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汶川地震十周年 极重灾区走出的十段重生

欢迎您来到傻大方资讯,本页内容是《【十年】汶川地震十周年 极重灾区走出的十段重生》,既然来了就转发一个再走呗。

正文开始:





2018年5月5日,北川县茅坝中学遗址。 中国网记者 张若梦 摄





5.12汶川地震发生时,北川县茅坝中学被滑落的巨石掩埋,造成数百名学生遇难。十年过去,这里已成为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的一部分,不断有人自发前来哀悼逝去的生命。在国旗杆下面,一条白色的横幅格外醒目,横幅左边是地震中失联学生贺川的照片,右边则是贺川母亲写给他的信。据了解,贺川的母亲在孩子生日、春节、5.12前后都会来此给孩子挂上一条新的横幅。虽然横幅每年都会换新的,但是横幅上的电话号码和一段话都是不变的:亲爱的儿子,你好吗?妈妈好想你!





十年前的地震,让昔日美丽的县城变成遗址。逝者已矣,但生者的故事仍在继续。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各级政府及对口援建省份的支持下,受灾地区开始了家园的重建。2018年5月4日,中国网记者跟随以“奋进 巨变 展望”为主题的汶川大地震10周年全国网络媒体四川行活动,深入十年前的极重灾区——绵阳安州区(原安县)、北川县、平武县,探索了极重灾区人民的震后人生及震后灾区的巨变。(记者 张若梦)





5月6日,王程在北川新城巴拿恰羌族碉楼。 中国网记者 张若梦 摄





王程一家五口人原来家住北川的老县城,他家的房子建在半山腰上,十年前地震来临时,王程和妻儿因为外出而幸免于难,但父母却被连人带屋埋在了唐家山堰塞湖的泥石下,“后来好长一段时间里,大脑都是一片空白的。”经历地震后,原本开婚庆公司的王程再无兴趣做这个生意了,甚至也无心思想着“找钱”(赚钱)了。但生活总要继续,王程唯一的家当就是身上的这身衣服,一切得从零开始。十年间,他先是辞别妻女,到天津、湖南打工赚钱还贷款、装房子,后来接了朋友的班,租了北川新县城巴拿恰羌族碉楼的观光项目,一边收观光门票,一边卖些纪念品。这几年他从帐篷搬进了板房,又从板房搬进楼房,生活逐渐走上正轨。如今,王程的妻子在绵阳上班,女儿也大了,正在成都上大学。“经历这些事后,感觉一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的最重要”,王程说。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2][3][4][5][6][7][8][9][10][11][12][13][14][15] 页





(支持“←、→”键翻页)





5月6日,站在羌族碉楼上拍摄的北川巴拿恰。“巴拿恰”是羌语,意思是做买卖的地方。北川巴拿恰就是北川商业街,这里是北川新县城的中心。 中国网记者 张若梦 摄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2][3][4][5][6][7][8][9][10][11][12][13][14][15] 页





(支持“←、→”键翻页)





5月4日,“最牛矿工”彭国华向记者展示自己与当年“救命恩人”的合影。 中国网记者 张若梦 摄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绵阳市安州区雎水镇道喜村矿工彭国华被埋在矿洞里,靠雨水、手纸、小便充饥解渴,坚持了172小时后被成功救出,他因此被称为“最牛矿工”。地震后,彭国华家和整个村子搬到安州区雎水镇。十年间,彭国华当泥瓦工、开小卖部、承包林地种柳杉,就是不再做矿工了。





如今,去林地的路上还会路过当年下过的矿场。会不会勾起他对地震被困地下的回忆?彭国华说,地震没有给他留下阴影,以前害怕走夜路,但经历了5.12地震以后,胆子还变大了,“啥事情都要往上看,往前看,不能往后看。”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2][3][4][5][6][7][8][9][10][11][12][13][14][15] 页





(支持“←、→”键翻页)





5月4日,彭国华查看手机收到的和“恩人”相见的照片。 中国网记者 张若梦 摄





2018年4月,彭国华去上海看望了当年把他从“鬼门关”拉回来的医生护士。“就像多年没见的亲人一样”,彭国华说。





谈及十年间个人最大的变化,彭国华说,“啥子都看开了,人本身(就活)几十年,一家人只要团圆,啥子都好!稍微勤快点就饿不到,凭双手挣钱是最光荣的!”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2][3][4][5][6][7][8][9][10][11][12][13][14][15] 页





(支持“←、→”键翻页)





5月5日,王蓉和身在部队的小儿子视频通话,看着视频画框里的帅气的小儿子,她笑得合不拢嘴。 中国网记者 张若梦 摄





地震,孤独感和无助感让很多丧失亲人的幸存者走到一起,相知相伴。王蓉和母志勇便是一对这样的重组家庭——2008年9月,带着一个儿子的女主人王蓉和带着两个儿子的男主人母志勇成婚。现在,母志勇和王蓉生活在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盖头村, 一个在外做装修,一个在家经营枇杷和茶叶;三个儿子也大了,26岁的大儿子和23岁的二儿子在成都工作,王蓉带着的22岁的小儿子正是受到了当年赈灾一线的英勇官兵的影响,于2014年入伍参军,已经在武警部队某部服役四年。“一家人健康平安,经济宽裕,孩子们听话懂事,就是最大的幸福。”王蓉说。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2][3][4][5][6][7][8][9][10][11][12][13][14][15] 页





(支持“←、→”键翻页)





1994年出生的谢超现任安州区沸水镇枫香村村主任。他身后的是枫香村为拓宽致富路引进的乡村田园旅居项目。 中国网记者 张若梦 摄





90后的谢超是这个村子年纪最小的“村官”。2015年大学毕业后,谢超返乡创业,在和村民沟通想法的过程中得到了大家的赞赏和信任,2017年,他被村民选举为村主任。在村主任的履职中,他带领村民成立合作社,通过与企业合作等方式,带动整村脱贫。





谢超说,地震发生时,他正跟随在外打工的父母在浙江念初中。地震发生第二年,谢超回到北川中学念高中。他回忆,当时班上很多同学都经历了地震,“看到他们接受社会爱心人士的捐助,想着以后自己挣钱了也要帮助他们,帮助他们重建家园。”





谢超说,十年了,谈论地震的人少了,留下的阴影正逐渐褪去。下一步,作为村主任,他想带着大家过上更好的日子。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2][3][4][5][6][7][8][9][10][11][12][13][14][15] 页





(支持“←、→”键翻页)





5月5日,沈艳燕(左)和同事在羌绣文化旅游产业园中。 中国网记者 张若梦 摄





沈艳燕是羌族人,5.12地震发生后,她第一时间从外地回到平武县牛飞村陪伴外婆,面对满目疮痍的村落,她十分心痛,于是决定放下自己在外地做得红红火火的家政服务事业,扎根牛飞村进行灾后重建。如何能帮助羌族姐妹们从地震阴影中走出,同时又可以创收?她想到了从外婆那学来的羌绣手艺。2008年来,她培养出3000多名绣娘,带动大家居家就业,还开发了文创产品和文化体验产品,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使羌族文化得到传承,还帮身边的姐妹们自立自强,获得了经济上的收益。谈及未来,沈艳燕说,她会把羌绣事业坚持下去,培养10000个绣娘,带动致富、振兴乡村。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2][3][4][5][6][7][8][9][10][11][12][13][14][15] 页





(支持“←、→”键翻页)





5月5日,沈艳燕展示羌绣技艺。 中国网记者 张若梦 摄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2][3][4][5][6][7][8][9][10][11][12][13][14][15] 页





(支持“←、→”键翻页)





5月5日,刘金强在北川县。 中国网记者 张若梦摄





现任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党委副书记的刘金强本是山东潍坊人,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山东对口援建北川羌族自治县,时年大学毕业的他抱着参与灾后基础建设的想法考取了北川的选调生。刘金强对于工作十分尽心,为了与这里的村民交流起来无障碍,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熟练掌握了四川方言。两年后,重建工程完成,但刘金强并未选择离开,而是投入到了北川振兴发展工作中。





十年间,刘金强见证了这里从基础设施到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变。现在,他娶了当地姑娘为妻,有了一个可爱的孩子,工作重点则放在了脱贫攻坚上,“每个人的生活都很富足,精神面貌都很饱满”。他表示,下一步,他要带动群众致富增收奔小康。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2][3][4][5][6][7][8][9][10][11][12][13][14][15] 页





(支持“←、→”键翻页)





5月4日,蒋军和他打造的农副产品。 中国网记者 张若梦 摄





蒋军是绵阳市界牌镇西明村人。2014年,毕业于西南大学畜牧兽医专业的他放弃高薪和都市生活回乡创业。在他的推动下,家乡的有机鸡、有机鸡蛋和绿色蔬菜等农副产品远销山东等6省,不仅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为消费者提供食材产品,还吸引了游客观光、体验和采购,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蒋军说,十年前看到消息说自己家乡地震时,还觉得是不是真的,大概过了十分钟,发现家乡电话无法接通,才确信是真地震了。他表示,作为学农学的学生,应该到一线最需要他的地方去;作为年轻人,应该把个人价值融入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作为绵阳人,参与灾后重建也是一种情怀和责任。“所以,我回到了家乡。”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2][3][4][5][6][7][8][9][10][11][12][13][14][15] 页





(支持“←、→”键翻页)





航拍蒋军的生态农业基地,有着乡村旅游、生态产业、电子商务和现代农业等多元项目的融入。 秦飞 摄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2][3][4][5][6][7][8][9][10][11][12][13][14][15] 页





(支持“←、→”键翻页)





5月5日,王顺容整理综合超市货品。 中国网记者 张若梦 摄





王顺容是平武县牛飞村一家综合超市的老板。十年前,她在地震中失去了年仅8岁的孩子。直到现在每当有人提及此事,她还会哽咽。地震后,她和丈夫又生育了一个孩子。现在,她的丈夫去了贵州务工,大儿子出去当了兵,而王顺容则留在了平武县牛飞村,一边经营超市,一边照顾7岁的小儿子。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2][3][4][5][6][7][8][9][10][11][12][13][14][15] 页





(支持“←、→”键翻页)





5月5日,陈天荣站在农家乐门口。 中国网记者 张若梦 摄





在5.12汶川地震中,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盖头村151户人家房屋100%受损,有98%的房屋全部倒塌。身为“建筑能手”,成天荣不等不靠,在2008年10月左右就靠自己的力量修好了一间套三的小青瓦房,结束了自己的“帐篷”生活。2012年,又在原有基础上把小青瓦变成如今的“小洋房”。今年五月初,陈天荣的农家乐正式开张了,看着游客多了、生意日益兴旺,他期待着未来的生活更美满幸福。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1][2][3][4][5][6][7][8][9][10][11][12][13][14][15] 页





(支持“←、→”键翻页)





5月5日,王静在石椅羌寨内。 中国网记者 张若梦 摄





王静现在负责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石椅羌寨的接待工作,还是绵阳市人大代表。十年前,18岁的她还在外地务工,得知家乡地震的消息后,立即买了机票辗转回到家乡。十年间,她结婚生子,也见证着家乡灾后重建的变化。“家园建好了,大家生活水平也提高了。”现在,她不再外出务工,只愿和家人团团圆圆的。谈及未来,她希望来石椅羌寨的游客能多起来,羌族兄弟姐妹的生活更加富足。





上一页





第 [1][2][3][4][5][6][7][8][9][10][11][12][13][14][15] 页





(支持“←、→”键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