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古籍修复传承人“复活”逾7000册古籍

《武汉古籍修复传承人“复活”逾7000册古籍》,对,你要找的就是这篇文章啦,傻大方资讯小编为了帮你找到这篇文章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

正文开始:





新华社武汉6月9日电(记者喻珮、廖君)纸捻成钉、打孔走线……日前在武汉市图书馆古籍修复技艺展示活动中,古籍修复技艺传承人贺琳向读者现场演示了如何将古籍“复活”。





贺琳是省、市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古籍修复技艺传承人,32年间,她带领的武汉图书馆古籍修复团队修复古籍7000余册,其中明代刻钤印本《印品》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镇纸、毛笔、板刷、锤子、镊子……大大小小十几样工具在桌上排开。贺琳介绍说,把一本破旧不堪的古籍“修旧如旧”,往往需要二三十道工序。首先是判断古籍材质,“是竹纸还是棉纸、皮纸,用手一摸就知道”。





接着,寻找纸样或是将纸染成相近颜色。随后,修复师还需经过拆线、编号、整理、补书、折页、剪页、喷水、压平、捶书等多个步骤。遇到需要清洗的书页时,污迹较轻的用毛笔尖蘸热水刷洗,污迹较重的用开水冲洗、木棍挤压。





贺琳拿起一把铁锤告诉记者:“现代纸墨和古籍纸墨大不相同,因此修补后的书页较原来书页会厚一些,这时就需要用小铁锤把书捶平、压实。”





有现场读者请教“金镶玉”的古籍修复方法。对此,贺琳倾囊相授——这种方法多用于文献价值较高的古籍,以白色衬纸衬入对折后的书页中间,用纸捻将衬纸与书页订在一起。白色的新纸衬着黄色的旧纸,看上去浑然一体,称作“金镶玉”。





据了解,武汉图书馆馆藏线装古籍21万余册,馆藏5000余部碑帖拓片、200余种家谱均为特色资源,其古籍修复工作在上个世纪80年代起步、发展、传承,培养了一批古籍修复师。目前,馆藏善本古籍均已修复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