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孩子学习态度,却没做到这3点,管得再严也白搭!

《抓孩子学习态度,却没做到这3点,管得再严也白搭!》系傻大方资讯网小编转载,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抓孩子学习态度,却没做到这3点,管得再严也白搭!

文/赵老师





每年到了3、4月份,后台留言“讨伐”孩子学习态度的父母便会特别多,诸如此类:



抓孩子学习态度,却没做到这3点,管得再严也白搭!

抓孩子学习态度,却没做到这3点,管得再严也白搭!



每当看到这些留言,赵老师便不由得皱起眉头,想讲一句实话:



都这个时候了,还在纠结孩子的学习态度,真不如洗洗睡了。



就像一个小士兵,前面炮火连天,马上就要上战场了,你还在后面,喋喋不休地抱怨他平时的训练态度不好,顶用吗?



不顶用。



我们的父母似乎有一个天然的逻辑,认为一个孩子,只要他学习态度好,就可以解决他全部的学习问题。



但其实,学习态度不是包治百病的万能解药,只是孩子在学习上的一个表现,就像发烧是身体里有炎症的一个症状,流鼻涕是身体受风寒的表现。

它仅仅是一个症状,而不是病因。



我们做父母的,看到了症状,却鲜少问一句:孩子的学习态度为什么不好?



这一问才是抓住了关键。





学习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它

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下的一个结果。比如:你的天赋,做事的品质,心智的成熟度,性格,人生观,目前所处的生命层次......

这里面的每一条,都可能影响到一个孩子的学习态度。



我们先拿天赋来讲。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



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语文和数学)两方面的发展,智力是以这两者整合方式而存在的一种能力,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



比如:建筑师和雕塑家空间智能比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比较强,公关人员的人际智能比较强。



通俗点讲,就是:



人与人聪明的点是不同的,你做不好一件事,学不会数学,不是你笨,

只不过是你的聪明不在此处。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所在,对于自己擅长的,他们会天然本能地热爱,钻研,甚至上瘾,因为投入很多,所以,回报会更大,形成良性循环。而对于自己不太擅长的,则会躲开,因为投入很少,所以,挫败会更多,最后形成恶性循环。



就像一个数学考30,而历史考满分的高中孩子说的,晚自习一到伸手拿书的时候,他明明知道自己数学弱,要多学习,可是,手还是不由自主地取出政史地。



心里很理智,但身体很诚实。



这就是人性。



不喜欢,不擅长却非要学好,只有一种可能,这个孩子对自己的生命怀抱着一种巨大的使命感。所以,他不问能不能,只问应该不应该。



而大多数孩子,当他对自己的人生还处于混沌迷茫的时候,他对于学科的学习,就会随性而至,我搞得定,我就喜欢,多做做,我搞不定,我就害怕,讨厌,逃避。



所以,你说他学习态度不好,他只不过是搞不定罢了。



2015年走心,有一位来自甘肃兰州的高二女孩。



这个女孩子很厉害,走心期间,除了上课,其他时间,她几乎手不释卷,连上厕所,排队在门口等待的间隙,她都会随手从书架上拿本书。



她的天赋在文科上如鱼得水,在数学上,上帝就很吝啬。



走心上完,数学终于及格。



她妈妈兴奋地给我打电话,报喜的同时,还给了我另外一个喜讯,孩子走心期间在我们这边读了一本书,关于话剧剧本编写的书,回校后,学校搞戏剧节,她亲自策划,编写,表演,获得了一等奖。



你看,这个孩子,显然,她的数理逻辑智能很弱,而语言智能和内省智能是极为发达的。



天赋上不擅长,未来的职业选择一定不可以走这条路,这就叫男怕入错行。但是,天赋不具备,不代表你一定学不好,又不是要你做数学家,文学家,从中考,高考的要求来看,它的考察并不苛刻。



就像我们前段日子接的一个高三孩子,

之前数学真的很差很差,只能考到40分,

走心结束后,连上12天一对一数学,每天6个小时,

课程上完,就走到120了。



所以,李波老师常常讲:



只要孩子智力正常,学习方法正确,加上一定程度的努力,中考数学拿到108-115,高考数学拿到115-125之间的分数,都

可以实现的。



也就是说,除了天赋,孩子学习没搞好,学习态度不到位,我们还要看:一、你方法对头吗,二、你心智成熟吗?



方法看教学,心智看教育。



什么叫心智成熟?



就是明白自己想要怎样的人生,并且愿意为了它去付出常人无法付出的努力。



孩子与孩子最大的差异,其实不是天赋,而是心智成熟。



天赋再好,而心智不成熟,会把一手好牌,打个稀巴烂,让身边的人,都为他扼腕叹息。



而天赋虽然平凡,但是为人沉稳厚重,不屈不挠,却可以让自己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



成熟决定了,压力之下,你选择向前走,还是往回走。



比如,每年9月份到第二年高考6月份,10个月中,孩子们会有3次放弃。这3次放弃,就是幼稚与成熟的分水岭。



第一次:9月份----

高考总复习刚开始,就不战而溃,选择放弃。



第二次:当年的12月份左右----

努力了3个月,依然没有进展,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中,然后放弃。



第三次:次年3月份左右----

一模之后,又有一批孩子绝望,放弃了。



这些孩子,你看着在玩游戏,在混日子,在拿着书包上学去了,其实都是假装与掩饰。



他们内心中有一个巨大的黑洞,黑洞里是自己的未来,他们不敢探头,因为深不见底。



他们比那些忙碌着学习,奋斗的孩子更痛苦。



那些孩子在飞升,而自己在下坠。



一个是奋斗的苦,一个是空虚的苦。



这种空虚的苦,是幼稚带来的痛苦。



因为他们长这么大,第一,从来也没有想明白自己要什么,第二,从来也没有过一种真切的生命体验,那就是只要持续不断地付出,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我就可以达成心愿。第三,从来也没有掌握到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来支撑自己的努力。



所以,这个时候,你骂他不学习,态度不好,有用吗?



没有用。



他需要的不是指责,而是一个老手,走过来,抚着他的头,用自己全部的生命智慧,告诉他,孩子,人生是这么回事的......



他还需要你动用你的专业水准,明确地告诉他,面对学习,你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然后,可以达到一个怎样的目标,要让他看得见路和目标。



最后,你还要像一个友善而严厉的教练,督促着他,鞭策着他,提要求,给标准,诱导他,开始大刀阔斧地去做事。



等他终有一天走过去了,回头一看,嗷,就豁然开朗了:



原来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么搞定的。



就这一段路,人就夯实了。



这种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比高考分数要紧多了,是一笔宝贵财富。



今年开春,一位妈妈给我打来电话,

千恩万谢。



说当年孩子上初三的时候,非常沮丧,就要放弃了,我跟孩子讲了几句话,孩子照着去做了,然后,中考考的特别棒,进了当地一所重点中学。



现在高二了,又遭遇了学业困难,所以,报名了我们在线培优。



电话接完,我还在将信将疑。



我都不记得了,

点石成金这种事,李波老师倒是常干,我怎么可以做到呢?



后来释然。



其实,孩子当时需要的,也许只是一个希望,和一条可以行走的大路。面对中考的重压,她眼前都是重重迷雾和阴霾,分辨不出方向,她想奋力挣脱,但又疑虑自己的弱小。



这个时候,有一个老皮老脸,又言谈温和,听上去充满智慧洞察的天外来客,温和而有力地给她一指,孩子,别担心,走这条路,你就成了!



这一指,给了她莫名的力量。



成年人往往低估孩子们的迷茫、恐惧和软弱。



在他们看来,你就是叛逆,你就是不懂事,你就是荒废青春,不务正业。



其实,赵老师从教十几年来,还真没见过不务正业,对自己人生压根不负责任的孩子(成年人倒是很多)。他们的叛逆,不懂事,荒废时光,其实都是迷茫的表象。



人生不是九九八十一难,在我看来,沟沟坎坎,密布其间,形同一张网,孩子们呢,江湖经验不足,既没天赋,又没方法,就像待捕的小飞蛾,稍不留神,就被黏连,捆缚,然后,自卑,绝望,自暴自弃。



就像一个高二的女孩在走心结束后,写的自省:



我默许了你所有出格的叛逆,对,叛逆,我还在借口说,这是叛逆,我不敢说,这是懦弱者对强烈压力的逃避,这太过刺耳!



所以我们要心疼这些孩子。



心疼他不自知地潦草交代了自己的青春。



你还要一边心疼,一边相信,一边积极地推动他去做事。



启迪心智,帮助他成人;

传授方法,帮助他学会做事;

锤炼孩子做事的品质,给予他做事的标准。



这都是为人师者,为人父母的职责。



我们在线培优课程上线后,李波老师进行教师培训,一直强调一点,所有的代课老师,不单要讲知识,更重要的,要把做事的标准给到孩子们。



比如解题。



孩子们常常用一个“我会做”,一带而过。



李波老师要求的却是6个层次进阶:



第一层次:能不能;

第二层次:会不会;

第三层次:有感觉吗?

第四层次:速度怎样?

第五层次:有手感吗?

最高层次:你爽了吗?



而我们大多数孩子,仅仅停留在“能不能”和“会不会”层面上,就洋洋自得了。



你不把标准给到他,他就不晓得,还以为自己做的很好。



这也是打磨孩子心性的过程。



这个过程不做,他就不会深刻,沉稳,他的做人,做事就会飘。



面对学业的艰难,他们就会逃掉一次,又一次。他们错失了好多机会,看到自己的聪明和力量,看到自己的坚韧与不屈,并发出感慨,嗷,原来你这么棒!



多么的可惜!



严格意义上来讲,没有学习态度不好的孩子。



只有因为不擅长做一件事而逃避的孩子,和心理不成熟,还没有学会坚韧与方法,以及良好的做事品质的孩子。



学习这件事,它最大的意义也许就在于,要你转过脸来,看着它们,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你搞不定它们,依然挺立着,去坚持走下去,不断不断地寻求方法,提高标准,最后,一切终将,柳暗花明。



人生,就是坚持过后的柳暗花明!



这才是孩子最要学会的一点。



父母在教育上,也要学会这句话:



教育,就是坚持过后的柳暗花明。



最后,讲两个小故事,是两个孩子真实的成长历程。是这周三开教师大会,王晓华老师分享给大家的。她一边讲,我一边感动,一边深思,实在不想浪费,会后,缠着她视频里露脸,拍了10分钟短视频,讲给各位父母听。



希望这两个孩子真实的成长历程,能够让你在一个孩子漫长琐碎混沌的成长之路上,看到路径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