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证书见证慈善走入全民
《捐赠证书见证慈善走入全民》,傻大方资讯编辑整理。我们不生产头条,我们只是社会头条新闻的搬运工!
正文开始:
吴锦泉登上感动中国人物领奖台。
各种捐赠证书。
各种捐赠证书。
各种捐赠证书。
各种捐赠证书。
清点捐赠的硬币。
骑车外出磨刀。
中国江苏网讯 窄条凳、自行车、“吊金龟”、工具篮……每天一大早,90岁的南通老人吴锦泉都会带上这些磨刀工具,骑上自行车出门。他甩着“吊金龟”叮叮当当走街串巷,听到特殊的敲击声,大家就知道磨刀老人来了。
有了顾客,老人就架起条凳,跨坐上去,躬身埋头反复打磨。磨一次不过几块钱,一天下来,最少收入十几元,最多不到一百元,这是吴老唯一的经济来源,但他却还是选择将这些辛苦钱捐出去。
吴锦泉第一笔捐赠要追溯到2008年“512”地震。听到广播说灾情,他和老伴背着一袋子硬币出门,两个多小时倒了3趟车,才进城找到募捐点。那天,他们捐出了902枚1元硬币和20张5元纸币,合计1002元。
从此,老人的捐献就没有停下来:2009年1月,为残疾儿童捐款1316元;2010年4月,向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1000元;2010年8月,为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区捐款3000元;2013年4月,为四川雅安地震灾区捐款500元;2014年8月,为云南昭通地震灾区捐款1213元;2016年6月,向盐城阜宁等龙卷风灾害地区捐款1091.5元。
五毛一块地挣,成百上千地捐。一次次爱心,记录在一张张捐赠证书上。累计至今,这位可敬老人已捐出逾10万元。
吴锦泉生活并不富足,至今还住瓦房、烧土灶,收音机是家里唯一电器。这样清贫度日的老人,一次次毫不犹豫地将自己辛苦挣来的钱捐献出来,甚至连政府奖励的慰问金他都捐了。“我一个人,花不了多少钱,能存下来多少,就捐多少。”吴锦泉记得自己是1959年8月8日入党的,他说:“党号召我做好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就一直记在心里。”
此次“江苏最美家庭档案”征集,征得多套来自普通人热爱慈善的家庭档案。一摞摞捐赠证明、荣誉证书见证了慈善走入全民、志愿精神深入人心,也垒起了江苏人改革开放的精神高地。
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施行。1999年,扬州市民梁国栋从部队转业到扬州市邗江区法院。自2000年5月22日首次参加法院组织的无偿献血后,他就一直坚持至今。19年来,每次接到扬州市中心血站来电,梁国栋都毫不犹豫赶到为病人捐血、捐献血小板,农历除夕也不例外。迄今,他已捐献78次,累计折合献血量达10多万毫升。2003年,梁国栋还成为扬州市第一批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为何连续无偿献血这么久?梁国栋有些腼腆地说:“习惯了,利人利己吧。”多年献血,换来37张鲜红的无偿献血证,满满当当摆了一桌子,也是他给予陌生人善意的最好证明。“虽然献了这么多次血,每次看到血站发来短信说:‘经过检验,你献的血合格,将会用到患者救治当中’,我一直都还蛮感动的。”
梁国栋希望以自己的善行,带动更多身边人加入无偿献血行列。在吴锦泉故事感召下,南通“锦泉一元爱心社”“磨刀老人”微公益基金成立,吸引爱心人士和企业家纷纷捐赠,帮扶困难群众近千人次。“磨刀老人”也被注册为江苏省首个公益商标。
磨刀、捐款,成为“名人”后,吴老的日子简单如初。只是现在,磨一把刀4元钱,知道他在做善事,5元、10元,大家总会多给一些。老人总是会细心记录下好心人的姓名地址,捐款时请慈善机构工作人员开出票据。他说,想到自己是在做好事,就一点都不感到累,要“活到老,磨刀到老”。 本报通讯员 陈国瑞
本报记者 陈月飞 文/摄
- 女子去世后捐赠器官 却把癌症传染给受赠者致3人死亡
- 固城湖螃蟹节见证生态魅力
- 连续25年拍摄陆家嘴 他用8万张照片见证奇迹
- 中俄友谊的见证——记“海洋”全俄儿童中心
- 卡车见证中俄合作
- 滴滴已向郑州慈善总会捐赠百万 用于水上救援队更新设备
- 河南省图书馆向哈密捐赠图书3000余册
- 新加坡福建籍侨领谢全辉去世 生前捐赠家乡逾千万
- 衡水市图书馆举办图书社会捐赠活动
- 燕郊中行:患病老人出行难 上门见证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