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针还有起步价?行医施治不是简单的“生意”行为

看官辛苦啦!傻大方小编知道你找“打针还有起步价?行医施治不是简单的“生意”行为”这篇文章很久了,是否有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感脚呢?


正文开始:





原标题:行医施治不是简单的“生意”行为





“打针输液请进,60元起!”日前,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一社区卫生服务站玻璃门上张贴的“广告”引发热议。“生病还有最低消费?”“滴滴打针啊?还有起步价”……不过,根据当地宣传部门发布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这里面还有点“误会”:该卫生服务站张贴“打针输液60元起”字样是为了“吸引社区居民前来就诊”,“存在诱导患者前来就诊、违反医德医风规定的情况”。由此看来,其“初衷”并非设置消费门槛,而是促销手法、低价竞争。





然而,不论是霸王条款式的“最低消费”,还是远低于市场正常价格“低价促销”,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别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对自身职业认知的偏差。经查,该卫生服务站属个人申办、县卫计部门批准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其本应在做好医疗服务多下功夫,而不是处心积虑诱导社区居民前来就诊以谋取利益。该卫生服务站如此舍本逐末,无怪乎媒体、网友提出种种质疑。而这种现象的存在,也折射出有关部门监管不力的问题。





须知,医疗行业有其特殊性,看病治病不是简单的消费行为,行医施治更不是简单的“生意”行为。其中关涉的,是患者的健康、人命关天的大事,容不得“一切向钱看”。事实上,开什么药、动什么手术、做什么检查,都需要医生根据病情来决定。既不该夸大病情、“过度医疗”,也不该大病小医、小病不医。相关医疗行为的价格、药品的费用,也要与其背后的价值相称。药不能只看贵贱,对症有效才算好。事情并不复杂,标准并不苛刻,但却时刻叩问着医者的职业道德,以及因病施治、对症下药的职业素养。





“夫医之为道,君子用之以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一直以来,医术都被称为“仁术”,“仁心”被视为医者的初心。面对当前医疗行业内的一些“怪现状”“奇葩事”,每一名医者都应当引以为鉴、省察自己,切莫在市场化浪潮中丢了初心、失了本性。切记,看准病、用对药,能够一切为患者着想,这样的药方就是好药方,这样的医生就是好医生。(兰琳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