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村:青春恰自来
看官辛苦啦!傻大方小编知道你找“青春村:青春恰自来”这篇文章很久了,是否有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感脚呢?
正文开始:
新华社西安4月14日电(记者陈晨)都说山路十八弯,可从青春村到县城的山路有268道弯。沿着这条熟悉的路重回青春村,站在新家门前和一同回乡的年轻人有说有笑,今年33岁的毛安海第一次觉得,家乡有了点“青春的味道”。
在毛安海的记忆里,自己打小生活的这片土地和青春村的名字从来都不搭界。青春村太穷了,这个位于秦巴山区腹地陕西省岚皋县堰门镇的村子,山高石头多、出门就上坡,几乎是挂在山梁上。房是住了几十年不变的土坯房,地是收成靠天的贫瘠地。
小时候,毛安海和父亲上山种土豆,土壤太薄,一锄头下去就磕在岩石上,火星四溅。他一惊,失手丢了锄头。山势太陡,锄头一路滚下山崖,竟没有遇到一点阻拦。
锄头丢了,毛安海的心也跑了。19岁那年,像村里其他年轻人一样,沿着268道弯的山路,毛安海离开岚皋远赴北京打工。可儿时贫穷的烙印如影随形。
“这么穷的地方,年轻人都跑光了,暮气沉沉的,为啥还要叫青春村呢?”毛安海把疑问深深埋进心里。
在外漂泊十几年,毛安海打过工、下过矿,搞过装修、做过电焊,虽然辗转多地,心里还是惦记着青春村,牵挂着日渐年迈的父母。可每每抱着希望回家,却又总是带着失望离开。青春村的日子,如日升日落般一成不变。
谈及过往,土生土长的青春村党支部书记曹光春同样深有感触。青春村土地贫瘠,基础设施落后,村子发展举步维艰,年轻人纷纷离开。“青春个啥嘛,我给人介绍都不好意思。”
白日到处,青春已自来。随着脱贫攻坚进程的加快,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岚皋发展驶入了快车道。这一次,青春村没有落下。毛安海说,伙伴们捎来的信儿里,总有着青春村的变化:自来水修通了,电网改造了,太阳能路灯架起来了。村里搞起芍药、核桃、泡桐等特色产业,道路通到家家门前,不少年轻人都回家了。
毛安海将信将疑。直到去年春天,父亲打来的电话:“咱要搬进新家了!”他坐不住了,迫不及待买好车票踏上归途。268道弯的山路依旧,却已全部硬化,一路畅通。
毛安海向记者回忆了到家后的情境:瞪大眼睛,围着宽敞明亮的2间新居转了一圈又一圈,乐不可支。听家中老人说,因为自家是村里的特困户,政府免费搬迁安置。一分钱没掏,全家人就领到了钥匙。
从村头走到村尾,毛安海脚步没停,心思也没停。眼见着村里的变化,他终于下定决心不走了。借着政府引来的扶贫项目,他在自家地里种上了莓茶和芍药。不会种不怕,县里的技术员上门指导。这还没有收成,一家公司的订单就已经来了,“有多少收多少!”他暗自算了一笔账,等明年芍药开挖,一亩地的收入就有1.2万元。
过去和自己一起出外闯荡的伙伴也陆续回来了,村里不再只是老人和孩子唱主角。一到傍晚,年轻人就抱着篮球到村里新建的健身广场较量一番。青春的气息,重新回到了青春村。
“过去觉得,咱这地方出门就是山,没啥好的。可现在发展林下经济就能致富,有山有水、空气清新,城里人都羡慕。”他还发现,曾经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喜欢借酒浇愁的父亲,现在因为看病有医保能报销,酒瘾也戒了。
毛安海乐了。最近,有电焊手艺的他正盘算着参加县里的技能培训,考个证下来,圆自己深造梦。“这小康路上,还真是一个都不掉队哩。”
36岁的曹光春也是返乡青年。“现在村里发展起优质核桃1000亩、速生泡桐1000亩、芍药600亩,还成立了2个专业合作社。2016年至今,全村261户711名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中已经有180户、556人脱贫,今年还计划脱贫33户90人。”亲历家乡的变化,这位年轻的村支书一脸自豪:环境好了、生活改善了,村子里朝气蓬勃,人也觉得更青春了。“咱这青春村,现在才真是名副其实!”
变化不只发生在青春村。据岚皋县人社局统计,在仅有17万人的岚皋,近年来已先后有3000多人返回农村就业创业,其中多数是外出务工的年轻人。青春气息洋溢在秦巴山区的山山水水之间。
临别之际,毛安海躲开村干部,悄悄把记者扯到一边,倾吐了心中的小秘密:“现在生活好了,村干部说要给我介绍个对象,明年家里兴许就有女主人了。到时候你来,肯定又是一个样儿!”
- “再不用受那熬煎了!”——王女脱贫记
- 上海市科委将引导各类创新资源向示范区集聚
- 在12号线站台上演“全武行” 两男子双双被拘
- 贩毒到底多暴利?从拿货到出货半年内就能买套房
- 道路两侧观赏植物结的果不要食用
- 省气象台预报 未来一周,湖南将迎来两次降雨过程
- “告别童年,放飞青春”离队入团仪式!
- 高档住宅成群租楼:一套房隔成12间 群租合租占近半
- 13年无偿献血102次
- 沪苏浙皖治超工作进入“联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