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四 )

四、汇聚多学科、多领域的高水平人才参与监测工作

《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已于近日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以下简称监测中心)正式发布。

监测中心通过搭建开放的平台,有效整合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资源和力量,为做好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在2015—2017年第一周期监测过程中,邀请了千余名教育测量与评价、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政策等领域的专家以及地方教育行政专家、教研员、中小学校长和一线教师等参与相关学科监测指标的选取、监测工具的研发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遴选、组建了500余人的监测视导员队伍,参与监测实施的监督与指导;邀请了20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机构的40余名海外专家,为监测提供技术咨询与专业服务。通过汇聚多学科、多领域专家力量,有效保障了监测事业的专业性和可持续发展。

五、采用先进测量技术方法和信息手段,结合监测实际加以创新

《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已于近日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以下简称监测中心)正式发布。

在监测工具的设计中,考虑到测试内容的广泛性和学生作答时间的有限,同时为了防范作弊行为,采用矩阵取样设计的方式,同一学科使用多题本;为解决不同年度学生学业表现的可比性问题,采用了测验等值技术,将不同年度学生学业表现转换到同一把“尺子”上进行衡量,这样就可以进行不同年度学生表现的比较,实现对学生学业表现状况的纵向追踪分析。在监测抽样工作中,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将国际教育质量监测上广泛使用的“学校-学生”两阶段抽样方法改为“区县-学校-学生”三阶段抽样方法,既能全面掌握全国、各省的状况,又能大大提高监测的可操作性。在监测的技术手段上,采用电子化演唱系统测查了学生的演唱能力。测试时由学生现场演唱歌曲并实时上传至测试系统,基于人工智能评分系统,实现对学生演唱能力的自动化评分,很好地解决了大规模演唱能力测试数据采集和评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