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无限扩大的生命境界
这是一篇关注度很高的文章,说的是《王阳明:无限扩大的生命境界》,该文章已被转发很多次了,你也来转一下吧。
正文开始:
作者:董平 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中欧国际工商学院(ID: CEIBS6688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堪称中国历史上真正做到立德、立功、立言的不朽典范,而阳明心学的现实意义与历史价值所在,也是国人精神思想的重要支柱。
今天这篇文章,希望大家在周末的闲暇时光,能够细细品读,慢慢体会。
正文:
30年前,我在研究王阳明的时候,完全没想到他将来会从“冷宫”中被释放出来,成为全民关注的对象。2010年,我曾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过《传奇王阳明》,这大概是现代传媒对王阳明最早的宣讲。
简单来说,王阳明一辈子只说了三句话,十个字——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今天我们逐一来领会这三句话的涵义。
心即理
什么是“心即理”?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先要从其他地方说起。
人类文明走到现在,追根溯源是产生于两种基本的生产方式,即游牧和农耕。这两种文化很不相同。
游牧民族的特征就是“逐水草而居”,哪里水草丰美,他们就去往哪里。
农耕民族不同,他们有定居点,老百姓和周围山水的关系是相对稳定的,他们在某一个定居点对周围事物的变化给予足够的观察,通过“观”来获得自然界的知识、种植的知识,也获得关于人本身的知识。
中国文化主要是农耕文化, 现在我们所说的春夏秋冬、东南西北,其实都是人们通过“观”来为大自然取的名字而已。
“观”不仅是为了解决生产问题,我们还在“观”的过程中,领悟到了某种独特的存在,叫做“道”。
“道”从哪里来?我们先来“观”一下。
昨天落山的太阳和今天升起的太阳,是不是同一个?有人肯定会说,现在是21世纪,我们都知道有太阳系,但是即便了解太阳系,这个问题也并没有解决。
如果昨天的太阳和今天的太阳是同一个,昨天太阳照耀下的万物和今天太阳照耀下的万物是一样的,今天的我等同于昨天的我,这是非常荒唐的。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他还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中国人也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我们继续“观”,发现太阳升起,大地一片温暖,太阳落下,大地一片昏暗,“一阴一阳之谓道”。有了阴阳便有四时代序,便有风霜雨雪,便有万物生生不息。
世界万物都存在于一种秩序当中,是为生命秩序,花开花落、四季变换、生生不息、无始无终。这种生命秩序就是我们所说的“道”,或者是“天道”。
因为有“道”的存在,才有了万物的生存毁灭,“道”是万物的本源,万物自然也包含了人。
万物从“道”那里获得了属于它本身的属性或者本质。物有物之性,人有人之性。要讲人的话,必须把它和物分开。
举个大家熟悉的例子,
告子:“食、色,性也”。
孟子(不同意告子观点):白墙是白色的,白色的牛、马、鹅、狗也是白色的,这些白色一样不一样?
告子:一样。
孟子:既然如此,是不是人的性就等同于牛的性,牛的性就等同于马的性?
孟子的意思是,如果把食色作为人性,显而易见把人之性等同于牛、狗、马之性,这是很严重的。
在孟子看来,人性只能是人身上才有的某种特性,凭借这种特性才能实现人和自然界的完全分离,而这只能是“仁义礼智”。
人从“道”那里获得的东西最多、最全、最完整,也最纯粹,我们称之为“性”也好,“德”也罢,它在王阳明那里叫做“心”。
王阳明告诉我们,
每个人的本源,
也就是“性”或者“心”,
本来就等同于“道”,
这就是“心即理”。
“理”就是“道”。“道”是存在,“理”是“道”的自身存在所呈现出来的自有秩序。
“道”有多久,“心”就有多久;“道”有多高,“心”就有多高;“道”有多广,“心”就有多广。
王阳明认为,我们要从根本上懂得这个道理,原本人就是与天下万物为一体,与日月一般光芒,与天地一般悠久,所以我们需要突破自我,还归生命真相,面对生命存在的真实状态。
我们总是不明了,喜欢向外寻求,王阳明告诉我们,只有向里看,才能直面生命的本真。
知行合一
如果每个人都明白“心即理”,明了了自己的本性原等同于“道”,然后把自己的真实本质表现出来,就是知行合一。所以知行合一是一种实践方式,不是一种理论。
王阳明认为,
日常生活中每一个正常的人,
原本都是知行合一的,
一旦我们有了私心杂念,
就无法做到知行合一,
就会背离生命存在的真实状态。
什么是原本的知行合一?比如我口渴了,看到一杯水马上就会端起来喝。这就是知行合一的本来状态。如果我说自己口渴,水放在面前我就是不喝,别人很容易判断我的口渴到底是真是假。
王阳明举了一个例子,“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好色”可以指美女,也可以指一切美好的东西;臭指气味,也可以是香味,“恶臭”指难闻的气味。每个人见到美好的事物,心中知道这是“好色”,就叫做“知”,如果“好好色”,这就是“行”。知行原本就是一致的。
没有任何别的私心杂念介入的时候,我们都会这样,“好好色,恶恶臭”。如果你感冒了,鼻子不灵了,闻到恶臭也不觉得难闻了,这就是病态,不是常态。
所以王阳明强调,正常情况下,我们原本就是知行合一的。有私心介入后,知行就会分离。王阳明说,知行分离并不是生命存在的真实状态,所以我们要回归生命本源,回归本体。
本体就是本来的样子。正常人在做一件事情时,都是有一个想法在主导,比如一个木匠把一张桌子做成了弧形,那么他在做这张桌子的时候,头脑中一定有一个“做成弧形”的主导意识,这个主导意识在王阳明那里就称为“知”,所以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他还强调,凡是不能付诸行动的所谓“知”,都不是真知,凡是真知一定能够体现在行动上。知和行是相互包含的,原本就是一体。
知识意义层面的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知行合一整体内容当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知行合一中的“知”指的是良知而不是知识,把知识排除在知行合一的意义之外。我个人不赞同这个观点,因为这样的话,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观点就不具有普遍有效性了。如果没有普遍有效性,它就不是一个完整的逻辑自洽的理论。
我相信王阳明既在知识意义上讲知行合一,也在良知意义上讲知行合一。
致良知
曾有朋友问我,如果同事到处散布谣言,说我坏话,阻碍我升职,我很恨他,于是就把他杀了,这样的话算不算知行合一?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王阳明讲的知行合一的确还有另外一个维度,除了在知识意义上保持知行合一,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在良知意义上讲知行合一。
所以,
当“知”变为“良知”以后,
再讲知行合一,
就是“致良知”,
王阳明晚年极其看重这三个字。
要讲良知的意义,哪怕讲到天荒地老也讲不完。良知二字是千古圣人相传下来的一点真骨血,正法眼藏。
良知是什么?它是“道”,是我们的本心。“致”是表现、实践,致良知就是实践良知,就是知行合一。所以我说,知行合一的进一步完善发展,就是致良知。
怎么致?良知本身有什么特征?简单起见,我来讲三个比喻。
第一个比喻是主人翁,“个个人心有仲尼”。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主人翁,即心之主宰,这是王阳明的原话。他讲,所谓良知,就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主人翁,我们所有的活动都要听它的。可是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不听它的,这就造成了心身分离。
举一个例子,当你看到一朵花,你会感觉它特别美,基于这个感觉,你会想要拥有它,于是你可能就会把它摘下来。生活当中也是,我们都希望做高官、赚很多钱,我们还想要很好的声誉和很多粉丝。我们不断地在内心“想要”的主导之下做出行动。
王阳明提出一个简单问题,比如你感觉花很美,这是人畜无害的,当你产生了“我想要”这个想法之后,就要注意了。
他认为,这时我们的本心一定会呈现出来。当你伸手摘花,良知一定会告诉你不要摘,那不是你的,但你总不听它的。
我们总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所以我们投入到外在的名誉、身份、地位、财富的追逐里。
主人翁是我们的本心,如果我们的身体活动和它没有关系,就会造成心身分裂,就很危险。所以王阳明说,我们要重新建立起心身的统一性,不论说话做事,都要向主人翁请教,让我们的内外心身都还归于一体的本来状态。
如何请教呢?说得简单一些,就是反思。
反思很重要,孔子讲“反求诸己”,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苏格拉底也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第二个比喻是“称”,我用它来解决争论不休的问题。王阳明用过一个词语叫做“鉴空衡平”,良知就是在什么都不称的情况下,能让这个秤杆保持平衡的点。
换一种说法,它也是有理数数轴上的零,既不是负,也不是正,但是却能将正负区分清楚。
良知本身无是非、无善恶,
但是知是非、知善恶。
《论语》里有一句话叫做“以德报怨”。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好不好,孔子反问,那用什么来报德?他回答不了,孔子补充一句,“以德报德,以直报怨。”直就是中直,没有私情私意,居于中。
今天很多人讲中庸时,80%的人都理解错了。我批评你一句、批评他一句,表扬你一句、表扬他一句,遇到什么事情就说“天气很好,你们谈”,这种人最坏,被孔子称为“乡愿,德之贼也”。
什么是中庸?
中庸是任何时候都坚持大中至正,
坚持中正之道。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真正做到中庸比瓜分天下、辞掉高官厚禄、赴汤蹈火还要难。
所以良知本身无善恶,但是区分一切善恶。只要是实现大中至正,没有偏见,没有先见,还原事情真相,这就是致良知。
第三个比喻是镜子,王阳明很喜欢讲这个比喻。他告诉你镜子里本身没有东西,但是却能够客观、真实地把放在它面前的东西反映出来。
有人会说,如果一天到晚致良知,生意还怎么做?王阳明并不是不让你做生意,而是让你在面对事情的时候,心中能像镜子一样,没有任何骚动和不平,安静、客观、完整地去面对这个世界。
他还强调一点,事情做完了就好比镜子跟前的东西拿开了一样,镜子里什么都没有留下,也就是现在人们很喜欢讲的“归零”。
“归零”就是回归到“鉴空衡平”的本源状态,就是致良知的境界。
王阳明所讲的良知,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本心。通过致良知的实践活动,最终达到天下万物一体,也就是最初所说的“心即理”。
致良知的最后境界,
就是心外无物,
无心外之物,
天下万物与我同体。
格上财富:在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十年深度研究,甄选阳光私募、PE/VC、海外基金等高端理财产品,为您的资产增值保驾护航!
- 中国股市最大的谎言,保护中小投资者,散户:倾家荡产!
- HPV杀伤力多大?打HPV疫苗有多大的好处?
- 微信“乐游卡”发布:境外用微信无限流量
- 新的职业或将颠覆传统房产中介,对郑州购房人绝对是大大的利好
- 登陆Win10! E3大展微软正式发布光环 无限
- 太空飞船不断地加速,的最终飞船能否无限接近光速?!
- 湖北孝感面积最大的县,拥有一座高铁站,从武汉到这里坐高铁仅半
- 一巨贪被抄家,墙壁咚的一声,胆大的拿金锤砸开,吓得工具掉了
- 把这几个小程序推荐给伟大的父亲们吧
- 时空穿梭丨20组工大今昔对比照,带你走进西工大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