即对此旨趣的概观与提升。1985年,受到贝尔纳对科学的系列特征的论述(“一种建制”、“一种方法”、“一种累积知识的传统”等)的启发,刘大椿提出:“科学不但有知识的意思,还有作为一种活动的意义。如果把科学看作一种重要的人类活动,自然而然地,就可以既探讨这种活动的结果与导致结果的过程,又可以探讨这种活动与其他人类活动的关系。一旦贯彻这种活动的观点,对科学作认识论的分析与心理学、社会学的分析就统一起来了。”【7】在今天看来,倡导科学活动论的意义不在于研究纲领或学派的确立,而在于它所勾勒的开放性的实践架构为科学哲学乃至科技哲学的再语境化与本土建构划定了论域——不再仅仅将科学视为一种客观知识体系,而将其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活动加以探讨。立足科学活动论这一整合性视角,科学活动中的辩护与发现、事实与价值、认知过程与社会运行(内史与外史)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等不再相互分立,很自然地具有了实践关联性。实践旨趣使科学活动论倾向于视科学方法为科学活动的灵魂,同时也将科学或科技的社会及价值向度置于科学的哲学分析的重心。科学活动论主张,以“活动”为核心,同时考虑到“科学活动的内在方面”和“它与其他人类活动的关系及其在整个人类活动中的地位”。 【8】
2. 互补方法论与对比典范的权衡
如果说“科学的本质在于方法”或“科学方法是科学活动的灵魂”,科学方法论无疑成为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等以科学认识为对象的二阶研究的出发点。科学方法论是对科学认识本身的认识,它力图阐明科学探索过程中涉及的观察、理论、发现与辩护等诸要素的意义,从逻辑、心理学、社会学等各个层面对科学活动加以剖析,更重要的是对科学研究所遵循的本体论预设、纲领与规范、传统与风格予以概观。从研究者的初衷来看,自然希望通过科学方法论的研究为科学活动建立一套一般性的方法与工具系统。但与所有概括性和一般性研究一样,视角的选取与抽象过程中简化决定了方法论讨论固有的片面性,各种构造整全的科学方法论体系的努力本身注定难以成功。从方法即道路这一本义来看,世界上没有一条可以通向所有地方的道路,即使是向一个目的前进也会有不同的道路,换言之,方法本身并非预先给予的,而是选择的结果——既可以在对现有方法加以比较的基础上加以选择与综合,也可以在现有方法之外开拓新的进路。因此,科学方法论研究的元方法不是构建一个程式化的方法系统大全,而是在方法之间做出比较或另辟蹊径,即方法论研究最终要超越体系构建而走向比较方法论研究。
当科学哲学在不同时期产生的各种学说以科学哲学史的形式引入中国时,习惯了思想同质化的中国学者从这些思想标本中获得的最深刻的印象是观念之间的巨大差异与对立。通过对科学方法论的比较研究,刘大椿发现,“从不同的视角出发,难以避免地会提出内容或形式恰好相反(互斥)的方法论思想或体系”,但不管这些互斥的方法论如何对立,它们之间却可能存在着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他将这种“重要的有关方法论的宏观规律”称之为“互补方法论”,即“在多重视角下,互斥的方法论思想或体系之间会呈现出某种互补性”。【9】
互补方法论是在对各种科学方法论(包括西方科学哲学各流派的学说)加以比较和总体考察的基础上提出的多重视角下的方法论。如果说科学活动论确立了对科学加以审度的对象——科学活动,即以科学的社会建制的运行及其与其他社会建制的互动,那么互补方法论则为对科学活动的“审度”提供了基本的方法论。当然,需要略加辨析的是:作为科学活动的方法论的互补方法论与作为对科学活动进行哲学反思的方法论的互补方法论还是有所不同的。
作为科学活动的方法论的互补方法论是启示性的。实际上,在科学哲学的研究中,对科学认识论、方法论乃至社会学的研究,都难免是某种理想类型,科学活动的主体可以据其实际需要而与这些理想类型产生选择性的共鸣。如果把科学方法和方法论比作工具的话,大多数科学家的工具箱里存放的科学方法和方法论往往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性和随意性。从互补方法论源于比较方法论这一理论反思与建构过程可以看到,正是由于作为元方法的“比较”本身就具有多元与包容的理念,促使其以开放的态度对各种方法论思想加以互补性的理解:“科学方法论与科学活动本身一样,是历史的,永远不会停留在某一水平上。恰当的态度是:善于学习已有的科学方法和方法论思想,但决不要把任何一种方法和方法论思想绝对化;尽管它都有一定的作用,毕竟又有一定的范围和局限性。它们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具有互补效应。”【10】
作为对科学活动进行哲学反思的方法论的互补方法论则是规范性的。实际上,互补方法论所讨论的大多数方法论思想都主要是对科学活动的哲学反思的对象,如机械观与系统观、还原论与整体论、科学的合理性及其标准问题、辩护与发现、程式化的努力与反对方法、认识论问题及其社会学化、西方科学传统与中国有机论哲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等。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往往会出现截然不同的互斥的立场,其“出路”在于不但正视其互斥性、而且发现其互补性。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互补方法论为审度提供了一种基本的思想规范或方法:“应当怎样对科学进行哲学反思?恰当的态度是审度。这不是折中主义,而是整合对立观点。”【11】而如何整合对立的观点显然是一个充满开放性和创造性的过程,无法通过单纯的辩护与批判而实现。
这种规范性的互补方法论所体现的实质上就是所谓“审度”的取向。从活动论的角度来看,审度是为了找“出路”。何谓“出路”?如果面对一个问题有多种类似的解决方案,人们可以通过反复推敲选择较优的方案。如果一个问题有多种有利有弊的解决方案,人们可以通过权衡利弊做出抉择。费耶阿本德的“反规则”与“反对方法”的观点给科学哲学最重要的启发就是“一切方法论都有其局限性”。这也就是审度所面临的情况,对于一个问题,现有的方案相互冲突并都存在明显缺陷,单纯的辩护与批判只能陷入高度的对立与停滞不前,此时就需要审时度势,在差异与对立之外寻求互补的可能,在整合对立的方案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寻找“出路”。概言之,超越对立的观点、立场与方案以探究问题之“出路”的过程就是审度,而审度的方法论基础则为互补方法论。
互补方法论并不是一种孤立的思想,几乎同一时期,台湾学者沈清松提出的科学新典范——“对比典范”在思想形态上与之具有高度的家族相似性。它们不仅在观念上都强调超越对立与差异之上的互补,更重要的是,两者不约而同地将中国哲学视为观念的整合、反省与创造的思想根源,以探寻科学演进的新“出路”。透过对诸多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语境下出现的各种理论的对比分析,沈清松将各种“成套的对比因素”纳入其关注的焦点:理论层面的连续性和不连续性、系统和主体、实在本身和构成实在、逻辑与历史等对比;实践层面的传统与现代、本土化与西化、协调与宰制、无意识的决定与有意识的努力等对比;在更高层次,理论与实践也自成对比。他指出,其所主张的对比典范之要义在于“不将这些对立元弃于二元对立的情境,却要在尊重其差异的同时发现其深层的互补性”;所谓的“对比”是在差异与互补、连续与断裂、采取距离与共同隶属之间的相互辩证,它们构成了科学与社会的结构与动力;作为对结构主义和黑格尔辩证法的超越的对比典范既强调结构与系统的逻辑性,也强调历史性,而在历史运动中, 既重视其中的否定力量,也强调其中的积极力量。【12】
究其根源,对比典范与互补方法论的共通之处源于其共有的中国哲学与文化旨趣。沈清松指出,中国人应可以基于中国哲学的观念泉源,因应当代思潮的挑战,为科学探索提供一个新的典范。他认为,对比的智慧即源于中国哲学。在表现阴阳思想的太极图中,阴与阳的差异与互补就体现了“结构的对比”,如果将其置于时间中予以展开,阴阳的互动变化与消长续断可进一步构成“动态的对比”,结构的对比”与“动态的对比”亦处于一种辩证对比之中,最终导向有机的整体演进过程。由此,“对比典范”具有二元构造、互补性和开放的整体性等基本特征。【13】在刘大椿看来,强调“活动”而不强调形式化方法的观点之所以风行于中国,显然与中国传统文化讲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倾向有关,这是中国文化有可能对世界科学哲学作出贡献的一个突破口。而另一个可能的突破口则是由中国文化强调“用中”和“全体”所引申出的互补方法论。面对“西方科学哲学学派纷呈,多数好走极端,各流派之间往往争得不可开交”的局面,中国学者却能持一种宁静超然的心态,开放地为我所用,使之互补,始终保持思维的高度活跃,不断地追踪科学而开拓前行。【14】
不论是对比典范还是互补方法论,都可以从中国哲学与文化中汲取审度与通观的智慧。面对西方现代性的单一线性增长观和科学文化与人文社会文化的断裂,中国独有的“执中”与“权变”的观念尤为重要。在中国儒家等传统思想中,一开始就明确提出了“执中”与“权变”相结合的思想。何为执中之道呢?孟子曾说:“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孟子·尽心上》)因此,人的活动的惟一正确的道路是“执中有权”,这也是以互补方法论或对比典范寻找创造性“出路”的关键性策略。
“执中有权”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要拓展视野,即超越对立的视角,从多元视角和更大的整体视野通观局部与全体,由此方可“执中”;二要惟变所适,即辨时应势,在充分尊重和丰富差异性的同时,实现不同力量与不同结构的动态均衡与协调,是为“有权”。正是从“执中有权”出发,刘大椿指出,中国的科学哲学既要与科技的现实发展接口,又要提升其基础水平;既不能简单地跟随后实证主义和相对主义,也要思考科学文化与其他文化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以作出既在当前行得通、又有利于长远发展的思考。【15】类似地,沈清松则强调,鉴于过去建立在自然科学上的旧典范忽视人文与社会因素,科学的新典范虽不能忽视自然科学,但应以人文与社会科学为优先考量,应通过“充量协调”实现学科际的整合以打破传统范式主张的宰制策略,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典范则应有助于人和社会的自我了解和进步发展。【16】
3. 作为“第三条道路”的科学审度
近二十年来,面对“科技时代如何看待科学”这一时代性问题,中国科技哲学界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在科学哲学、技术哲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研究整合形成科技哲学的核心论域的基础上,科技伦理、工程哲学、产业哲学、科学实践哲学新探究等应运而生。在此背景下,刘大椿认为,在对科学理性的哲学分析与追问中,主要存在着辩护与批判两种进路,单纯的辩护和单纯的批判都是有局限的,经过辩护与批判的相互较量,发展出了一种可称之为“审度”的新取向,它主张超越单纯的辩护与批判,用多元、理性、宽容的观点来看待科学,实现“从辩护到审度”的转换。【17】
实际上,这一立场的提出也是对 “科学大战”加以反思的结果。建构论的科学知识社会学之所以能对正统的科学哲学所辩护的科学知识的客观真理性带来如此巨大的冲击,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后者的辩护将科学夸大为一种超越人的旨趣的寻求绝对真理的事业,而忽略了科学作为人类活动的本意。在正统的科学哲学对科学的辩护中,科学被视为一种由微妙或神圣的“自然议程”所确立的必然的科学。但实际上,包括物理学在内的全部科学,其研究旨趣与议程最终无一不是由人所确立的,因此,所谓科学的客观性不可能离开社会的接受而存在,理性知识的获得离不开社会群体的认识,对一项事实的探究与研究者的旨趣密不可分。反思科学的批判的维度与其说是对科学及其知识与后果的反思,不如说是对将科学所探求的客观真理绝对化的科学主义的纠偏。从现象学到批判理论以及后现代的解构主义对科学的批判之所以会走向反科学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科学的过度辩护不恰当地放大了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科学文化与人文及其其他文化之间的张力,由此导致了极端的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两极对立。
对科学的审度,就是要回到“科学的客观性”与“它被社会承认的相对性”这一原问题,寻找第三条道路以超越极端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的虚假的两极对立。正是由于这种对立的虚假性,布迪厄指出,对科学的相对主义与虚无主义的攻击并无致命之处。在他看来,人们依然可以将科学世界的实在论的观点与认识论上的实在论的观点结合起来,但其前提是同时与被誉为认识论双星的逻辑的独断主义和相对主义双双决裂——正如帕斯卡曾指出的那样,正是绝对的认知的独断主义观念导致了怀疑论的产生——相对主义论断只有在对抗独断的个人主义认识论时才显得有力,后者涉及个人与自然单独对峙的认知过程。【18】因此,突破这种虚假对立的关键是应该看到科学是一个让某种发现面世的建构——使之发生并使之公开,其所涉及的认识论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认识论。也就是说,社会与价值的因素实际上是内在于认识过程的,它们是科学认识所必需的要素而非必须加以排斥者。这样一来,历史主义与建构主义等就不一定意味着为相对主义背书,问题的关键不再是消除价值对事实的影响,而是使这种影响的性质、过程、机制与程度得到揭示与分析,让人们做出比较与抉择。而所谓科学的客观性及其事实是一种在科学的场域中被复杂地构建起来的,而且参与科学活动的主体的范围也随着科学所构建的事实的影响范围的拓展而拓展。
从科学活动论的角度来看,在科技时代科学已不再单单意味着求知,而更多地意味着行动;科学的复杂场域(学科际与主体间关联)使得信任比推演更加重要;科学后果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使得审慎比证据更为关键;在各种复杂的情境中,多元选择而不是单一的接受成为常态。有鉴于此,从辩护走向审度的可能理路是:(1)科学在本质上不是一种完全由“自然议程”所决定的“必然的科学”,而是由人们在科学活动中所形成的议程和范式所选择的“可接受的科学”。(2)科学的客观性并非价值无涉,在科学活动中,价值取向与利益权衡是不可避免的,它们的存在并不简单地意味着偏见或对客观性的侵蚀,而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以一种合理的议程使得科学本身在与价值和利益相关的与境中成为一种具有社会健壮性的知识——具有相当的可靠性且对其后果负责的知识。(3)不论具有社会健壮性的科学知识的生产,还是对科学外部的审度,要坚持多元、理性与宽容的态度,关键是如何应对观念冲突与利益冲突;对于观念冲突,近代哲学家密尔关于多种观念的充分表达最有利于达成真理的观点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对于利益冲突,罗尔斯的无知之幕的思想实验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但现实的情境,如柯林瑞奇两难(collingridge dilemma)(即一项不可逆的科技活动在决策之初因信息不足难以抉择,但在获得可做出判断的信息时其后果已不可逆转)等,无疑需要更多的实践智慧加以应对:(1)慢一点,在追求创新制高点与可持续创新之间寻找平衡;(2)多重选择,通过多种可替代方案构建具有更强的风险适应性的创新组合;(3)寻求可逆性,对具有高度风险的创新应将克服其危害的不可逆性作为必不可少的行动原则;(4)小一点,以渐进或逐步的试验取代跃进与扩张性的推进,通过经验的累积规避总体风险。
4. 基于新客观主义的可接受的科学
从科学一元论转向科学多元主义,仅仅是传统科学哲学在辩护策略上的一种防守性调整,并未能从根本上化解来自相对主义的两大挑战:“难以接近的实在的论争”(Inaccessibility of Reality Argument,IRA)和主观价值对客观事实的影响,而这两个方面的挑战都涉及到客观性这一最基本的元科学概念。其中,IRA可以追溯至近代哲学的怀疑论传统对客观性的可获得性的质疑:如果无法将主体对感知的贡献与外界经验的输入区分开来,我们何以获得独立于心灵的客体的客观属性?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伽利略、笛卡尔、波义耳等人提出了微粒论,将物质的性质划分为体现其客观属性的广延、质量、速度等第一性质和颜色、气味、味道等主体赋予客体的第二性质,并以后者不是客体自身的属性而在科学研究中竭力加以排除。这一划分导致的一个悖论是:尽管人们可以感知到物质的第二性质,它们却是不存在的,而人们一般不能直接感觉到的第一性质却成为客观的存在。在现在看来,微粒论与两种性质的划分无疑只是一种自然哲学意义上的独断的本体论预设,而不是对所谓实在本身的客观表征。
所谓客观性究竟意味着什么呢?伯特在《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中曾经指出,中世纪的世界观与近代世界观最大的差异在于:“对于中世纪的思想主流来说,人在宇宙中占据着一个比自然界更重要也更具决定性的位置,而对于近代思想主流来说,自然却占据着一个比人更独立、更具决定性和更为持久的位置”。【19】也就是说,坚持客观性就是在科学认识活动中,尽可能消除人的主观影响。由此,人所生活的真实世界不再被看作一个实体的世界,这个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原子之类的粒子的世界,这些粒子只有数学特征,按照可以完全表示为数学定律的形式运动着。【20】正是因为将科学夸大为一种超越人的旨趣的寻求绝对真理的事业,在传统的科学哲学对科学的辩护中,科学被视为一种由微妙或神圣的“自然议程”所确立的必然的科学。也正是由于这种夸大忽视了人对科学活动的影响,使得建构论的科学知识社会学一旦诉诸历史认识论和聚焦科学认识的过程及与境,就给传统科学哲学带来了难以无视的巨大冲击。
这种使世界成为一种幽灵般的存在的客观主义的问题在哪里?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客观性源于近代认识论对主体的怀疑,而且其中的认识主体是抽象的、无差别的个体。笛卡尔和康德认为,存在着一个纯粹的认识主体,能够在把握客体的同时避免一切文化扭曲或主观扭曲,而传统的科学哲学继承了这种基于对主体的怀疑的个体认识论传统,而试图诉诸一个纯粹的理想化的认识主体来建立客观性。然而,如果对客观性的本义作进一步的追问,我们将看到所谓基于纯粹认识主体的客观性本身是不可能成立的。从历史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客观性思想可以追溯至库萨的尼古拉在《有学识的无知中》提出的视角原理:要把一个视角作为一个视角来思考,在某种意义上就已经超越了它,就已经认识到了它的局限;因此,不同的视角向我们显示的东西只能是一种视角性的显现,它们不能如其所是地显示自己,而要想如其所是地显示自身,需要一种不同于视角关照下的空间——客观空间;在此,客观是与视角相对立的。【21】因此,视角实际上是不可超越的,它不仅意味着我们应该由不同主体或不同研究的视角差异而为多元主义背书,还应该看到视角本身的不可消除性决定了人只能成为有限的认知者,而不能成为无限的认知者,或者说诉诸一个理想化的或纯粹的主体来建立客观性,实际上是一种有限认知者试图扮演无限认知者的僭越。
至此,我们不妨从一般认识论出发,来看看真实的认识主体如何接受或相信某一个科学理论陈述或科学事实是真,即“某人P为什么会相信S是真的”。对此,大致有三种确证模式。【22】其一是符合论,如“Z是光头”为真,是因为它与事物的真实情况相符合——Z的确是光头。其二是融贯论,即有关事物的相关陈述之间应该自洽,它们所构成的陈述体系才可能是真的;如在刑事法庭上,原告与被告双方经常会相互指责对方的证词自相矛盾,其要义在于真的陈述必须能够自圆其说。其三是实用主义,主要主张:(1)一个想法或陈述是否为真,要看它相对于其他想法与陈述而言是不是可以证实的;(2)真理是制造出来的,与健康、财富和力量的制造类似;(3)理论是工具。虽然实用主义也讲可证实性,但更强调证实过程中主体的构造作用,即真理是如何实现的,或者说现实的一部分是如何被构造为真理的。由此,科学发现不仅是对自然无条件的反映或表征,而且是一种在具体的条件下所展开的构造性活动。
实际上,在这三种模式中,有关科学知识的辩护所面对的怀疑—辩护情境是不一样的。其中只有符合论中的怀疑—辩护情境是抽象的认知主体面对抽象的怀疑者,这种情形实际上只存在于教科书式的书写中。其基本知识接受模式是:因为任意的一个具有纯粹认知能力的主体X可以发现A,所以这个结论对于任意的具有相同能力的主体Y是可接受的。在这个过程中,所谓纯粹认识主体X实际上并不是康德意义上的为自然立法者,因为其作用只是表征自然的必然本质,其发现A即所谓必然的科学;类似地,主体Y对X的发现的接受具有某种被动的必然性,也就是说A对于X和Y而言都是必然的科学,而不是可选择和可接受的知识。由此导致的悖论是,即便真能实现所谓有限认知者试图扮演无限认知者的僭越,这种纯粹的认知主体实际上是没有认知自由而只能接受必然的科学的认知傀儡。
透过对融贯论与实用主义模式下的怀疑—辩护情境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从主体参与性的角度重新理解客观性和科学认识的真实过程,进而在超越抽象的客观性的新客观主义的视角下探讨科学的可接受性。在融贯论与实用主义模式中,主体不再是抽象的认知个体,而是具体的认知个体或群体;科学不再是必然的科学,而涉及到可接受性,即成为具体的个体或群体的可接受的科学。同时,融贯论与实用主义的模式所涉及的怀疑—辩护情境不再是抽象的,其中所涉及的质疑者是科学共同体、社会公众、特定的利益相关者、投资人、决策者、公共政策听证会等具体的个体或群体。在对科学知识的辩护对象由必然的科学转向可接受的科学的过程中,客观性的内涵也随之拓展为新客观主义。这种新客观主义的出发点是认识主体是有视角的而不是无限的,因此其科学发现不仅必然具有可错性,还必然带有不可消除的偏见,而其客观性的构建是在怀疑-辩护情境中双向展开的。换言之,接受各种怀疑,足够认真地对待一切反思的力量是新客观主义的应有之义。
如何在融贯论和实用主义的模式下消除各种怀疑者的质疑,与必然的科学意义上的客观性辩护所面对的抽象的怀疑主体不同,可接受的科学意义上的新客观主义更多地面对的是具体的怀疑者群体与个体。如果说新客观主义是某种参与的客观主义的话,其中的参与者不仅报告认知主体,也包括怀疑者群体与个体,也就是说一种科学知识够不够客观或者是否消除了偏见主要取决于能否消除各种质疑。与符合论暗示的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要么正确而完整、要么错误而完全无知的绝对认识论立场不同,不论是融贯论还是实用主义模式,所持的是一种知识通过怀疑者的接受而不断累积的一种实践认识论的立场,它既不是符合论下的独断真理论,也不会陷入什么都一样的相对主义。从新客观主义出发,我们不再立足一种无法达到的完全的客观性而剥夺世界对于人的意义和我们对知识的选择权,世界不再是幽灵一般无意义的事实,知识的发现将成为一个相关主体的主动选择的过程,主体所追求的将是可接受的科学与有意义的真理。
参考文献
刘大椿:《从中心到边缘:科学、哲学、人文之反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98-99页。
刘大椿:《科学哲学》,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77页。
舒伟光、邱仁宗主编:《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述评》(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页。
邱仁宗编著:《科学方法和科学动力学——现代科学哲学概述》(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19-220页。
刘大椿:《科学方法论:问题和趋势》,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8(3)。
刘青峰:《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第4页。
刘大椿:《从中心到边缘:科学、哲学、人文之反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4-5页。
刘大椿:《从中心到边缘:科学、哲学、人文之反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105页。
刘大椿:《互补方法论》,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前言。
刘大椿:《从中心到边缘:科学、哲学、人文之反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8页。
刘大椿、刘永谋著:《思想的攻防:另类科学哲学的兴起和演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前言。
沈清松:《沈清松自选集》,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第235页。
沈清松:《沈清松自选集》,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第221-239页。
刘大椿:《从中心到边缘:科学、哲学、人文之反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105页。
刘大椿:《从中心到边缘:科学、哲学、人文之反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115-116页。
沈清松:《沈清松自选集》,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第221-242页。
刘大椿、刘永谋著:《思想的攻防:另类科学哲学的兴起和演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前言。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科学之科学与反观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页。
埃德温.阿瑟.伯特:《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张卜天译,湖南科技出版社,2012,第3页。
同上,第260页。
卡斯滕.哈里斯:《无限与视角》,张卜天译,湖南科技出版社,2014年。第44页。
Robert Kirk. (1999). Relativism and reality: a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 Routledge. pp.20-32.
段伟文 | 化身博士
段伟文 | 作为人类有限知行体系的科学
段伟文 | 科学与真理的辩证
段伟文 | 以科学为业的动机是什么*
段伟文 | 科学观的起承转合
段伟文 | 潜在重大科研成果的正确打开方式
段伟文丨文字的荣光与知识的尊严
段伟文 | 制裁学术不端,勿忘科研自主性
段伟文 | 归真堂,真归何处
段伟文 | 民生科技亟须尊重伦理原则
段伟文 | 虚拟社会 ,“完美的罪行” ?
段伟文 | 如何理性看待科技奖励
段伟文 | 青蒿本异草 呦呦闻鹿鸣 ——青蒿素发现的方法论
段伟文 | 对技术化科学的哲学思考
段伟文 | 科技社会中的文化价值冲突
段伟文 | 当代科技伦理争论及其本质
段伟文 | 科技伦理的理论架构与论证模式
段伟文 | 科技共同体内部的伦理问题
段伟文 | 当代科技对社会伦理的冲击
段伟文 | 高科技伦理研究的兴起
段伟文 | 作为专业伦理的工程伦理
段伟文 | 新兴科技的伦理审度呼唤中国视角
段伟文 | 创新驱动发展中敛合与开放
段伟文 | 从哲学化的科学到可接受的科学(一)
段伟文 | 从哲学化的科学到可接受的科学(二)
段伟文 | 从哲学化的科学到可接受的科学(四)
- 莫慌,马哲学自有退敌之策!
- 要做到“知足常乐”,记住这两点就够了!
- 【阳裕峰心得】:股票加仓哲学,看千本股票书也学不到
- 上交所投教新打法!从百川众学到上交所微课,百家券商看过来
- 托福预备进阶班
- 【养生】秋冬干燥,想要皮肤水嫩嫩?这款滋阴补水茶,早该学到手
- 林毅夫:发展中国家可以向崛起的中国学到什么
- 一位学霸从小学到博士的77条学习感悟,总有一条击中你!
- 地理老师必读:正在转身中的地理学,从知识、科学到决策
- 来自房子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