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顺差拉动已成为历史?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中国的顺差拉动已成为历史?》。来源是。

中国的顺差拉动已成为历史?。历史|中国|拉动|货币|m2|顺差---


历史|中国|拉动|货币|m2|顺差---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中国的顺差拉动已成为历史?

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战成为世界重大的财经主题,它时而起伏跌宕,时而峰回路转,扣人心环,不但中兴通讯为之诚惶诚恐,而且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也轰然倒塌,因为它和传统的新古典经济理论没什么两样,都停留于供给侧而忽视需求侧,在美国强烈要求减少逆差的压力下,中国减关税,美国增关税,这让中国的顺差拉动成为了历史,中国不得不重新回归内部需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次让位于需求管理。

中国的顺差拉动已成为历史?。历史|中国|拉动|货币|m2|顺差---

第一经济首席经济学家认为,这是挑战,更是机遇,它有助于中国反思传统经济学,创新经济理论,变革货币银行制度,走出一条真正的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之路。

1、传统经济学的局限性

中国的顺差拉动已成为历史?。历史|中国|拉动|货币|m2|顺差---

传统新古典经济学发端于重农主义,它以生产函数、生产要素、劳动价值论、货币中性、萨伊定律为核心,忽视货币银行对当代货币经济的重大约束作用,具有显著的历史局限性,故它只适用于实物经济。

2、货币经济的本质--债务拉动

中国的顺差拉动已成为历史?。历史|中国|拉动|货币|m2|顺差---

工业革命导致重大的技术进步,它使实物利润增长快于货币利润增长,内生的金银货币发生短缺,商业银行券泛滥,央行出现,整个社会的货币由此出借,货币性质由内生转为外生,生产目的由实物经济的实物利润转变为货币经济的货币利润,投资需求不再是最终需求,库存也不再是当然财富,央行通过基础债务控制了商行,商行通过现金流控制了企业、居民、国家,货币循环主导了实物循环,货币成为市场的信仰。

在一个封闭体内,由于中间加工利润与工资储蓄的存在,导致宏观投资必然亏损,而折旧与资产高估使利润表误导了企业家与银行家,一个愿借,一个愿贷,于是经济复苏,乃至繁荣,但也形成顶级企业债务累积与过剩通缩;然后不得不限产保价,供给侧改革,结果滑向滞胀,触发货币当局紧缩,接着发生流动性陷阱、资产负债表型衰退、现金流断裂企业关门、银行被呆坏账拖累而倒闭、资产泡沫崩裂迎来明斯基时刻,当债权被消灭,物价得以降低后,经济复苏重启,这就是债务长周期。

历史|中国|拉动|货币|m2|顺差---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中国的顺差拉动已成为历史?

可见,债务长周期来自两大根源:央行的基础债务与商行的衍生债务,现代央行--商行体系诞生与经济周期相伴而来,具有显著的因果关系。

中国的顺差拉动已成为历史?。历史|中国|拉动|货币|m2|顺差---

3、宏观货币流工具

中国的顺差拉动已成为历史?。历史|中国|拉动|货币|m2|顺差---

经济学教科书上的货币乘数理论推导存在重大问题,现实中谁会借贷后再存入借贷生息?

不会的,因为贷款利率要高于存款利率,理性的选择是雇佣工人,购买设备原材料进行投资经营活动。

另一个问题是它导致研究者认为借贷瞬间完成,直接用准备金率的倒数得出货币乘数,然后计算货币供应量。

再后根据该货币供应量断言货币超发了,其中以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统计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贺铿为代表,他在最近的演讲中宣称:我们的货币发得太多,放水太多。2017年末M2是167.68万亿,是GDP的25%,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高。

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经所退休研究员沈华崇认为:现在我们似乎也没有更好的数据,聊胜于无。我也相信经济学家们一定可以找到更好的方法,更好的数据。特别对于特定市场,特定商品,市场的货币数量更难准确确定。就现在经济学的惯例,总价格水平以及通货膨胀相关性最高的还是M2。

新宏观却主张,不能盲从惯例,因为这个惯例导致了M2超发论,一个错误的惯例引发后面的研究全部失效。

新宏观假定价格总水平=瞬时总需求/瞬时总供给为公理,由它可推出P=MV/Q,即费雪货币数量公式,这里需要讨论的是M到底是什么?如何变化?V的真实流速又是多少?

因为M2是银行债务,不是资产,银行的流动性由资产决定,而不是由债务决定;M2是存量,不是流量,它只是过去借贷的记录,并没有真实的物质存在,它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上为准货币,更准确的说是影子货币,它是无法一次性流动的,是不可完全兑付的。之所以个体存款能自由流转,是因为量级不够大,银行要保证日常提取,其要件是有足够的超准或库存现金,它有赖于存款增量,也即M2增量才是流量,因此,银行对存款增量下降很是恐慌,纷纷加大揽储力度,一旦有失,则导致挤兑。

所以,决定瞬时总需求的是真正的货币流量,它不是M2,而是基础货币中去除法定准备金的部分,即纸币与电子超准。

由于对存款提取法定准备金,因此,M会逐步衰减,直至为零。如果基础货币全部变为法准,那么也就失去了流动性,形成流动性短周期,此刻,再大的揽储也无挤于事了,GDP也降为零。这是当局极力避免的,故会提前降准或量宽。

货币流速为一月一次,因为当前是月薪制主导,该结论可以从简单再生产模型中推得。这与货币主义者流速基本恒定的结论相吻合,但它们没有指出真正的M,以及V的大小。

因此,货币乘数不是瞬时完成的,而是按月循环周转的。

教科书对这一细节的疏忽,直接导致了对货币流通规律认识的混乱。

简单模拟一下,货币每月周转一次,一年12次,每次9万亿x(1一库存系数)约为7万亿,则一年84万亿GDP,与当前中国经济数据吻合度很高。

上面就是货币循环尚未打通的关节,微观现金流因此止步于市场黑箱。

新宏观将货币循环加以闭合,形成了公式体系:

中国的顺差拉动已成为历史?。历史|中国|拉动|货币|m2|顺差---

月度GDP=M*(1-S*D)^V;

周期总GDP=M/(S*D);

累积债权=M/D;

流动性危机=M/D》M*(1-S*D)^V;

流动性短周期:月度GDP=M*(1-S*D)^V→0;

债务性长周期:M/D→∞。

其中,M为基础货币,S为储蓄率,D为法定准备金率,V为月度序数。

通过对比月度公式与费雪公式,可见,月度公式联系了储蓄率、准备金率、基础货币,可以考察GDP、债务水平、资产泡沫、流动性变动,更为适合货币经济。

根据学者六万水的测算,现在M2=170万亿,中国改革开放后40年的总GDP=670万亿,两者之比为25%,另外,现在的M2年均增量20万亿,年GDP80万亿,两者之比也为25%,这验证了储蓄率的一致性。

历史|中国|拉动|货币|m2|顺差---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中国的顺差拉动已成为历史?

债务为什么会持续积累?

中国的顺差拉动已成为历史?。历史|中国|拉动|货币|m2|顺差---

原因是大而不倒的个体通过借新还旧来保持信用,避免坏账显现,这就要求存款增量以及量化宽松。

反之,一旦货币紧缩,必然爆发债务危机,以及全面的大萧条,因为顶级企业倒了,中上游产业也就失去了拉动力。

宏观货币流工具是扭转货币认识的节点

中国的顺差拉动已成为历史?。历史|中国|拉动|货币|m2|顺差---

,一旦对此达成共识,那么,经济周期的解释也就豁然开朗了。

4、评价市场经济成败的标准

中国的顺差拉动已成为历史?。历史|中国|拉动|货币|m2|顺差---

成功的市场经济可推进至物价降低、产出增加的繁荣阶段,末端即为严重通缩。

如20世纪初的美国、二战后的德国、日本,改革开放后的中国。

失败的市场经济则只能停留于物价上涨、产出增加的复苏阶段,或者物价上涨、产出减少的滞胀阶段,末端均为严重通胀。

如一战后的德国、现在的津巴布韦、委内瑞拉。

可见市场经济成败的评价标准并非是传统教科书上的垄断、信息不对称、两极分化、外部性等一般意义上的市场失灵,而是能否推进至繁荣阶段,或者说成功的市场归宿是通缩,而不是均衡。

中国的顺差拉动已成为历史?。历史|中国|拉动|货币|m2|顺差---

5、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充要条件

中国的顺差拉动已成为历史?。历史|中国|拉动|货币|m2|顺差---

经济增长的充要条件实物利润与货币利润同步,重商主义有其合理之处,贸易战的实质为国家之间追逐货币利润,减少内部债务,努力达成两者同步。

6、价值补偿方式实验

中国的顺差拉动已成为历史?。历史|中国|拉动|货币|m2|顺差---

成功的市场经济无法实现货币利润,它需要价值补偿,于是来自外部的顺差拉动与来自内部的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

19世纪中叶的美利坚,二战后的德日,20世纪80年代后的中国,都是顺差拉动,即获取系统外的货币利润实施价值补偿。

大萧条之后的罗斯福新政,次贷危机后中国推出的4万亿政府投资,带动10万亿信贷,拉动基础设施与房地产,都是凯恩斯主义价值补偿,结果是政府债务持续攀升,因为该方式并没有消除两大根源,只是让政府替代了顶级投资者的亏损。

7、顺差拉动的重要性

中国的顺差拉动已成为历史?。历史|中国|拉动|货币|m2|顺差---

顺差重要吗?传统经济学对此感到迷茫与疑惑。

这一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论证。

中国基础货币的90%来自外汇占款,也即顺差,基础货币的周转循环形成GDP国民收入,该收入一部分消费,一部分储蓄,而储蓄又形成贷款或股市投资,可见没有前者,也就没有了这些后者。

顺差带来的是内生货币,它避免了基础债务的增加。

反之,次贷危机后,外汇占款减少,商业银行从央行再贷款补充基础货币10万亿,货币从内生转外生,导致基础债务上升,加上货币当局紧缩,因此债务危机多发,进入资产泡沫破裂期,这就是新常态、三去一补、系统性风险的主要内容,理解货币大环境的变化,对于投资者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再看,美国对逆差的反应,由于持续巨额的逆差威胁债券与货币,因此才声嘶力竭不择手段地压制当年的日本与今日的中国。

8、顺差拉动的局限性

中国的顺差拉动已成为历史?。历史|中国|拉动|货币|m2|顺差---

顺差拉动的局限性也是非常明显的:

资源枯竭、环境恶化、通货膨胀导致的国民福利损失;

经济体量限制,这是因为逆差国债务不可持续,即它只适合小的经济体,或者大的经济体刚刚启动时;

货币主权丧失,中国央行成为美联储的支行,货币政策被动;

经济独立性差,受制于逆差国。

19世纪的英国与美利坚、二战后美国与德日、现在的中美,都曾经历过逆差国与顺差国的斗争,80年代日本经济高居世界第二,但美日贸易战后被迫签订广场协议,接受产业制裁,结果失去了二十年,从第二位置上跌落下来。

9、中国的出路

中国的顺差拉动已成为历史?。历史|中国|拉动|货币|m2|顺差---

新宏观利用顺差拉动黑箱法,通过分析传统储蓄投资的债权股权的形态不稳定性,得出储备需求解决方案,它包括央行购买重大专利、勘探成果,支付通行费、清洁空气费来调动社会储蓄,典型如社保投资高速、高铁、红旗河等基础设施,以消除债务长周期的两大根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崛起之路。

一旦实施了储备需求,真正的平衡贸易成为可能,这就避免了贸易战,也防止了仓促间过度让步,使处于高位的美股换股收购当前破净的A股,导致国民权益受损。

中国的顺差拉动已成为历史?。历史|中国|拉动|货币|m2|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