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峥嵘:应对贸易摩擦的策略思考( 三 )

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始终是互利共赢。中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从来不相容,文化传统迥异,也没有族脉联系,并不是天然伙伴,而是利益关系加买卖关系。中美之所以建交,主要是有共同应对苏联扩张这一战略需要。中美关系之所以能够在风云变幻的环境下不断发展,主要是因为经贸关系给双方带来巨大利益。

建交40年以来的大部分时期,中美均承认共同利益大过分歧,愿意忽视差异,努力用战略价值来掩盖矛盾。40年过去,双方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中国实现了美国眼中的“另类”崛起,美国认为中国对其构成挑战甚至威胁。美国决心改变政策,不再用虚幻战略价值来掩盖分歧,中美固有矛盾全盘浮出水面。但是,结构性矛盾的存在并不能改变两国具有相互利用价值这一实质。

美国社会现在反华情绪浓厚,麦卡锡主义回潮,但理性观点仍然承认,中美交流是有价值的。中国的发展虽然对美国形成挑战,但是美国无法不与中国打交道,美国也只能在打交道中为自己创造更多价值。美国的一些极端派希望彻底遏制中国、打垮中国,为此不惜切断与中国的关系。这在现实中很难实现。

首先,经济全球化虽然遭遇逆流,但基本态势不可阻挡。全球价值链分工决定了美国必须在全球化网络中与中国打交道。其次,美国商品离不开中国大市场。中国消费在GDP中的占比不断上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据2017年底的统计,中国国内市场销售额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销售市场。未来中国需要大量进口外国商品满足日益增长消费升级需求。第三,美国跨国企业在中国经营获利丰厚,他们希望在中国深根厚植而不是做战略性撤退。这与特朗普要求美企根留美国的愿望有冲突,但国际分工格局不可能因为特朗普的政策而轻易改变。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拒绝与中国接触不可能实现“让美国再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