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毕卡斯:一线姻缘牵引,情定江苏沃土

欢迎您来到傻大方资讯,本页内容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毕卡斯:一线姻缘牵引,情定江苏沃土》,既然来了就转发一个再走呗。

正文开始:





毕卡斯博士在接受采访。 常 屿摄





中国江苏网讯 8月27日晚上10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雷达成像与微波光子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里仍然灯火通明,学生们埋头做实验,来自尼泊尔的毕卡斯博士(Bikash Nakarmi)在一旁悉心指导。





今年38岁的毕卡斯毕业于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南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一名副教授。他所在的微波光子实验室基于微波和光学两个学科的交叉,致力于微波信号新机理和新方法研究,探索微波技术在深空探测、人工智能和航电系统领域的创新应用。





“遇见”爱情,选择来江苏工作





“遇见我的妻子之前,我没想过在中国工作。”毕卡斯告诉记者。2006年,他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读研究生时,在MSN上和一位无锡姑娘相识。两年后准备回国之际,他在朋友鼓励下来到无锡,第一次见到了她。





2012年,在毕卡斯获得博士学位之前,两人步入婚姻殿堂。这一奇妙的缘分,让毕卡斯更多地了解中国,并决定留在江苏从事教学科研。





“中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国家,有更多发展机会。在这里,我可以专心从事自己喜欢的科研工作,而且担任了学科带头人。”在毕卡斯看来,江苏的大学有着浓厚的科研氛围,政府和学校为科研人员配备了完善的设备和充足的资金支持,像自己所在的实验室目前拥有价值两三千万元的光电仪器和电子仪器,这些都深深吸引着他。





投身科研,感受创新与发展





作为一名长期在中国工作的外籍科研人员,毕卡斯博士关注着中国在科研方面的成就与进展。





在毕卡斯看来,以前中国科技方面的进步更多体现在工艺上的优化,现在则主要体现在科研上,其背后推动力是众多科研人员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革故鼎新的创新意识。“特别是在信息和通信领域,轻而易举就能列举出许多来自中国的品牌,它们完全符合甚至已经在引领国际标准。”毕卡斯说,以前很多外国人头脑中有一种刻板印象,那就是中国很多厂家一味模仿外国产品,但如今,中国科技发展和创新面貌已深入人心。





在江苏,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江苏省科技厅的统计数据显示,我省去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7%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2%;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2.5件,区域创新能力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毕卡斯也留意到,江苏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和成果转化,而这将为经济带来可持续发展。南航雷达成像与微波光子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潘时龙教授介绍,自2011年微波光子实验室成立以来,共申请发明专利72项,包含3项美国发明专利,其中31项已授权;研制的仪器设备已应用于中国电科41所、44所和55所等单位,部分设备已在长飞光纤、航天电器等企业实现产业化。





便利生活,关注成果转化





毕卡斯博士始终关注科技创新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在他开发的酒店自助入住/离店系统中,旅客可通过设置在酒店里的机器,自己办理入住和退房手续,比如客房预订信息验证、身份信息验证、账单结算等,自助机甚至可以发放和回收客房钥匙,从而进一步提高效率、节省成本、保护隐私。这一技术9月在尼泊尔一些酒店中投入使用,毕卡斯希望尽快将之引进到中国。





毕卡斯认为,目前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给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带来极大机遇,科研人员应在潜心研发的同时,针对市场需求将成果及时转化,从而更好地造福人类生活。





毕卡斯告诉记者:“与很多地方相比,这里的生活节奏更快,而我已经习惯了竞争、习惯了压力。我正考虑申请专利、创办公司,希望自己一直留在中国。”





本报记者 沈峥嵘 朱 娜 卫 鑫





实习生 张廿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