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妈妈没给孩子报培训班,却为孩子请了一位最高级的“老师”:
特别声明:《这位妈妈没给孩子报培训班,却为孩子请了一位最高级的“老师”:大自然》转载于网络,并不代表傻大方资讯网的立场。
3月24日,中国学生好问题征集活动总决赛落下帷幕,来自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五年级的“蝴蝶女孩”顾舒心以一个关于玉带凤蝶的问题
(点此回顾)
一举夺魁,获得特等奖。比赛中她提到,她对自然的喜爱源自于自己的妈妈。从很小的时候,她就喜欢和妈妈一起去户外旅行,观察和研究大自然。现场她还向大家展示了她们生活中收集的一盒自然收集物。
舒心的妈妈为什么如此看重自然教育?在都市里,她们如何开展自然教育?小编第一时间采访了顾舒心和她的妈妈苏俊华。
1
作为妈妈,她选择退后一步
“这次能获奖,我们觉得很幸运,它就像是一次奖赏,鼓励我们在自然教育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谈到此次女儿顾舒心获得
中国学生好问题征集活动特等奖
的感受,舒心妈妈
苏俊华
这样说。
与许多妈妈一样,小舒心出生后,苏俊华辞去做了十余年的外企工作,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规划。因为对心理学感兴趣,她做了儿童心理咨询师,这份工作时间相对弹性,可以兼顾到陪伴女儿。
工作中,见到不少年纪很小就
患上
厌学、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孩子,苏俊华尝试寻找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十余年户外用品行业职业经历
,在法国户外天堂“夏慕尼”求学的经历促使她将儿童的精神世界与大自然相连,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直到读了理查德·洛夫所著的《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一书,她意识到由于生活方式变了,许多孩子与自然的链接切断了,但儿童的灵性却离不开自然的滋养,正如书中所说:对于孩子来说,自然的面貌是多种多样的:一头初生的牛犊,一只宠物的出生与死亡,一条年代久远的林中小路,荒地边上的一块神秘湿地。虽然面貌各异,自然总是能给孩子一个更为广阔辽远的世界,这既不同于父母给予的亲情世界,也不像电视那样会“偷走”孩子的时光。相反,它能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医治生活在不幸家庭或邻里的孩子的创伤。自然也需要充分地观察和全身心地感知,从而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有时,自然也会让孩子感到恐惧,但敬畏其实自有深意。
在照顾女儿的过程中,苏俊华每年都会拿出许多时间与她一起走进自然,研究自然。暑假两个月她们基本都在外面。她们会去贵州访问对口的爱心学校,做公益的同时走进大自然;舒心爸爸在新加坡工作,她们去看望爸爸的时候,也会去周边的东南亚国家探访,每到一处,她们会研究当地特有的物种。平时在上海的家里,她们有时间就会在小区、校园里转一圈,寻找大自然的秘密,比如:不是所有的树都是秋天落叶,小区里的香樟树就是春天落叶。结合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她们做了一系列的研究,每到一个节气大自然究竟会发生哪些变化?她们把自己的发现拍照上传,发表在网络上。
春天,和女儿一起捡的香樟落叶
苏俊华没给女儿报课外辅导班,即使女儿最喜欢的画画也一直是自学,原因是不想把女儿的时间排得太满。苏俊华说,她一直有一个观点,小孩的创造力,包括提问这些与创造性相关的能力需要思考的空间,而且这个空间是一种无形的空间。“
至少要给他看着天或看着一棵植物发呆的时间,如果家长把小孩的时间排得太满了,他就没时间去思考,也没有创造的空间
。”
她认同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的观点:做妈妈不需要完美,60分及格就好。工作中,她发现许多孩子的问题其实是因为父母太强了,父母的力气没花到自己身上,而是全用到了孩子身上。
有的父母认为对孩子用力一点,就好一点,但从长期来看,孩子自我成就、自我成长的能量却无形中被压制了。
在她看来,父母更应把力气花在自己身上,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更懂得孩子的成长规律,按照孩子的发展规律为她们提供相应的支持。“父母不一定要站在孩子前面,领着她走,似乎一直对孩子说:我什么都很好,你照我说的去做就可以了;父母也可以选择退后一步,站在孩子身后,对他说:你去做,我来支持你。
”
就拿女儿舒心喜欢的画画来说,苏俊华做了一个“实验”。发现女儿对画画感兴趣以后,她希望可以保护女儿本身的天赋,不过早模式化。所以,她并没有送女儿去任何美术培训机构,而是在家里为她提供充足的工具,让她自由的画,随时想画就画。在家里的桌上、茶几底下小编看到许多画画用的纸,苏俊华说这些纸全是给女儿
随时画画
准备的,让她可以一直有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
顾舒心在画一个创意纸巾盒
这样做还有一个原因。苏俊华的专长是儿童心理测量,儿童心理咨询中,小孩子不善于表达,儿童心理测量师可以通过孩子画的画,或者写字的笔迹发现孩子的问题。她明白保护孩子的想象力有多重要。“
孩子的想象力越丰富,他越能表达自己的情绪,越能表达的人越能抒发,这样的孩子,不容易有心理问题。
”
但在女儿画到一定程度之后,苏俊华会给她一些引导。比如让她试着创作漫画故事。从母女俩的故事开始,在创作的过程中,女儿表现出很强的捕获细节的能力。那些有趣的小细节,不仅让女儿自己画得很开心,家里也平添了不少乐子。
现在舒心又开始创作自己班级同学的故事,
这份独一无二的创作也给全班同学带来一份不一样的“集体记忆
”,受到同学的追捧。苏俊华越来越相信自己做的是对的。顾舒心创作的漫画
2
作为自然教育志愿者,她选择向前一步
随着舒心渐渐长大,苏俊华的自然教育从女儿扩大到更多孩子。夏天的傍晚,她会带小区的小朋友一起夜游。天色暗下来,她和孩子们每人打一个小手电,在小区里观察天牛、锹甲、独角仙、萤火虫等各式各样的虫,一起拍照片,拍录像,就像小时候吃完晚饭和小伙伴一起乘凉撒欢一样。
起初,她和舒心两个人有空就去学校溜达,把学校的植物、昆虫、鸟的相关知识做成自然笔记,发表在学校的公众号上,受到同学的欢迎,舒心班级的学生还自发成立了一支“护绿队”。家长、老师参观校园的时候,护绿队的同学可以为他们做专业的导览。
志愿者老师教孩子认识校园植物
在女儿所在的建青实验学校做志愿者五年多 ,最开始她教授国际非营利组织“根与芽”的环保课程;后来他们20多位建青实验学校的家长和教师志愿者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发了一套自然教育的“校本课程”。此外,她还在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为低幼的孩子开设“二十四节气”活动课程,为长宁区古北市民中心社区冬令营的孩子上环保课程等。
苏俊华(右一)在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上“二十四节气”
学生的自然笔记
和她一起工作的家长志愿者最初常常会有一个担心:我自己不认识植物,我怎么教孩子?苏俊华说,这其实是一个误解,家长
并非
一定要懂很多,才能引导孩子去热爱自然,孩子喜欢自然是一种天性。因为人本身就来自于自然,是自然的一个环节,所以与自然亲近、喜欢自然是人的一种本能。只要为孩子提供接触自然的机会,并鼓励和支持他们就可以了。
自然教育对孩子的回馈常常给她意外的惊喜。苏俊华把
女儿做实验用过的蝶蛹,蛾蛹、小螳螂不少都送给了学校低年级的小朋友,他们可以在教室里看到蝴蝶羽化的整个过程。当孩子们知道,蝴蝶羽化以后其实就只剩下很短的生命了,他们坚持在校园里举行蝴蝶放飞活动。结合活动,老师也会与孩子们讨论生命的话题。孩子们把自己与昆虫相处的这些感受写到作文里。有一个孩子在蝴蝶放飞活动后写到:下一次遇到一只蝴蝶的时候,我会跟它打招呼,它是我在另一个转角,遇到的一个新生命。
越来越多人关注自然教育,苏俊华和女儿开通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布和瓜的世界。布和瓜是法语Pourquoi(为什么)的音译。马上又到养蚕的季节了,苏俊华每年都会为孩子们准备蚕宝宝和桑叶,“养一条真的蚕宝宝和读一篇《蚕宝宝的一生》的课文不一样,自己参与这个过程才会发现问题。”她说。
* 小编个人微信号: 2432274540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庆安县华夏童年雅典贝贝早教幼儿园】 幼儿园孩子回家告状,说
- 孩子哭闹不停,手都发黑了……爸妈魂都差点吓飞!就为了这件事
- 【学习成长突破】如何帮助孩子提升社会能力?
- 告诉那个沉迷手机的孩子:手机陪你一时,却能毁你一生!
- “抖音”们,请放过我们的孩子!
- 一定要告诉你的孩子:能抛弃你的,只有你自己!
- 这世界真的有禽兽!每个妈妈都该告诉女儿的五件事 | 思享
- 手机有毒?!今天的父母怎样和孩子建立“屏幕规则” | 攻略
- 全世界都在热议的一部教育纪录片,揭秘孩子“极有可能成功”的路
- 杭州一妈妈带着两岁孩子到店里要水喝…结果拿热水泼了导购员,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