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戒毒科学矫正 十年司法行政戒毒探索“上海经验”
《科学戒毒科学矫正 十年司法行政戒毒探索“上海经验”》是由傻大方资讯,傻大方资讯,傻大方资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倾情呈现给您的。
正文开始:
东方网记者毛丽君6月6日报道:2008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正式施行。近十年来,上海司法行政系统作为承担强制隔离戒毒和涉毒罪犯矫治的职能部门,从戒毒局到监狱到社区矫正,各相关单位积极参与禁毒工作,全力戒治、挽救、扶助吸毒人员,教育矫治涉毒罪犯。
强制戒毒科学戒毒,总结“上海经验”
2008年9月,上海市戒毒局正式开始收治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十年来,累计收治3万余人,连续十年实现场所安全无事故,戒毒人员出所后三年戒断率超27%。
“同伴教育”理念的植入、心理健康月的设立、教育矫治个别化模式的探索、职能技能培训的开展……多年来,戒毒局不断探索教育戒治的方法与路径,不断提升戒毒工作质量。随着吸食合成毒品人数持续上升这一新情况,相关部门注重研究探索非药物戒毒康复方法,同时也与社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单位就科学戒毒进行深入合作,大力开展戒毒康复技术方法的实证研究和科学研发,着力探索非药物戒毒治疗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目前,已经取得了虚拟现实戒毒矫正、重复经颅磁治疗、智能心理矫治、脑波认知干预、运动抑瘾训练等五项较为成熟的技术成果。
今年,上海市戒毒局在总结十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践行治本安全观推进科学戒毒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设计形成了上海特色戒毒工作模式,将不断总结上海戒毒系统在强制隔离戒毒矫治方式方法上的探索和尝试,使之成为“上海经验”和“上海标准”。
涉毒罪犯再评估,推出针对性矫正项目
除了在戒毒所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人员,上海监狱在押罪犯中,也有不少涉毒罪犯,需要进行禁毒教育。据统计,目前在押罪犯中,毒品犯罪总人数为三千余人。2013年上海监狱刑释人员的重新犯罪情况显示,涉毒类犯罪占比第一,达到45%。2016年9月,监狱局对一万余名罪犯进行了再犯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存在毒品成瘾问题的罪犯达到30%。
如何让涉毒罪犯“身心兼治”是亟待破解的一道难题。为此,上海市监狱系统坚持将禁毒教育贯穿于监狱“入监—常押—出监”三个阶段,将禁毒宣传教育融入日常教育,开展形式丰富的禁毒主题教育活动。与各类社会公益组织积极开展协作,将优质社会资源引入大墙,增强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实效。
同时,积极探索“评估、管理、矫正”一体化工作,利用自主开发的《再犯风险评估量表》,对涉毒罪犯的再犯可能及犯罪原因进行调查评估,准确锁定矫正对象和犯罪原因,并且尝试设计针对性矫正项目,试点以“毒瘾再认知、增强戒毒意愿、修复个性缺陷、情感召唤与忏悔补偿、应对高危情境、预防复吸的技巧、康复习惯的养成和回归社会适应”为主要内容对有吸毒史的罪犯尝试开展项目矫正,为狱内毒瘾戒断工作积累经验。监狱总医院的“潘澄工作室”承担了戒毒康复治疗规范化实践研究,近五年来身心兼治的涉毒人员达到700余人。
密织安全管控网,社区矫正分类管理
截至今年4月底,申城在册社区服刑人员7200余人,涉及毒品犯罪的有近200人,其中超过半数为按规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还有部分被判处管制、缓刑或者获得假释的罪犯。此外,非毒品犯罪的社区服刑人员中也有小部分人员存在吸毒成瘾问题,这些人都被社区矫正机关定义为“涉毒类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分类管理和教育矫正。
据介绍,对涉毒类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以“监管为基、执法为魂、教育为本、帮扶为辅”,作为重点教育监管对象,社区矫正机关集中优势力量,密织安全管控网,对涉毒类人员进行严格的日常监管,加强周报到、实地走访、电子监控等监管手段的运用,严格执行考核管理,对违反监管规定符合收监条件的罪犯,依法提请收监执行。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涉毒类人员大多因吸毒倾家荡产,且身患严重疾病,无可靠经济来源,无法维持正常生活和疾病治疗,为了让涉毒人员经过社区矫正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社区矫正部门积极协调民政部门和相关社会组织,在制度政策规定的范围内,根据其具体需求,提供心理矫正、技能培训、就业以及适当的物质帮助。近年来,上海社区矫正禁毒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社区服刑人员的禁毒意识得到了显著增强,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率持续下降,2017年度重新犯罪率为0.19%。
- 首届广东科普嘉年华在广东科学中心举办
- 北京科学中心昨起迎客
- “科学号”地铁专列 乘“阿紫”而来
- 外媒:美科学家发现可通过验血测人体生物钟
- 亚洲首次!河北科学家发现似海德堡人头颅化石
- 对未来科学来说 人工智能意味着什么?
- 从韩春雨被指涉买卖论文说起:没科学精神就没了底线
- 没了科学精神,也就没了底线
- 逆向操作 中国科学家让液滴变气泡
- 别人的16岁!新西兰华裔神童入围科学大奖半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