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辽足上港是前车之鉴 人和立足需打“北京”烙印

深度|辽足上港是前车之鉴 人和立足需打“北京”烙印

2018中超联赛第五轮,北京人和结束四连客回到主场,这也是人和队本赛季第一场主场比赛,很可惜浪费太多机会的人和队0-2输给上海申花。那么北京球迷对于这个漂泊多个省份的“外来户”接受程度如何?人和如何立足北京?

要想在北京立足,人和需要汲取辽足入京的经验教训,学习上港和欧洲俱乐部的做法,才能在北京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人和立足皇城根儿不易,起步更不易

北京人和2018中超前四轮比赛遭遇四连客的魔鬼赛程,但是他们拿到了1胜1平2负的成绩,对于这支投入不大的升班马来说,已经算是不错的成绩。本轮人和队迎来了真正意义的北京主场首秀(上一轮北京德比是北京国安队的主场),但相比国安场均接近5万的观赛人数,来捧场人和队的球迷仅有不到国安的五分之一。

深度|辽足上港是前车之鉴 人和立足需打“北京”烙印

回顾上一轮具有历史意义的北京德比大战,共有53887人到场助威,这里面又有多少北京人和队的球迷呢?从赛场的一个标语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北京人对于北京人和队的接受程度——“流浪球队四海认爹,沪陕贵京爬了一圈,北漂人和不配德比,这个城市只有国安”——虽然用词有些粗鄙,前后亦不押韵,但足以从侧面看出现在的北京人并不接受人和。

深度|辽足上港是前车之鉴 人和立足需打“北京”烙印

北京人和确实流浪了数十年,但这并不是俱乐部的错,相比那些已经注销掉的俱乐部,生存下来才是王道。1995年上海浦东足球俱乐部成立,随后被中远和汇丽联合收购更名上海中远汇丽队,之后徐根宝带队冲上甲A,随后引进了范志毅、申思、祁宏、朱琪等老申花球员,欲和老大哥申花分庭抗礼。

03年中远收购汇丽俱乐部的股份成为大股东,球队更名为上海国际,并拿下当赛季的亚军。2006年上海国际搬到了陕西西安,一度成为这个城市的骄傲和名片。五年后,球队搬迁至贵州,改名为贵州人和俱乐部,在此期间人和拿到中超第四,足协杯冠军,并进军亚冠,是球队最辉煌的时段。2015赛季降级后,戴氏姐弟(人和老板戴秀丽和戴永革)决定将球队落户北京。

每年全国都有数十万人选择“北漂”,等待属于自己的机会,人和队这次“北漂”的风险依然很大,皇城根儿本身立足不易,从现在看,人和的起步更难。

辽足教训值得汲取,上港经验需要借鉴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是一个超大型的城市,如同英格兰的伦敦一样。但是在中国顶级联赛常年来只有北京国安一支球队,反观伦敦共有6支英超球队(17-18赛季共有切尔西、托特纳姆热刺、阿森纳、沃特福德、水晶宫、西汉姆联队),所以北京人和并非不能在北京取得成功,而是要注意方式和方法。

2002-2003赛季,几乎全盛时期的辽宁队曾因为获得北京企业的赞助,短暂地搬到北京生存,虽然当时有张玉宁、曲圣卿等响当当的球星坐镇,但最终因为“水土不服”而离开了。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融入北京氛围,辽足在2003年竟然决定将辽宁波导战斗的名字改为北京三元足球俱乐部,即便是这样,辽足还是没能在此立足。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球队缺乏带入感,队中没有北京籍的球员,甚至没有建立梯队,这支完全没有北京元素的球队两年后搬回了辽宁。

如果说辽足入主北京是一个反面教材,那么上海上港能与申花争霸上海滩就是值得北京人和借鉴的经验。徐根宝的东亚队升上中超之后,上港集团全资收购,虽然根宝全国选材,但这支球队已经扎根上海数十年,本身自带上海元素。

其次上港不仅收购一线队,还将出战全运会的梯队一并收购,上海本土力量的融入自然带进了上海城的诸多元素,再次上港大手笔引援将球队打造成争冠的王牌,多次征战亚冠并有出色表现,这就吸引了大批忠实拥趸。

当然人和队还可以借鉴欧洲俱乐部的做法,借助强势媒体加大曝光率,通过事件营销,强化球迷文化的培养,让球员特别是球星与球迷多多的零距离接触,一点一滴的渗透进城市元素,主动融入城市而不是被动的等待球迷融入俱乐部。当然欧洲俱乐部多数有上百年的历史,球队的底蕴需要历史的传承,一代一代的积累。

要知道,融入北京足球文化并不是前面加上“北京”二字就可以,这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和融合。比如是否可以收购北京籍球员为主的青少年梯队,建立足校培养本土足球人才,引进几位北京籍的球星充实一线队,当然最重要的是打出符合北京城市地位的成绩,否则立足北京城会成为一句空话。

深度|辽足上港是前车之鉴 人和立足需打“北京”烙印

深度|辽足上港是前车之鉴 人和立足需打“北京”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