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峥嵘:应对贸易摩擦的策略思考( 九 )
中国与日、欧的有限度合作,出发点是牵制美国的单边主义,维护对大家都有利的多边体制。这不是排斥美国,而是把美国拉回多边群。这与美国的合纵排斥中国的意图不同。
中美欧日围绕经贸新秩序的博弈刚刚展开。欧日先声夺人,于7月18日签署协定,建成世界最大自由贸易区,相互实施接近零关税。虽然很多具体内容的落实还需漫长的等待,但这也加强了中国推动周边一系列自由贸易协定的紧迫性。
中国可以周边为依托进一步拓展亚洲市场。亚洲开发银行近日发布的《2017年亚洲经济一体化报告》称,2016年亚洲区域内贸易份额由2010至2015年的平均55.9%增长至57.3%,创历史新高。2016年,尽管亚洲的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下降6%,但该地区内部的外国直接投资在绝对值上有所增长,达到2720亿美元;区域内外国直接投资在该地区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也从2015年的48%上升至55%。强劲的区域内贸易和投资发挥着缓冲作用,可以减轻美欧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
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中包含了大量从亚洲各个国家进口的配件,比如韩国的显像面板、马来西亚的零部件、日本的零部件以及东南亚各国的一些资源性产品,这些配件都在中国组装之后出口到美国。特朗普的关税措施将打击整个亚洲产业链,中国的利益与区域国家利益是绑在一起的。
- 应对台风 深圳边防避难所提前3天收留渔船民
-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积极应对普洱市墨江5.9级地震
- 投资亏钱,这五种应对方法决定输赢,你是哪种?
- 综合施策应对暑期综合征
- 气候变暖将致渔业减产,新研究揭示应对之策
- 9月3日开学 沪将调整公交线、加密班次等 应对大客流
- 桥水投资:用原则来应对未知
- 搁置5年后重启IPO,快递行业“国家队”该如何应对激烈行业竞争?
- 港媒:如何应对台湾的文化“台独”
- 刘鹤主持金稳会会议:做好网贷风险应对 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