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的课堂,正在发生什么样的改变?
在上海市普陀区曹杨实验小学一间普通的教室里,孩子们正专心致志地听着课。整洁的书桌上,书本和纸笔都不见了踪影,每个孩子的面前都只有一台iPad。
杜美玲老师正利用APP平台中的填空游戏,帮助孩子们做阅读理解。孩子们根据文本段落大意,匹配出对应的图片,并拖拽到相应位置便可以完成练习。习题的完成情况被即时同步到数据平台,老师不仅可以获得孩子们习题完成情况的数据分析,还可以在iPad上对学生的优秀作品点赞。练习结束,老师还可以利用iPad的投射镜像功能,在屏幕上展示优秀作业。
这是一节二年级的语文课堂,也是上海市普陀区曹杨实验小学的学校日常。每一天,学生们的学习和探究、老师们的教学和评估,都可以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完成。
数字化的课堂,教和学都在悄悄改变
数字化教学能够即时、高效地将孩子的学习进度传达给老师,帮助老师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真正实现精准教学。
学生在平台上每一次练习的数据都会上传反馈到老师那里。教师一方面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起点和难点,从而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进度。另一方面还可以据此对学生进行分组,从而更加精准地分配学习任务,实现个性化教学。
与传统的教学不同,数字化教学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课堂练习不再枯燥,配以有趣的动画和简单的操作,手脑并用更能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在一堂二年级英语课《Tidy up the room(整理房间)》的课堂上,英语老师吴佳就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在iPad上创设游戏情景,帮助学生们进行对话练习。
一位同学扮演妈妈的角色用英语说出指令,“Put the ball on the desk(把球放在桌子上)”。另一位同学做出相应的操作,用手指轻触iPad屏幕拖动球放在桌子上。然后他们再互换角色练习。英语对话练习不再枯燥,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参与的热情。练习结束后,同学们都高高地举起小手跃跃欲试,抢着要展示自己和小伙伴的练习成果。
数字化教学也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对科技发明的热情,创新实验室里摆满了孩子们设计的小发明。一台会做后空翻的无人机迅速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无人机在同学的操作下先是向前爬升起来,然后迅速做了两次后空翻。
除了无人机,同学们还设计出会唱歌跳舞的机器人,还有能够自动探测到特定路线(如颜色或标记引导)而移动的机器人。孩子们不仅是熟练的操作员,还自告奋勇当起了讲解员,一场场精彩的展示引得大家频频称赞。
左图为学生演示无人机操作,
右上为会唱歌跳舞的机器人
右下为机器人循迹实验(摄影:谢然)
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些科技小发明都是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目前学校学生科技类获奖人数已有505人次并逐年上升。其中,2017年更是有两位学生获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并荣获上海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称号,还代表上海参加了全国科技大赛!
正如曹杨实验小学校长张晓文所说,“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变革的实践研究,激发学生“想学”,启迪学生“乐学”,引导学生“会学”,最终实现学生“能学”;促进教师“会教”,触动教师“乐教”,提升教师“善教”,最终实现教师“精教”。”随着信息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化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必然带动教学方式的全面变革。
数字化教学背后,是数字化的课程资源
课程是学校生活的全部,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可喜的教学成果,离不开学校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学校专门联合软件公司设计开发了集“教与学一体”的软件平台,开发了与教材配套并适用于课堂的数字化资源——“全景课堂”平台。
平台课程并非简单地把纸质课本转换为电子版,而是由学校专门统筹和发动老师共建共创的优质资源,再由程序人员制成软件。学校专门开发了适合低年级学生使用的游戏闯关测评资源,孩子们告别了以往的笔试试卷。
比如英语单词测试是通过“打气球”的游戏进行的,当同学回答对或错了某道问题,系统会采用气球爆炸的方式来给学生进行回馈;学生还可以直接对着iPad进行语音输入,平台会分析发音的准确性,给出相应的成绩和指导。
学校还配合开设了包括科技、艺术、体育、文学、社会实践等多个角度的60多门个性化拓展课程。每学期初,这些课程都会推送到“全景课堂”平台上供学生自主选择。
学生们可以选择在创新实验室里进行乐高机器人编程、调试的科技探究活动,也可以选择在小花园里开展“植物之谜”的生物探究活动,还可以选择在iPad上的“E启阅读”平台上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
突破传统、重构课堂,成功打造了具有数字化特色的Entertaining(趣味)、Exoteric(开放)、Encouraging(激励)、Efficient(高效)的4E课堂,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
此外,学校在推广实践之初也考虑到了科学性和合理性的问题,对于数字化资源的使用依据具体的学科特点和课程设定灵活安排。比如在需要做练习题的数学课上,相比于体育课堂,平台使用率会更高。
同时针对孩子用眼健康的问题,学校也制定了相关规定,并与家长协调共建。
在学校期间,规定学生在课堂上对iPad的连续使用时间不超过20分钟,并由老师合理规划课程安排加以把控;学生在家里利用平台做作业则会有家长的配合监督,过时不再允许继续操作。
校园界限被打破 资源共享平台正形成
事实上,自2012年10月起,曹杨实验小学就开始了电子书包项目的实践研究,学校全体师生使用 iPad 进行教学实践。作为上海市第一所全员参与电子书包实验项目的学校,在市教委、普陀区教育局的亲历指导、全力支持下,经过五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数字化教学的体系,成为上海开展信息化教育研究的品牌学校。
曹杨实验小学
还引领区域内的多所学校,建立e联盟,将经验辐射给更多的学校。在普陀区教育局的支持下,建立了开放共享的数字化资源体系,深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有的数字化资源都开放共享,采取网上走班的方式,帮助资源缺乏学校的孩子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许多优秀的教学资源在网络上随时可以播放,只要打开视频,就可以随时随地看到
特级教师、骨干教师的课程,
打破了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的限制。
与此同时普陀区的各级学校也积极探索自己的特色微课程、数字化资源学习平台,从关注信息技术应用聚焦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层次融合和运用。32所学校积极申报“数字化网络环境下学习方式变革探索实验”子课题,分别在“云课堂”、学生综合评价、网上走班、个性化学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并取得相当成效。
目前已经建立起以“普陀J课堂”为代表的区域数字化教学资源,并且贯穿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基础教育阶段,形成一个覆盖全区学校的统一综合性教育平台,为学生们提供了更为多样的学习选择。2017年普陀区教育局更是获评为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
教育质量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但信息化给普陀教育带来的变化已经开始逐渐显露出来。
“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我们正在路上。”普陀区教育局党工委吴凌昱书记表示,“围绕着教育强区和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的总体目标,立足于区域教育发展的阶段特点和比较优势,聚焦于效率与公平,在‘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品质’教育理念和‘互、联、网’办学思想引领下,普陀教育信息化必将充分发挥其引擎作用,带领普陀教育实现质量的提升与飞跃!”
图片、资料由普陀区曹杨实验小学提供
* 小编个人微信号: 2432274540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中国股市进入“暴利时代”,救市锦囊将启动,命运将彻底改变
- 杭城今日大小事丨这周开始,在杭州一秒穿越“文艺复兴”时代!一
- 你高中时代的最后一天,是怎么度过的?
- 购房者迎来福音,买房时代来了,许多人相信,房价要回归理性!
- 160条调控政策拉不住房价?央媒:今年注定是楼市新旧时代分水岭
-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三沙市赵述岛:南海里的一颗“明珠”
- 2018年养老金并轨,编制人员告别免缴养老金时代,工人养老金提升
- 新时代,房地产将全面拥抱区块链等新兴科技
- 一线城市楼市,卖资源时代来临
- AT&T若收购时代华纳 Comcast将收购21世纪福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