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one man”政治:鸠山由纪夫的爷爷,“让贤”首相却遭打压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日本“one man”政治:鸠山由纪夫的爷爷,“让贤”首相却遭打压》。来源是。

日本“one man”政治:鸠山由纪夫的爷爷,“让贤”首相却遭打压。首相|政治|日本|man|爷爷|鸠山由纪夫|吉田茂---


文|萧西之水

2009年,鸠山由纪夫率领民主党夺取大选胜利,成为鸠山家族第三代政治家中的佼佼者。而时光倒退54年,1955年,鸠山由纪夫爷爷鸠山一郎也曾经率领同样名称的“民主党”成为议会第一党。当然,鸠山一郎的战后之路也并不一帆风顺,强大的“one man 宰相”吉田茂一直挡在他的面前。

首相|政治|日本|man|爷爷|鸠山由纪夫|吉田茂---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日本“one man”政治:鸠山由纪夫的爷爷,“让贤”首相却遭打压

1952 年5 月东京锦系町,社会党国会议员山口静江(右)、社会党右翼国会议员户叶里子(中)和山本菊(左)正在宣传车上向参加集会的女性发表政治演说。

“让贤”风云:鸠山一郎的“黑历史”与吉田茂登场

1946年4月10日,日本举行二战后第一次众议院选举。战前著名的自由主义政治家鸠山一郎顺利当选议员。不仅是他本人,他在战后一手创建的日本自由党(1945-1948年)获得141票,成为议会第一大党。但就在他本人都已经拟好内阁名单时,坏消息突然传来:1946年5月3日,驻日联合国军最高司令部(GHQ)发来通知书,鸠山一郎被列入“公职追放”名单。

所谓“公职追放”,便是不允许担任公职。驻日美军于1946年1月颁布“将不适合出任公职之人驱逐出公职”备忘录,明确将“战争罪犯”“陆海军职业军人”“泛国家主义团体等有力分子”“海外金融机构与开发组织成员”“满洲台湾朝鲜等占领地行政长官”等战前军国主义分子列为“不适合出任公职”之人。

应该说,二战期间的鸠山一郎是反对军国主义政府的重镇。1940年,全国各大政党在军国主义压力下结成“大政翼赞会”,鸠山一郎却组建“同交会”维护议会政治基础,进而遭到东条英机内阁排挤而在1943年被迫离开东京隐居。

不过调查鸠山一郎的战前经历时,美军注意到几个事件:早在1930年,身为国会议员的鸠山一郎曾在议会质询中批评政府“干犯天皇对军队的统帅权”,这句“统帅权干犯”后来成为军国主义分子用于夺取政权的话语工具;1932年担任文部大臣时,鸠山一郎曾将京都帝国大学教授泷川幸辰以“宣传共产主义”为名解职;1938年出版《外游日记:世界之颜》,其中有部分内容被美军认为是赞扬希特勒。因此,美军以“协助军国主义发展”为名,给了他一个“公职追放”十年处分。

鸠山一郎无法出任公职,但日本仍然需要首相,他首先找到自己的好友、政党元老古岛一雄,不过古岛一雄却以七旬高龄为由固辞不受,而是推荐了当时的外务大臣吉田茂。

吉田茂在战前曾经担任外务省官僚,1939年以“亲英美派”为名遭到“免官”,1945年初更因私下策划与盟军议和而被逮捕。既然有过牢狱之灾(虽然前后只有不到40天),吉田茂更容易获得美军认同,加之他曾担任外务省官僚,有着丰富的外交经验,成为最合适人选。

不过当鸠山一郎登门拜访时,吉田茂却颇有推脱:“我也没什么理由胜任(首相),估计会招来反感吧?”毕竟从战前以来,吉田茂从未参与政党活动,政党经验不足对吉田茂而言自然是个问题。同时,第一次与政党合作,吉田茂也更需要拖延一下,以抬高身价。

首相|政治|日本|man|爷爷|鸠山由纪夫|吉田茂---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日本“one man”政治:鸠山由纪夫的爷爷,“让贤”首相却遭打压

1953 年11 月17 日,时任日本首相的吉田茂(左)在东京会见他的提携人鸠山一郎(右)

但时间已经不多了,自由党各大元老连日拜访吉田茂,希望他能够出山。最终于5月中旬,吉田茂同意接任自由党总裁,却也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吉田君接受担任总裁时,……说过这样的话:‘本人与政党之事全无关系,政党如何用人没有你出主意是不行的,政党一定要依靠你;但是,你一定不能干涉内阁人事’”(《鸠山一郎回顾录》)

吉田茂的要求也很明确:我施行的国家政策不能被任何人操控,作为交换条件,党政琐事可以不去插手,甚至表示等鸠山一郎“公职追放”回来还把党首职位还给他。

5月16日,吉田茂参见昭和天皇,正式接受首相任命。

“one man”政治:吉田茂的斗争岁月

虽然吉田茂荣任首相,但他的前两个任期却都很短。

1946年吉田茂获得首相职位的方式也不完全是选举,而是在选举之后由昭和天皇“大命降下”,与战后“平民化”“民主化”思潮不符。在驻日美军主导下,1946年11月,昭和天皇发布新宪法诏书,放弃天皇的一切实权,日本国放弃交战权,改革军国制度残余,象征着日本正式告别军国主义时代。

1947年春天,吉田茂内阁解散议会,日本按照新宪法举行大选。这一次选举中,日本自由党获得131席,以12席之差惜败给左翼的日本社会党(143席)。但与战前宪法体系容许第一大党(无论多少席位)单独执政有所不同,新宪法要求内阁首相必须由议会过半席位(233席)支持,因而日本社会党必须寻求其他党派支持。

最初,日本社会党想联合吉田茂与日本自由党,但吉田茂提出“(社会党)很可能会把内阁会议内容泄露给莫斯科,这种政权我们无法参与”。无奈之下,日本社会党只好与另外三个小党派形成联合,勉强以日本社会党委员长片山哲为首相组建了很不稳固的四党联立内阁。不到一年时间,片山哲就在1948年3月被迫宣布辞职,由片山内阁副首相转任首相的芦田均更是做了半年多就在10月下台。

走到这一步,以自由党为中心、让吉田茂再任首相的呼声开始出现,但这一呼声却遭到一部分人反感:GHQ民政局。

战后以来,日本政治改造的主要负责部门都是 GHQ 民政局,民政局为了改造日本而更为重视左翼政党,但随着1948年日本爆发昭和电工政治献金事件,GHQ民政局与其支持的芦田均内阁成员都涉入其中,最终芦田均本人在辞职后遭到逮捕,GHQ民政局副局长查尔斯·凯蒂斯(Charles Kades)也被要求回国接受讯问。一连串打击下,GHQ民政局的工作能力备受质疑,GHQ第二参谋部便策划让吉田茂重新回归。GHQ民政局当然不愿让对日主导权旁落,让自由党干事长山崎猛担任新的首相。吉田茂得知消息,不假思索,立即找到驻日美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当面对质,询问他们是否要阻止自己出任首相。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诘问,麦克阿瑟也难以招架,只得否认GHQ参与首相人选问题。另一方面,山崎猛本人选择辞去众议院议员的职位,以示无意与吉田茂为敌,GHQ民政局的计划彻底泡汤,吉田茂第二次担任首相。

重新担任首相的吉田茂当机立断,在1949年2月解散议会,再度大选。受到之前昭和电工事件影响,日本社会党等片山内阁时期的党派全部惨败,自由党独得264议席,吉田茂终于在第三次就任首相时获得独自组阁的权力,战后的“吉田时代”正式开启。

随着日本成为美国在东亚的战略重心,吉田茂顺势推动与美国等国家签署和平条约。经历一系列谈判交涉,1951年9月8日,吉田茂代表日本与48个国家及地区签署“旧金山和约”,随即又单独与美国签署“(旧)美日安保条约”,给美军继续驻扎日本打下了法律基础。这两份条约成为战后日本建构的重要基础,也让日本结束“被占领”状态,重返国际社会。

一同结束的还有“公职追放”。1952年4月,“旧金山和约”生效,所有受到“公职追放”处分的人恢复政治权利,鸠山一郎等政治家重新回到政治舞台。按照先前的君子协定,一旦“公职追放”解除,吉田茂就应把自由党党首与首相职位还给鸠山一郎;但事到如今,吉田茂的志向早已不是一个“代理首相”,而是要全盘展开自己对于国家的治理思路,趁着美国参战朝鲜半岛之机发展日本各项产业。

吉田茂为了打击鸠山派,秘密策划起解散国会事宜:他准备在国会开幕之后这个最不可能解散议会的时间点解散,这样一来刚刚解除“公职追放”的鸠山派成员就只有很短的时间准备选举,而吉田茂扶植起来的现任议员就更可能连任。8月28日,吉田茂宣布解散国会,10月1日选举中,自由党继续以240席单独过半,其中吉田派独享199席,鸠山派却只有35席。

从1949年以后的近5年间,吉田茂一直独占鳌头,被时人称为“one man 宰相”;靠着签署“旧金山和约”与日本产业振兴计划,吉田茂获得超高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