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五色面、研学“二十四节气” 科学小记者变身“中华小当家”

小编嘚啵嘚:《做五色面、研学“二十四节气” 科学小记者变身“中华小当家”》是傻大方资讯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为你带来的,你是继续往下看呢?还是继续往下看呢?

正文开始:





光明网讯 “观二十四节气展、听夏至科普讲座,亲自动手做五色夏至面”,端午节小长假的第一天,四十余名研学游“科学小记者”齐聚中国农业博物馆,在这里,一堂内容丰富,体验独特的研学课程——“品味二十四节气之夏至”课如期开堂。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也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研学游”科学小记者”粘贴徽章





从2017年开始,“二十四节气”被写入了北京市中小学教材,越来越多的北京中小学也开始开设和“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课程,跟着二十四节气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在自然科学、气象科学和地理科学的内容上的学习。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儿时传颂的诗歌,“串烧”着我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二十四节气”巡展海报前,同学们驻足观望,仔细查看巡展的图片与内容。据了解,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展示内容,是中国农业博物馆为纪念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特意制作的展览项目之一。





▲同学们认真聆听关于二十四节气展板内容的讲解





“为什么把起蛰改名叫惊蛰?这其中既有避讳皇帝的原因,也有祈求风调雨顺之意。”





“二十四节气一开始就都有吗?最早的二十四节气只有四个节气,是古人们通过观察正午影子长短来判定的,以后逐渐完善成为二十四个。”





在二十四节气展板前,同学们围绕在讲解员左右,仔细聆听讲解的同时,不时的提出自己的疑问与见解,看到曾经深奥的节气知识迎刃而解,不少同学脸上流露着喜悦之情。





在随后的科普讲座环节,一堂生动活泼的“夏至科普”课让同学们眼界大开,受益匪浅;作为二十四节气当中最早也是最为重要的节气,夏至到来,意味着白昼渐短,也意味着夏收夏种农忙时节的来临,更意味着炎热的夏天正式开始。因此,在民间夏至即是节气,更是节日,有封神祭祖、吃五色面等多种习俗。





徐冬朝同学,今年一早就从房山家中赶到了中国农业博物馆参加活动,他告诉记者,在书本和课堂上了解到“二十四节气”以后,发现自己对这门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参观展览和倾听讲座,现在自己对节气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以前不知道二十四节气是怎么发现的,今年才知道原来他和日晷有这么大的关系!”





▲内容丰富的夏至科普讲座环节,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





夏至吃面是民间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传统习俗,而“五色面”恰恰是田间地头“五谷杂粮”的最好代表。“亲手做五色面”环节,成为了本次活动最大的亮点之一。在活动现场,同学们一共分为五组,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从擀面到压面,看着擀面机里缓缓“流”出的面条成品,这一次,科学小记者们完美变身成为了“面点师傅”“中华小当家”。





田金洋同学,第一个完成了五色面的制作,动手能力超强的他,其实还是个机器人爱好者。能够参加这样的研学活动,田金洋说“既能动手,又能动脑,还能在玩中学习到传统民俗文化知识,以后这样的活动还要来参加。”





▲自己动手做五色面,孩子们感到”其乐无穷”





中国农业博物馆社教部主任闫捷表示,“二十四节气”是中华物质文明的象征和代表,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作为“二十四节气”的牵头保护和传承单位,同时也作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中国农业博物馆有义务做好这些民俗文化的传承与普及,特别是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更有教育意义。如今,在传统民俗文化节日诸如清明节、端午节来临之际,举办这样的研学活动,已经成为农业博物馆的特色之一。作为系列研学活动的一部分,今年的“品味活动”,除了“夏至做五色面”以外,还将在十一月份进行“冬至包饺子”活动。而包括 “乐享自然种植活动”在内,今年中国农业博物馆举办了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希望让更多生活在城市当中的孩子能够掌握科学知识,了解农业生态,并最终拥抱自然文明。





▲研学游“科学小记者”合影留念





文/记者北京科技报社赵天宇 编辑/北京科技报社刘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