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结调解师”吴爱琴:4年化解 百余起重大疑难纠纷

《“死结调解师”吴爱琴:4年化解 百余起重大疑难纠纷》,傻大方资讯编辑整理。我们不生产头条,我们只是社会头条新闻的搬运工!

正文开始:





工作中的吴爱琴(右) 通讯员揭兴旺 摄





记者舒翔宇 通讯员揭兴旺





吴爱琴,48岁,中共党员,1992年进入新洲区司法局工作至今,2014年至今任新洲区邾城街司法所所长、邾城街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2018年荣膺首届“江城十大调解之星”。在她的带领下,邾城街司法所先后荣获武汉市建功立业示范岗、湖北省建功立业标兵岗,连续3年获区司法局、街道立功单位。





4年来,吴爱琴调解纠纷800余起,其中113起为重大疑难纠纷。近日,作为湖北省唯一代表,她赴浙江省温州市参加全国人民调解工作会议,交流经验。





“钉子户”挡道18年被“八连劝”劝走





2014年,吴爱琴担任邾城街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刚上任,街道就向她求援:邾城博物大道有个“钉子户”,挡道长达18年,能不能将他请走?





据了解,18年前,博物大道拓宽,城东村华某的楼房在施工线内。拆迁让路,占地面积要减少,华某不肯。2000年,道路扩建完工,华某的楼房竖在路中间,影响行车视线,造成多起交通事故及伤亡。华某也因楼房多次被车辆冲撞而整天担惊受怕。





吴爱琴依法确定了补偿底线,上门与华某沟通,却发现与他的要求相去甚远。





吴爱琴不服输,再次上门,讲法律,讲补偿政策,对方不听;改从华某的子女身上入手,不起作用。一连上门7次,都碰了“钉子”,吴爱琴决定改变策略。





一天傍晚,她上门找华某交心谈心:“您的事十多年没解决,别人的工资没少一分,我也可推脱了事。我一再上门,不过是想帮双方解决问题。您的利益,我尽力争取。法院能判定多少补偿,我最清楚。不过,我也有自己的尊严,今天是最后一次,您自己想好。过了明天,我再也不来麻烦您了。”





见吴爱琴说得诚恳,华某态度终于有了转变:“吴主任,你说我这事怎么解决好?”吴爱琴趁热打铁,向他讲政策、计算补偿。第二天,华某与城东村签订了拆迁补偿协议,挡在博物大道18年的交通安全隐患得以消除。





据不完全统计,4年来,吴爱琴凭着真诚和执着,调解及指导调解基层纠纷800余起。





以法服人解开纠纷“死疙瘩”





在吴爱琴调解的案卷中,长江日报记者看到,其中不少案件是涉及伤害、死亡的纠纷“死疙瘩”,有的还是信访积案。对此,吴爱琴说,以法服人是化解纠纷“死疙瘩”的关键。“只要你把道理说清楚、把法律讲明白,就能赢得对方的信任和理解,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2014年,16岁的小余在教室里被同学殴打受伤,随后从二楼跳下致多处骨折。小余的父母认为,小余肯定是被同学小邹威胁才跳楼,应属于故意伤害,要求巨额赔偿。





吴爱琴与驻校民警多方调查,发现小余跳楼属个人行为,与小邹的矛盾只是起因,学校也存在管理问题。吴爱琴找到学校、小邹、小余三方,梳理其中的法律责任,此事三方都有责。最终,三方均认可调解,学校赔偿18.8万元,小邹补偿1.5万元。





据了解,仅去年一年,吴爱琴就化解了30年之久的工伤赔偿纠纷、27年之久的土地权属纠纷等多起信访积案。





编印教程培训基层民调主任





吴爱琴归纳出辖区易发矛盾的11种调解方法,编印出“邾城街民调主任培训资料”,并组织全街36个村、22个社区的民调主任进行集中培训,基层调解能力不断提升。





2015年,易窑村村民黄某到辛冲镇刘某家做门楼时不慎摔伤骨折,易窑村民调主任按培训学来的知识组织调解,双方很快达成协议。“莫慌,还要办理正式手续。”民调主任拟好了协议,让双方当事人坐下来休息一下,自己骑着摩托车到邾城街人民调解委员会,向吴爱琴讲述了调解经过,让吴爱琴审核他拟的调解协议。在得到吴爱琴肯定的答复后,民调主任要求打印协议,签盖街调委会印章,并说“涉及两个街镇,还是负责任点好”。





2015年7月以来,邾城街基层调解组织自行化解了120多起纠纷,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没有发生一起因矛盾激化引发的恶性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