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金融常识打破“知识的诅咒”
常读我财新专栏的读者会发现,我就“定期寿险”这个话题写过近十篇文章。我要感谢财新,宽容我就一款最本源、最简单的保险产品写这么多文章,帮我破除精算知识对我的“诅咒”。
记得多年前第一次读到“知识的诅咒”这个名词,我误以为它指的是无知的人们为无知所蒙蔽和“诅咒”。后来看到英文“The curse of knowledge”,发现它指的是有知识的人被“诅咒”了。
在潜意识里,有知识的你无法假装成一个无知的你。这一点让我“深受其苦”。我长期在境外发达保险市场工作,那里“定期寿险”非常热销。作为一名保险精算师,当我看到中国寿险业畸形的产品结构和普遍的销售误导时,巨大的中外差距让我无法假装成一个无知的我,“人生忧患识字始”,我被我的见识所“诅咒”,唯有不断发声呼吁,聊以削减心中块垒。
然而,我的保险精算知识又一次“诅咒”了我,因为我无法重构一个不懂保险的我,常会错误假设人人都和我一样能从数据中看出保险的重要性、看出“定期寿险”的好。我的专栏文章,对大众读者而言可能晦涩难懂,就在于我被我的精算知识所“诅咒”了。
“一旦我们知道了某件事,例如一段歌曲旋律,我们会发现,我们再难想象自己不知道它的情形了。我们的知识‘诅咒’了我们。我们难以轻易重造自己无知的样子以理解他人的心境,这让我们难以同他们分享我们的知识。”
举个例子,请你在桌上拍出《祝你生日快乐》的节奏,并请你的朋友猜猜你拍的是哪首歌,你认为朋友猜对的机会有多大呢?1990年,斯坦福大学的一名心理学研究生经过试验发现,我们一般认为朋友有50%的机会猜对,而试验结果显示,朋友只有2.5%的几率会猜对。
当你拍打的时候,你无法在脑中假装不知道《祝你生日快乐》的旋律,而这会夸大你觉得朋友会从你的拍击中猜对曲子的概率,这就是“知识的诅咒”。
教师,尤其是那些专业的资深教师,能轻易打破“知识的诅咒”,因为传授知识对他们而言是专业。但我们大多数人,无论是精算师与保险客户之间,管理人员与员工之间,乃至朋友、夫妻之间,也常会被“知识的诅咒”所深刻影响,所以人们才感叹“理解万岁”。
谈回我自己的例子,我是精算师,却连最简单的“定期寿险”都难以向大众讲得清晰易懂。难道越专业,就会被“诅咒”得越深吗?而在当今金融复杂的社会,不懂得如何理财,搞不懂保险、基金、财务规划的人们,其当前和未来的生活质量面临各种财务风险而不自知,知道了也不清楚如何应对,被“金融无知”(Financial Illiteracy)所“诅咒”。无论是“有知”还是“无知”,都会被深刻影响。这些问题有解吗?
解铃还须系铃人,就我看来,打破“知识的诅咒”和“金融无知的诅咒”,首先还得依靠知道“知识的诅咒”这个知识,与人沟通时,我们就会据此提醒自己要更具同理心、换位思考,用具体生动的语言和故事帮助别人理解我们希望传达的信息。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知识的诅咒”是强大的心理偏差,打破它最终还是得依靠“知行合一”这个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宝。更为重要的是要想清楚为什么要打破“知识的诅咒”。唯有强大的驱动力才有可能促使我们通过不断的刻意练习——就如同优秀教师一样——形成“换位思考”、“体察他人心境”的习惯。
第三,显而易见,沟通双方背景知识越一致、信息不对称程度越小,沟通者打破“知识的诅咒”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打破“知识的诅咒”和“金融无知的诅咒”最有效的方法或许是大力传播“金融常识”(Financial Literacy),“图难于其易”,从最容易讲明白的基础知识入手,长期努力,提升国民整体金融素养。
在金融深刻影响个人、家庭、经济和社会的时代,有效传播系统而全面的“金融常识”可以帮助金融行业打破与外界之间“知识的诅咒”,是打破“金融无知的诅咒”的前提条件,是“普惠金融”的头等大事,也应该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
▼
熟悉各类理财产品并非易事,根据自己的资金情况和理财需求做规划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日积月累的学习和实践。为了让你的理财之路更加顺畅,推荐关注私房课:聂方义金融常识分享,为你解锁理财路上的各项通关技能。
识别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免费试听课程
▼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课堂
- 颠覆!英央行承认金融科技公司有望超越传统银行
- 网信获颁“最具影响力企业奖” 金融科技创新实力再获认可
- 头条|第十届新媒体节年度盛典暨新金融新媒体新经济大会
- P2P网贷平台消费金融排行榜(名单)
- 影子银行的主动腾挪—金融行业周报
- 供应链金融知识普及
- 报价系统固收市场
- 远洋商城,房产信息推介-邯郸国际金融中心
- 宁波银行深耕普惠金融 探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点
- 聚宝珠平台喜获国家金融类和广告销售类商标注册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