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姐遇害案给“社交泛化”提了个醒

《空姐遇害案给“社交泛化”提了个醒》,傻大方资讯编辑整理。我们不生产头条,我们只是社会头条新闻的搬运工!

正文开始:

  郑州21岁空姐搭乘顺风车被害案已告破,但是这起案件引发的舆论波浪却远没有结束。从每一起恶性事件中吸取足够的教训,以避免下一起类似事件的发生,是必须做的功课。

  首先从已经披露的案情看,罪犯自身的扭曲性格是案件最主要因素。部分舆论专注于顺风车平台的“司机素质审查”缺陷,并由此否定顺风车平台。事实上有业内人士已经指出,顺风车司机的准入资格并不比普通出租车司机宽松。作为一种降低拥堵成本、节约上班族时间资源的拼车模式,顺风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不能因噎废食。但是不因噎废食不代表就放任“噎”不管。“噎”是如何产生的?能不能建立一种不影响“食”,也不再“噎”的制度?这也是必须研究的。

  这起恶性事件中,有一个很隐蔽但值得高度警惕的推手,就是互联网服务模式的“社交泛化”。所谓社交泛化,就是指无论提供哪种互联网服务,都有“向社交要流量”的冲动,以至于让社交这个副产品喧宾夺主。顺风车平台和普通网约车平台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在出行匹配中,是“司机挑选乘客”,匹配服务完成后,司机单向给乘客打分以供司机群体参考。这就决定了司机的注册量是平台流量的源头。为了争夺流量,平台就会在宣传中更加突出对司机的吸引力。我们注意到顺风车平台的几个推广文案中,都在强调“约”这个概念,有明显的“艳遇”暗示。在打分系统中,提供了“美女”“帅哥”等等字样的标签,在推广文案中,“我们约会吧”频繁出现,还办过大型的“顺风车暗号相亲”。这一切都表明,为了争夺司机注册带来的流量,平台是有强烈的“社交化”倾向的,试图向司机表达一种“社交吸引力”——“得社交者得流量,得流量者得天下”,微信的空前成功让很多互联网创业者对此奉为圭臬。

  然而,出行平台和社交平台毕竟还是两回事。社交泛化的倾向会产生一个严重问题:诱导供需脱节。有网友吐槽,现在很多男性司机平台上,司机对乘客的评价中多次出现“丝袜”“性感”等含有强烈隐喻的词汇证明了这个说法是有根据的。乘客搭顺风车是为了出行,部分司机开顺风车是为了“艳遇”,这样就产生了供需错位,部分司机慢慢把顺风车平台当成了社交软件,注意力从提供共乘便利转向和美女搭讪。脱节的供需一旦不幸遇上极端人格,悲剧就会发生。

  而一旦供需脱节,再配以单向的选择评分系统,“大数据”就染上了魔鬼属性。当一个女性在自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贴上与“顺风车乘客”身份风马牛不相及的“美女”“性感”等社交色彩明显的标签并向陌生的司机推送后,她显然就被置于一个危险的公共环境中。我们可以想像,专车、快车等等“乘客评价司机”的平台中,如果一个司机频繁被乘客给出“体质瘦弱”“随身带了很多钱”这样与司机身份毫无关系的评价标签的话,是不是必然会大大刺激个别犯罪分子的劫财欲望?

  我们并非要否定社交因素在互联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创新和监管环节中,要时刻警惕对社交资源的挖掘中有意无意地以激发人性之恶的手段来“速成”。“社交泛化”是当前互联网经济中出现的一种心魔,游戏、支付、出行、购物……种种软件都为了流量绞尽脑汁引入社交概念,无论是网游、手游的推广中出现的“社交捆绑”,还是这次顺风车事件中暴露出来的“社交泛化”,都是给互联网经济中的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了个醒:创新确实是互联网经济的核心,社交也确实是互联网经济的重要助推器,但是再大胆的创新也不能逾越社交数据伦理和基本供需规律这两条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