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时专访华人教授丁永健:市场经济问题,德国非主要障碍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欧时专访华人教授丁永健:市场经济问题,德国非主要障碍》。来源是。

欧时专访华人教授丁永健:市场经济问题,德国非主要障碍。欧时|市场经济|华人|德国|教授|障碍---


欧时|市场经济|华人|德国|教授|障碍---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欧时专访华人教授丁永健:市场经济问题,德国非主要障碍

丁教授在马格德堡应用科技大学校园接受欧洲时报采访。(图片来源:张乔楠 摄)

欧时专访华人教授丁永健:市场经济问题,德国非主要障碍。欧时|市场经济|华人|德国|教授|障碍---

【欧洲时报采访人员张乔楠报道】近日,马格德堡应用科技大学副校长丁永健教授接受欧洲时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谈到近来中德关系的走向。美国高举贸易保护主义大旗,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是否给中德更紧密合作创造契机?

他认为,特朗普还是彻头彻尾地用商人的手段来玩国际政治,商人做生意喜欢讨价还价,美国和中国现在就在讨价还价的过程当中。中美继续合作的大方向不会变,特朗普不会把中国当作敌人来对待。但这个过程中,美国会根据自己利益不断提出各种各样的条件。

德国在中美间寻找平衡点

欧时专访华人教授丁永健:市场经济问题,德国非主要障碍。欧时|市场经济|华人|德国|教授|障碍---

丁永健教授这样理解德国对中德关系的定位:“一方面,美中矛盾中,德国不会完全支持美国,与美国联手来对付中国。但是,德国也不会选择与中国站边,所谓的‘共同维护自由贸易’不足以成为德国完全支持中国的理由。”毕竟对德国来说,美中都是不可得罪的伙伴,德国只会选择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另一方面,美国要求中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一点其实也是德国和欧洲所希望看到的。美国施加压力让中国让步,也是符合德国和欧洲利益的。”

中德两国加强合作,在他看来仍有乐观的前景。这种乐观的信心来源,是两国不变的核心利益。“中国和德国都是贸易大国,也同为贸易顺差大国。两国共同利益还是维护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这是核心利益。”前几天,在丁永健参加的一个活动场合,德国外交部代表官员的表态很清楚,“自由贸易是德国的原则问题,不会动摇也不会怀疑。”

伊朗问题上,中德利益更接近

欧时专访华人教授丁永健:市场经济问题,德国非主要障碍。欧时|市场经济|华人|德国|教授|障碍---

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中国和德国在这个问题上的利益落脚点会更加接近。丁永健教授分析认为,美国把伊朗作为中东地区的主要对手有两个原因。“一,美国绝对不会容忍伊朗对以色列存在安全威胁。德国其实也不允许,但德国在这个前提下,仍希望加强同伊朗的贸易合作。德国追求经济实惠,不愿意付出大的经济代价。”

“另一方面,美国对伊朗在叙利亚的军事干预很头疼。他们要逼迫伊朗收敛其在叙利亚的军事活动,避免让叙利亚成为第二个黎巴嫩,避免让伊斯兰教什叶派在叙利亚占主导地位。以色列也不愿看到这样的局面。但德国在这个问题上不如美国那么坚定。”

他说,中德在伊朗问题上,主要充当斡旋者、调停者,是有不少合作空间的。双方没有太大的利益冲突,都希望和平。德国希望维护自身企业的经济利益,而伊朗在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版图里占据重要地位,中国不希望伊朗被国际社会严厉制裁。

中国政府补贴需更加透明

欧时专访华人教授丁永健:市场经济问题,德国非主要障碍。欧时|市场经济|华人|德国|教授|障碍---

德国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可与否,丁永健教授对此有不同于公众的认识。“欧盟里,德国相对来讲应该不是主要障碍。在对华贸易上,德国是欧盟国家里获益比较多的,所以说德国不一定非要阻止中国。”

对中国为人诟病的政府补贴问题,丁永健教授评价,“前两天欧盟对空客公司的补贴也被世贸组织否定了。补贴这个问题,其实大家都有,大家都做,但大家都不太承认。中国因为体制原因,补贴程度可能比人家要严重一些。但真的因为补贴,就阻碍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可,我不这么认为。”

“市场私有经济比重越来越高,政府补贴越来越透明,市场经济地位就不是问题。西方针对的,是中国的补贴不够透明。有些公司项目在海外招标,但是西方对补贴的细节、来源和渠道是否正轨,西方搞不清楚。中国在这个方面有改进的地方,该补贴的地方还是要补,但是要增加透明度,到时候可以摆在世贸组织的桌面上来谈。”

另一个问题,是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他表示,去年华为的专利数量已超过德国西门子,中国会越来越强调知识产权保护,否则自己的企业利益会受损。丁教授认为,中国的国际化大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但小企业有点“无法无天”,就像前段时间曝出的中国在红点设计奖上的丑闻。在他看来,任何国家的企业都可能会模仿,只是一个角度和程度的问题。把别人家的产品拆开,研究其中值得改进的地方,从而修正自己产品的问题,这种做法完全可以理解。但中国部分企业的模仿“过于粗鲁”,原封不动,容易被抓住把柄。

在认可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上,默克尔的确有顾虑。“去年秋天,我碰到德国经济部的官员,他们私下透露也一直在跟中国政府谈判。我估计,他们给中方提了条件,中国可能没有做出足够的让步。中德双方应该可以达成一致,只是在某些条件上还未谈妥。”

“我觉得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主要障碍不在德国。”德国在欧盟里的话语权大,不等于有决定权。“施罗德任总理时,一直在欧盟主张对中国实行武器禁运,但最终也没在欧盟得到一致同意。欧盟的几个主要大国需要有共识,否则不会给中国放行。不承认市场经济地位,欧盟还能对中国的钢铁产品施加反倾销措施,一旦承认了,就反制不了了。”

在他看来,中国发展市场经济,需要更加坚定自己的态度和决心。不只是把市场经济地位作为外贸谈判中的“棋子”,而是坚定决心,沿着市场经济的道路走下去,前景会越来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