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十年|15张图带你回顾上海援建的都江堰华丽蜕变

小编温馨提示:前方高能,《震后十年|15张图带你回顾上海援建的都江堰华丽蜕变》需要您认真观看!

正文开始:





今年是5·12汶川地震十周年,从2008年到2018年,10年间,灾区已经从当年的断壁残垣,发展到如今的繁荣兴盛。





在四川都江堰旅游景区,有一项特殊的门票优惠政策。特殊在于,它仅仅针对远隔千里的上海市民。





一张小小的门票背后,有着怎样的情谊?答案就在“援建”二字里。





黄浦江岷江血脉相融,携手并肩





2008年6月18日,“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一个月,《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正式发布,统一部署对口支援任务,明确上海对口援建都江堰市。两座城市从此结下不解之缘。





图片说明:2009年底,由上海对囗援建的“5-12”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四川都江堰市蒲阳镇上游村灾后重建工地呈现出热火朝天的景象。





2010年8月,上海规划实施总投资82.5亿元的117个援建项目全部竣工交付,实物工作量居18个援建省市之首。





上海和都江堰的两地情谊则绵延至今。都江堰景区的这项优惠政策,正是当地人对上海表达的朴素情谊。这十年,黄浦江岷江血脉相融,携手并肩、砥砺前行。





援建项目情系民生





图片说明:投资比例图





上海在援建中充分体现了对“民生”的关怀。大力建设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五大体系——教育支撑骨干体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城乡安居房基础体系、城市用水治污框架体系和支农惠民保障体系。





震后三年,这些体系让都江堰实现了脱胎换骨,焕然新生。





上海援建的74个农村安置点水、电、气、路、通信、绿化等配套、172个村(社区)活动中心建设和3500户农村低保家庭新建房屋的服务大幅提升。





图片说明:沪都家园位于幸福镇联盟村,是上海援建项目中建筑面积最大和投资额最高的项目,总投资4.58亿元,共40栋楼房。





图片说明:惠民雅居安居房,上海援建占地68亩、工程总投资24147万元。





以沪都家园、慧民雅居、壹街区等为代表的3个援建小区共建5965套安居房和廉租房,都江堰市民的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





图片说明:向峨小学在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学校全部损毁。该校由上海对口援建,于2008年7月动工,2009年9月1日投入使用。向峨小学是我国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全木质学校。





在教育援建项目运行管理上,上海援建的24所学校,成为都江堰市教育均衡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支撑。同时,通过上海支教人员的传、帮、带和选派教师到上海学习,积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上海援建的6个市级和14个乡镇医疗机构病床也达到了1830张,占都江堰市总床位的65%。当时,上海援建医院的月均接诊住院病人7300余人次,占都江堰市公立医院总量的74.2%。





图片说明:城市西区自来水厂,由上海市援建、总投资达3.4亿元。包括都江堰部分城区,以及青城山、中兴、翠月湖、胥家等多个乡镇的农村居民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而建成后的西区水厂已满足了都江堰市2/3居民(约43.5万人受益)的饮用水需求,自来水管网覆盖了都江堰市主城区和所有农村平坝乡镇。





“后援建”时期共谱发展新篇章





在援建项目移交后,上海也加强项目交付后的质量保修、回访机制、有效运营以及持续提供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充分体现负责任援建”。





图片说明:上海市医务工作者和都江堰市医务工作人员定向结对并开展技术指导。





上海华东医院、瑞金医院等三甲医院与都江堰7所市级医疗机构已结对共建,60所中小学也与都江堰中小学结成姐妹学校,上海杨树浦水厂与都江堰水厂长期结对帮扶。





上海针对援建工程建立并实施了质量回访、维修保障、技术支持、跟踪服务等共管机制,每个援建项目都留下了专门负责维护的队伍。由上海援建指挥部每半年组织一次援建工程的质量回访;由上海和都江堰两地的部门和机构联合各施工单位,每季度组织一次质量回访,确保援建项目“建成一个、有效运行一个、群众满意一个”。





上海援建打造都江堰新地标





[图书馆]





都江堰市图书馆位于壹街区玉垒路51号,为国家一级图书馆。是上海市对口援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由上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利用原“青城造纸厂”的旧厂房改建而成,采用现代设计元素,既保留了原厂房遗迹,又赋予其新的内涵和功能。该馆是上海人民和都江堰人民历史、情感、文化的见证和延续。





[文化馆]





都江堰市文化馆位于壹街区上善西路3号,为国家一级文化馆。是上海市对口援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包括各类培训活动、演艺展览、文化交流等功能。馆舍周边环境优雅,文化氛围浓郁,以公益性为根本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





[抗震救灾·恢复重建陈列馆]





都江堰市抗震救灾·恢复重建陈列馆位于壹街区银桂街1号,展陈面积近800平米。2011年5月12日投入使用、开馆运行。作为中宣部“三基地一窗口”和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窗口,全面展示了我市干部群众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特别是上海人民的倾情援助下,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从悲壮走向豪迈、从崛起走向跨越的历程。





十年医源情





2008年5月12日地震发生后,上海交大医学院各附属医院的医护人员第一时间毅然请命,先后派出11批、126名医疗队员奔赴灾区第一线。





图片说明:都江堰市医疗中心,是地震后上海援建的标志性工程之一。





灾害重创过后,瑞金医院先后派出医疗队赴川援建,历时两年,使都江堰人民医院(医疗中心)顺利完成了搬迁及运行,通过了国家卫生部三级乙等的验收,成为四川省首屈一指的县市级医院,实现了医疗卫生工作的跨越式发展20年。





十年,弹指一挥间。2018年4月末,抗震救灾中的白衣天使们再次重回那片战斗过的热土,回首十年重建路程,落实对口援建战略决策。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文华表示,十年来都江堰市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显著改善,服务环境和服务流程明显优化,而交大医学院也将继续支持都江堰市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发展。





同时,附属瑞金医院、附属仁济医院、附属新华医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等医院在都江堰市人民医院门诊大厅开展义诊活动,为三百多位当地居民解答健康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