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不是累赘,降职安置毫无逻辑。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军转不是累赘,降职安置毫无逻辑。》。来源是。
军转不是累赘,降职安置毫无逻辑。。逻辑|降职|安置|军转干部|老李---
逻辑|降职|安置|军转干部|老李---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今天,再提这个老话题,因为一系列发生的事,不得不强调这个话题。
军转干部到地方,降级安置的情况多有发生。
用人单位对此回复不一,有的说是“依从老规定”,有的说是因为他们“专业不对口”。
其实,对于专业不对口问题,国家层面曾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意见》(中发〔2007〕8号)《加强和改进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 (国转联〔2008〕5号)等文件。目的很简单,就是让军转干部在两到三年的适应期内,解决专业不对口的问题。
1老李是一位军转前辈,他转业前是某作战部队团政委,全军典型。
2017年,由于军队改革,老李不得不脱下喜爱的军装,投入地方建设。
老李是那种干工作很有激情的人,能力素质也比较突出的军转干部。本以为回到地方可以一展宏图,可刚到新单位就被浇了一盆冷水。
正团5年的他,可是新单位却二话不说给他定了个副调研员--非领导副处岗位,而且“再往上走”没有时间表。
有人或许会说,处级待遇已经很不错了,转业干部哪还那么多想法?
其实,同等级别的军转干部并不比地方干部差劲,他们的作风素养、能力干劲,都是位列前列的。
行政干部如此,技术干部则更加悲情。
单位有一名技术8级的老同志,转业到地方后,用人单位直接给定了个副主任科员,也就是副科。
2剑客问过很多军转干部,他们说,不害怕和别人竞岗,也不是需要施舍的乞讨者,只不过那是他们该享有的权利啊,就像“军人优先”的牌子一样,既然立起来,就该让军人享有啊!
最后,老李单位的领导开始诉苦,说地方现在安置压力大,单位军转干部的比例高达25%,要一一满足很不现实。
客观上,这些年在军队改革、地方行政改革的叠加效应下,地方安置压力逐年增加。可这是政策制定时应该考虑的问题,而不能成为政策不执行的借口,有了文件不落实,政策有何严肃性?
其实,这种以安置压力为借口,“一刀切”式地降职安置,不仅违反了有关规定,也不利于人才的使用。
换个角度考虑,如果地方能按照文件要求,给那些在部队表现优秀,综合素质过硬,经过军地双方考察确认后的干部委以重任,哪怕只是一小部分,都能起到“点亮一处,照亮一片”的作用。
另一方面,给那些在部队因为不思进取,违规违纪受到纪律处分的人予以降职安置,也能令人心服口服。
如此,既能解决地方人才紧缺的问题,又能激励在部队的干部更好地干工作。然而,就是这样双赢的工作愿意做的地方领导也越来越少。
这说明,无论“惯例”“规矩”,还是专业不对口,又或者以其他各种困难为借口,搞“一刀切”式的降职安置,反映的是一些地方领导骨子里对军队干部的轻视,以及对国防建设的轻视。
那所谓的“高度重视军转工作”的表态只不过是过过嘴瘾,打打官腔,出了会场不认账的废话。
逻辑|降职|安置|军转干部|老李---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在一些基层部队,由于岗位受限,不少优秀的行政干部得不到提拔。
部队本着保留人才、照顾人才的目的,将这些人改为技术干部。
可到了转业的时候,地方一刀切,将这类长期从事行政工作的人也纳入技术干部范畴,定职时和其他技术干部一起享受“特殊待遇”。
看看,部队的一片好心,到了地方却让这些人欲哭无泪。
如此,军转干部降职安置已成为老转们无可言状的痛!
统帅指出:“军转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军队干部转业地方工作,是他们人生的重大转折,要安置好,也要使用好,继续发挥他们的作用。”
国家对于军转干部安置级职也有相应规定--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中发〔2001〕3号)规定:担任师级领导职务或者担任团级领导职务且任职满最低年限的军队转业干部,一般安排相应的领导职务。接收师、团级职务军队转业干部人数较多、安排领导职务确有困难的地区,可以安排相应的非领导职务。其他担任师、团级职务或者担任营级领导职务且任职满最低年限的军队转业干部,参照上述规定,合理安排。
那么问题来了:
领导重视,规定明确的情况下,为什么一些单位在降职安置的问题上非要一意孤行?
4老李说,刚去新单位报到,单位领导就找他谈话,明确告诉他要做好降职安置的准备,因为这是以往的“惯例”。
尽管他很优秀,但也不能因为他坏了“规矩”,让以往的军转不满,影响内部团结,希望他有这个政治觉悟。
“惯例”“规矩”是多数地方单位降职安置军转干部的借口。可这“惯例”从何而来?“规矩”又是谁的规矩?军转干部有降职安置的惯例吗?
有规定不执行,有要求不落实,却要军转干部摆正心态,这是什么规矩?降一级少则白干三五年,多的八九年,降两级意味着白干十几年,地方部门之间岗位轮动会遵循这样的“规矩”吗?
这种“惯例”和“规矩”看是堵住了军转干部的嘴,实则伤透了军转的心,表面上稳住了局面,骨子里动摇了部队根基。
试问,后方不稳,本该属于自己的待遇随时可能打折,那些带着战士在泥泞里摸爬滚打的军官又怎能安心?
5老李单位的领导在说明了“惯例”和“规矩”后,又剑指老李的专业,委婉地提醒他,专业不对口,想用也无法用。
老李对此似乎只能苦笑,是啊,当地方干部都在钻研机关业务时,他在关注如何做好90后官兵思想工作;当地方干部在研究地方建设问题时,他和团长正在演习场开着作战会议。要问题地方业务懂不懂,他只能回答,确实不懂。
可问题是,当地方需要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抗冰救灾时,怎么没有地方领导问他和他的战友们懂不懂专业?
老李一个中文专业高材生,在部队学会了防洪、防火,学会了救灾抢险,如今,到了地方会学不会业务吗?现在的军队军官,基本上毕业于不亚于“985”“211”院校的军官学校,学习能力会差?
可是前文也提到了,有一个“前提”是一定级别军转干部的安置要与“领导班子建设通盘考虑”。前提在,才有后话。
6《孙子兵法》开篇便说:“兵者国之大事,逝世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一些地方领导干部把军转安置工作当负担,把军转干部当累赘,初心就没有把军官和地方干部放在同等位置,于是一副官老爷姿态,等着你去求他。
而军转干部苦于缺少相关法律的保护,动不动一个城市一个政策,一个部门一个政策,“军转”等同“化缘”,起点就低人一等。
唯有科学立法,充分考虑各种情况,把军转安置政策写入法律,让地方执行有法可依,军转维权有法可循,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军转安置随意性大的问题。
与时俱进是解决问题的思想基础。时代在发展,社会也在进步,在现如今条件下,如果一味要求地方按照十几年前的规定落实各种政策,无异于“刻舟求剑”。
同时,对于当初政策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不改正、不回应,使一些问题年复一年积累,也会彻底寒了军转干部的心。这就要求我们的政策制定者,紧跟时代变化,把握军地特点,与时俱进地完善我们的军转政策。
如前文所述,改变过去教条式的“因城施策”,改为灵活式的“因人施策”,区分优秀、一般、较差分类安置。军队两级考察优秀者重点使用,甚至提拔使用,一般者平职使用,较差者降职使用,如此,既能避免“一刀切”“一锅煮”用干部,又能激励现役干部更好地干工作。
监督执行是解决问题的重要保障。不可否认,地方领导当中有些人不把军转政策当回事,随意变更政策,肆意忽视军转,这就要求我们的监督部门认真履行监督责任。
如军地巡视部门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对地方军转安置工作进行巡视,把军转安置工作作为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提高政策威慑力,保障政策的有力执行。
逻辑|降职|安置|军转干部|老李---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统帅在接见全国第六次优秀军转干部时说:“我也是军队转业干部”。
这句话,曾让在场的很多人热泪盈眶。
军转,意味着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开始一种新的生活,一切重头开始,这条路上注定充满艰辛和挑战。
其实,军转们根本不害怕这种挑战,他们坚信自己在部队锻炼出来品质能让他们战胜这些挑战,也有信心在挑战中为地方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他们只是希望,这挑战的第一步,能有个有尊严的起点!
往期
军转不是累赘,降职安置毫无逻辑。。逻辑|降职|安置|军转干部|老李---
精彩↓↓
军转不是累赘,降职安置毫无逻辑。。逻辑|降职|安置|军转干部|老李---
逻辑|降职|安置|军转干部|老李---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投稿/ 联系:jiankesan001@163.com 军转不是累赘,降职安置毫无逻辑。。逻辑|降职|安置|军转干部|老李---
军转不是累赘,降职安置毫无逻辑。。逻辑|降职|安置|军转干部|老李---
- 做什么都没劲,不是懒癌是有病!
- 明知道种地不挣钱,还是特意回家收麦子,这不是傻!
- 中国人口最多的10大城市,第一居然不是北上广深
- 火星可能不是死星!NASA 好奇号终于探测到支持生命条件的有机物
- “渤海粮仓”收获忙
- 江苏这座正在崛起的城市,未来有可能成为一线城市,不是苏州!
- 11号起,“福星高照”的三大生肖,不是要发横财就是要中大奖!
- 女子大肚1年没生出孩子,老公想离婚,医生怒骂男子不是人
- 坚持鲫鱼钓底不是很正确的钓法,只有这样才经得起“咀嚼”!
- 来了!高手握的不是手,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