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但凡能动脑的,千万别着急动手

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订阅哦

来源:水寒说语文

作者:于晓冰 

孩子,但凡能动脑的,千万别着急动手

某日,语文晨读。我走进教室,没有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却看到每个学生都在埋头写字,只有笔和纸摩擦的沙沙声。走到一个学生旁边,看他正在一张单页的小片子上默写《岳阳楼记》。再看看其他的同学,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因为班主任老师也在,我不太方便说什么。直到第一节课的上课铃打响,课代表站起来喊一嗓子要求交刚刚默写的小片子,很多同学还在奋笔疾书。这时候班主任已经走了,开始我的语文课,我就示意课代表坐下来,告诉他和其他同学,这个默写可以暂时不收。

 

然后,我问他们,

我不是让你们晨读时间朗读《岳阳楼记》和其他古诗文吗?怎么改成默写了?

他们说是班主任老师的要求。我对他们说,即使是班主任老师要求,也应该想一想该不该做啊。学生说我们哪儿敢啊,老师让我们做什么就做什么呗。

 

我觉得

这是一个关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重要问题。

有必要和他们好好说一说,厘清他们头脑中的一些错误认识。

孩子,但凡能动脑的,千万别着急动手

于是,我提出一个问题:“从我们的本校到分校,你们会怎么走?”



 

学生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啊,不就是出了本校的西门,直接往北走,两百米左右,就到了分校的南门了吗?

 

我对他们说,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并不是只有一个答案,可能有诸多的答案。一个很简单的从此地到彼地的问题,其实需要思考的有很多。

 

第一个要思考的就是为什么要去那个地方,去那个地方的目的和意义何在?

 

如果没有必要去那个地方,那这个从此地到彼地的问题就不成其为问题。一定有其目的和意义,你才从此地到彼地。

 

如果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是必须去,有必要去,

那接下来就要考虑怎么去的问题。

怎么去又涉及到至少两个问题,一个是路径的选择,一个是采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而绝不是一旦决定要去彼地,什么都不想,拔腿就走。俗话说,“不要只顾埋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不能时时抬头看路,只顾埋头拉车,很有可能就掉到沟里面去了。

孩子,但凡能动脑的,千万别着急动手

回到今天默写《岳阳楼记》这个问题。先要弄清楚为什么要默写?



 

学生说,考试当中不能出错别字,出了错别字就要扣分,差一分差一操场人呢,所以要默写啊。我说很能理解你们对分数的渴求。这可以说从此地到彼地的理由充分。但是,接下来还有路径和交通工具的选择问题呢。

 

为了考试默写不出错别字,不被扣分,难道就一定要全文默写吗?你们哪一个人“庆历四年春”这几个字会写错,写错的同学举手。学生知道我是在和他们开玩笑,当然也的确极少有人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

 

《岳阳楼记》全文不到500字,如果我们读一遍,即使是比较注意节奏语调的朗读,也就三四分钟足矣。可如果我们写一遍,需要多长时间呢?一般而言,我们写字的速度多说每分钟20余字,如果默写全文,至少要20分钟以上,这也正是你们很多人晨读时间没有写完全文的原因。

 

我们如果用20分钟的晨读时间,把《岳阳楼记》反复读若干遍,读熟记牢。然后一边在头脑中默默背诵,一边随手把文章中容易出差错的字,比如通假字、同音字、形近字、字形复杂的字等等写一遍,这些字在《岳阳楼记》全文中多说也就是三四十个,只占全文的十分之一不到,

我们用三五分钟就可以完成,而且重点难点相当明确,相当突出,这样做不是更有效率吗?

 

学生听我说完,非常开心。因为他们觉得终于不用一遍又一遍地默写了。

孩子,但凡能动脑的,千万别着急动手

我告诉他们,

凡是能动脑的地方,千万别着急动手。

有一些人看起来很勤奋,但这种勤奋只是在锻炼手部小肌肉,本质上是非常懒惰的。学习更应该动脑,而不是埋头苦干,拼命硬干。那种拼命硬干,埋头苦干而不加思考的做法非但不值得表扬,反而应该提出批评。



 

试想,如果人类搬运东西,只动手不动脑,不惜气力,那就不会出现后来的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如果只满足于使用这些简单器械,那就更不会出现后来更为复杂的可以代替人类劳动的机械。

孩子,但凡能动脑的,千万别着急动手

这个问题看起来已经可以到此结束了。但是,我又抛出一个问题:

“到底有没有必要默写全文。”

学生对此感到非常奇怪,刚刚不是已经否定默写全文的做法了吗?怎么又提出来有没有必要默写全文呢?



 

我把问题又往后退了一步,问问他们有没有人在从本校到分校的时候,选择从本校西门出发,然后向南到长安街,然后再向东到图书大厦,然后再向北,向西回到分校呢?

 

很多学生哈哈大笑起来。有谁那么傻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公理。为毛绕那么远,不是精神病吗?我很郑重地对他们说,我就有可能做出这样的选择。

 

当然,我说的不是单纯是从本校到分校这个具体问题,也不单纯是考试得分的问题,而是在说读书的问题,在说人生的问题。因为功利心的驱使,我们太多人的选择是考什么学什么,考什么读什么,但这样的后果就是知识面太窄,即使单就考试而言,一旦调整了考查内容,就只能不断调整方向疲于应对。人生也是如此,

太过于功利化,只看到了眼前的有用和实用,看不到未来的“无用”与大用,就会欲速则不达。

 

须知:读书和人生,都不是只有长度问题,还有一个宽度问题。

想明白这个,就要放平心态,要一步一步慢慢来,不要不顾一切地猛打猛冲,一条道跑到黑,而要慢慢走,欣赏啊!

 

“慢慢走,欣赏啊”

,这是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的最后一封的标题。朱先生在这封信中说:

 

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许多人在这车流如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事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啊!

 

我们什么时候可以默写《岳阳楼记》全文呢?

 

一杯茶,一盏灯、一个静谧的空间。那时候,我们以欣赏品味的态度,一边轻轻地吟诵,一边一笔一划慢慢地默写《岳阳楼记》,一定会收获更多。

孩子,但凡能动脑的,千万别着急动手

本文中我所举出的只是不胜枚举的同类事例中的一个。

如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以身体的勤奋代替头脑的勤奋。这些同学看起来很努力,结果可能是高投入,高产出,更可能是高投入,低产出。更为可怕的是,他们这样的做法,还常常得到老师或家长的认可甚至表扬。

须知:这种以身体的勤奋代替头脑的勤奋,只是虚假的勤奋,绝对不可取,也绝不可提倡。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成年人负有不可推卸的引导的义务与责任。

作者简介:中学语文一线教师。“水寒说语文”公众号唯一原创作者。以“读诗书,羞为名,耻为利;诵经典,出于口,入于心”自勉,长期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孩子,但凡能动脑的,千万别着急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