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陪孩子读书如何才能不焦虑?

这是一篇关注度很高的文章!说的是《家长陪孩子读书如何才能不焦虑?》。该文章已被转发很多次了,你也来转一下吧。

正文开始:





娄晶磊与杨澄子表演诗朗诵。





主讲嘉宾杨毅在作分享。





主讲嘉宾娄晶磊开讲。





一个个鲜活的故事、生动有趣地互动、受众提问、解惑支招……6日下午,由扬子晚报、建邺区图书馆、扬子读书会以及孩孩幸福公益创客联合主办的“家长可以不焦虑陪娃陪出幸福感”公益巡讲,在建邺区图书馆建邺书房开讲。由于所讲内容精彩,引起家长的共鸣,原定下午4点结束的讲座,“拖堂”到5点半才“下课”。听讲座的家长又与老师互动交流了半个小时,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通讯员张益达实习生季一格扬子晚报记者郑幼明文/摄





育子过程是享受,一家三口成“幸福三宝”





“塑造孩子心灵计划”导师、主讲嘉宾杨毅老师,先介绍他们以“生态幸福教育理念”,培养出的“幸福小达人”的杨澄子的经验。他的女儿杨澄子是全国年龄最小的首批“中华文物保护使者”、亚青会“公益小达人”、青奥会小使者、道德风尚表率奖、“公益先锋”奖章获得者,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的育子过程是一种享受,一家三口因此成为众多家长羡慕不已的“幸福三宝”。





讲座过程中,娄晶磊老师与女儿澄子深情朗诵了原创诗歌《众里寻她你是唯一》,母女互动之间流露的真情感染了在场的家长。随后,杨澄子还穿插表演了独唱《绣红旗》和朗诵《八一三淞沪抗战》。





讲座中杨毅老师用一张A4纸,横30格竖30格,解读人生只有900个月,家长应珍惜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短暂岁月。他认为目前社会与家长在教育问题上存在误区,提出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孩子幸福!





借“南风效应”讲解如何唤醒孩子学习的“内力”





随后,娄晶磊老师与大家分享了寓言“南风效应”,它说的是北风和南风比赛看谁能让路人脱掉身上的大衣。北风拼命刮,想把路人的大衣吹跑,但风越大路人把大衣捂得越紧;而南风频吹送暖,却让路人热得脱掉大衣,这揭示出真正的教育是唤醒内力觉醒的观点。





为些,她还通过与一位家长的互动进行进一步阐述:她站在桌子左边,让站右边家长将一根一尺多长松软的绳子推给自己。那位家长从绳尾一推,绳子窝成一团也没有推过去;娄老师与家长交换位置后,让家长捏住绳头拉,结果不费多大力气就把绳子拉过去了。娄老师说,“推”是目前家长们普遍使用的方法,效果显然并不理想,而“拉”则是唤醒孩子学习的“内力”,事半功倍。





家长如何陪出幸福感?不当“监工”做“伙伴”





在说到中国家长普遍存在的焦虑时,娄老师分析指出,究其原因无外乎是“起跑线”、“攀比”惹的祸。她分享出网络上家长们“吼娃”的自嘲评论,引发在场家长的强烈共鸣。





“欲问家长几多愁,陪娃作业愁破头,惊闻有人装支架,年复一年何时休……”针对家长们呼声最高的关于陪娃写作业的困惑,娄老师也总结出不同的陪娃模式,有“周扒皮式”、“黄世仁式”、“母老虎式”、“催命鬼式”四种。





以“母老虎式”为例,家长容忍性差,缺乏耐心,错一点就立刻吼叫,越是这样孩子越紧张害怕,错误率越高,思想越不集中,学习能力越差,几乎是恶性循环。其他几种模式则会导致孩子为了抗拒没完没了的作业而产生拖延症。





娄老师就此向家长支招说,遇到孩子作业出错问题,家长可与孩子讨论出一个孩子能够接受的提醒与纠错方式,最好是用轻松、幽默、搞笑的方式,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些两人专属的表情、动作、秘密语言,这样,即使是指出孩子的错误,但让孩子感受到的是关爱而不是“挑刺”,孩子乐意接受并勇于改正。





对于如何陪出幸福感,娄老师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获得效能感。二、作业追求质,而不是量。三、家长要以榜样的力量影响孩子,如家长带头多读书等。四、梦想的力量。





娄老师特别强调的是构建持续美好的亲子关系。家长首先要明确,教学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家长最需要做的是从情感和心理上关爱孩子,自己即使陪娃作业,也不是“监工”,而是帮助、启发、开导孩子的伙伴,家长应该是激励大师,是造梦者,是唤醒孩子内力觉醒、挖掘孩子小宇宙的人。





反响





听课的家长连呼“不虚此行”





记者发现,来听讲座的家长中,不少人孩子还很小,有的甚至还在上幼儿园,可见现在“陪娃”的压力越来越大,家长的焦虑也越来越提前。





一位幼儿园大班男孩的妈妈在讲座过程中与娄老师互动频繁,甚至几次眼里闪烁着泪光。讲座结束后,这位妈妈很激动地感谢娄老师,说今天来得太值得了,因为今天的讲座一下子就化解了她持续3个多月来的焦虑!





田先生一家三口特地从句容宝华赶来,全程专注聆听。感慨能听到这场讲座真的特别幸运,还向娄老师发出了到他们所在区的文化馆举办家庭教育讲座的邀请。





“自打生了孩子,我已经听过很多很多场家庭教育讲座了,但这次的讲座是最好的一场,特别有高度,有水平,内容广博又特别有实际的指导意义!”一位从事教育工作20年的妈妈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