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将建“地震密集观测系统” 未来市民在家可“观地象”
这是一篇关注度很高的文章!说的是《上海将建“地震密集观测系统” 未来市民在家可“观地象”》。该文章已被转发很多次了,你也来转一下吧。
正文开始:
东方网记者郁婷苈5月14日报道:记者从上海市地震局获悉,上海市地震局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建设“地震密集观测系统”,通过采用大数据与云计算处理技术,实现对天然地震或突发类振动的秒级响应,从而填补目前地震发生时刻与地震速报以及烈度速报产出之间的信息空白,弥补传统的烈度图无法准确判定上海的地震损失,通用的损失评估模型在上海也可能无法应用等不足。
据了解,目前国内外地震密集观测还都处于试验阶段,2018年1月,上海市地震局已先期筹建小型密集观测网络试验系统,以验证系统工程原理的可行性。目前正在进入前期测试和设备选点阶段,试验将于10月结束。
与传统地震观测相比,地震密集观测系统强调的是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让老百姓自己在家里“观地象”,是一个从地震专业观测到公众能接受理解的观测的转变。“新型设备占用空间很小,大概半张A4纸大小,可以放家里,接上电源,连上家里无线网络,就可以不断向大数据平台发送数据。”上海市地震局震害防御处副处长李斌称。相对于专业地震观测,地震密集观测系统对于观测环境、观测仪器的要求较低,产生的数据精度不高,但在数据采集规模、计算分析上有着不能比拟的优势。
据上海市地震局监测预报处处长孙敏震介绍,通过地震密集观测系统建设,可以大大提高上海市地震观测现代化水平,也便于在地震发生后使公众及时了解震情,避免不必要的恐慌,维护社会稳定,从长期看还可以促进全民防灾意识、知识水平和避险自救能力的提高。
- 我国将启动特大桥梁工程,跨越581米地震带,总投资高达30.1亿
- 上海市科委将引导各类创新资源向示范区集聚
- 上海50名小学生共绘五彩“航海梦”
- “超级高铁”要来了,时速400+,上海与杭州率先享受这一福利
- 上海顶级股神的肺腑独白:各种技术指标背离,学会少走十年弯路
- NASA发射SEIS地震仪到火星,用来研究火星地震波
- 习近平主席讲话弘扬“上海精神” 助力打造共同繁荣引擎
- 上海到成都合力修建的一条高铁,途径6省市,已经通车多年
- 密集调控下,房地产市场还能坚挺多久?
- 上海一楼盘现幽灵房源:显示可售却已被关系户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