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友好关系史上的动人一幕( 二 )
聆听来自中国最高领导人的念念不忘,马尔佐耶夫至今心潮起伏:元首引领,世代友好,动力无穷。
一份对灾区孩子的特别关爱
围绕那次规模空前的上千名儿童“赴俄疗养”,中俄双方有许多动人的幕后故事。本报记者采访了几位当年具体承办该项目的当事人,还原其中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从中,更深切地感受危难之际中俄两国跨越山海、历久弥坚的深情厚谊。
2008年汶川地震后,接受俄政府邀请,1500余名灾区中小学生赴国外疗养的这项“国字号”任务,交由教育部牵头组织实施。时任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巡视员的于继海,是该项目直接实施人之一,带领着10余位同事在一线“操盘”。
10年后,在“海洋”全俄儿童中心所在的俄远东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已是中国驻俄使馆教育公参的于继海,向本报记者解密了许多幕后故事。
“当时,俄罗斯的很多疗养点都曾主动向中国表达了接纳灾区中小学生疗养的意愿。”于继海的思绪回到10年前那个难忘的春夏时节。
- 史上最难吃却最抗癌的5种食物,特别是第4种,你肯定没吃过!
- 孕育中俄世代友好生生不息的力量
- 让中俄世代友好的伟大事业薪火相传(钟声)
- 习近平:青少年是中俄友好的未来
- 中俄东线管道用上南钢“耐冻钢”
- 关于中俄友谊,习近平提到过这些人那些事
- 中俄及时交换水情信息全力防御
- 习近平寄语中俄青少年
- 最新!关于中俄合作和东北亚和平发展,习近平提出这样干
- 习近平:中俄远东合作将迎来丰收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