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治焦虑、学社交,你都需要一台VR设备

2017年12月,业界销量最高的专业VR设备PlayStation VR的销量突破200万台,怎么样,听起来很高吧?

但其实,索尼的PlayStation 4各型号销量已达7060万台,也就是说VR玩家只占其中的2%。

所以,要是在现实中两个VR玩家相遇,可以说是上辈子修来的缘分了。

当然这是开玩笑的,VR设备和VR游戏的推广受到价格、商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日益趋于理性,并没有延续前两年刚刚出现时的那种火爆。

但是,

在特定领域VR却正在大放异彩,成为了一种有潜力成为主流的应用



生孩子、治焦虑、学社交,你都需要一台VR设备

戴着VR生孩子是怎样一种体验?

总有人说,玩VR是一种高级的“逃避现实”。



那么我们什么时候最需要逃避现实呢?当然是感觉痛苦的时候。那么什么时候是我们感觉最痛苦的时候呢?



当然是生孩子。



在医学上有一种为疼痛分级的方法,将疼痛分为十个等级,而女性分娩时所承受的疼痛很可能达到第十级。



因此在想到VR能否帮助人缓解疼痛这个课题的时候,研究人员就想到了孕妇。



其实,早在1996年,华盛顿大学的研究者们就开始将VR用于控制疼痛的研究中。 



他们设计了一款名为“SnowWorld”的VR游戏。用户可以在游戏中体验在雪地中互动的场景,用户在VR中能穿过一个神奇的峡谷,峡谷中的企鹅和雪人都会向他抛来雪球。在Hoffman与其同事的研究(2000)中,烧伤患者分别在VR环境和现实环境中接受伤口清理,同时测量其主观报告的疼痛分数。



结果发现,VR条件下患者对疼痛的主观报告要显著低于现实条件下的报告值。 Malloy和Milling(2010)的一篇综述回顾了11篇使用组间设计探讨VR镇痛效果的研究,结果发现相对控制组而言,用VR镇痛的被试主观疼痛感减小了83%。



自1996年后,VR镇痛的个案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在烧伤、牙疾、癌症等多种疾病引发的疼痛方面,VR镇痛都被证明是有效的。



终于,在2016年,纽约米德尔顿的奥兰治地区的Eric Martucci在Anderson医生的建议下成为了首个使用VR进行分娩的孕妇。

 

Anderson医生向产妇展示了一个引导性的冥想VR体阴虚,产妇戴上VR头显后, 伴随着舒缓的音乐和图像、以及实时的分娩指导进行生产,最终在两个小时后顺利完成分娩。



多种实验证明,VR镇痛的效果显著,而且尤其针对那些需要长期服用止疼药的患者来说,VR镇痛有助于帮助他们长期服药带来的身体负担。至少能在必要的停药期为他们缓解疼痛。



虽然成效不错,但VR在镇痛上的原理还尚不清晰。目前有两种假说,一种理论是患者在玩VR游戏的过程中获得了愉悦感从而促使内啡肽(一种大脑自然分泌的镇痛物质)水平升高。



另一种理论则更为直接:就像小孩子打针我们总要捂住他的眼睛一样,VR为患者提供了丰富的“分心环境”,让他们不在聚焦于自己的病痛之上。



生孩子、治焦虑、学社交,你都需要一台VR设备

VR不止能辅助治病,还能直接治病



除了能让你在对身体的治疗过程中减轻痛苦,VR在心理和精神科上的表现可以说是“全科医生”了。



焦虑症、恐惧症、成瘾、自闭症,可能你听说过的此类疾病,VR均有涉猎。



从大的原则上,心理和精神类疾病,就像是人的精神与自己的身体和现实世界出现了某种不兼容。比如说焦虑,原本是一种人类演化出来用于自保的正常情绪——你只有对不利的事情感到焦虑,身体才能被驱动去提早做出应对措施。



而焦虑症就是,尽管患者没有遇到任何可能会对自己不利的事情,但神经系统依然认为马上就要又不利的事情发生需要随时准备应对,使得患者疲惫不堪长久之后反过来影响到了身体健康。



而VR在治疗精神疾病的时候,大致上就两种方案:通过一个虚拟的环境,先假意的迎合患者的这种精神与现实的不协调,然后逐步引导使之与现实世界相同。



比如VR在治疗恐惧症的时候,就将“暴露疗法”发挥到了极致。暴露疗法是一种心理学的传统疗法,原理就是在可控的环境下让患者害怕什么就想什么,害怕什么就看什么。



想多了,看多了,也就不那么害怕了。



在过去,暴露疗法分为直接暴露和想象暴露两种,但两种的缺点都不小。直接暴露的成本巨大,治疗飞行恐惧症要频繁的坐飞机,治疗演讲恐惧症要一个演讲大厅;想象疗法则需要患者强大的想象力和对想象的控制力,比如治疗飞行恐惧症,暴露疗法的目标是让患者意识到不是每次坐飞机都会坠机,但在想象中患者可能想着想着,就坠机了。



VR为此提供了第三条道路,那就是VR暴露,这个方法既不需要患者强大的想象力,也不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只要一台VR设备和事先设置好的治疗情景就可以了。



2017年,一个研究组进行了一次克服“蜘蛛恐惧症”的VR研究,他们制作了一款与VR蜘蛛做朋友的游戏。被试进入环境之后,就能看到一只毛茸茸、大长腿的“蜘蛛宝宝”。玩家可以设定自己对VR蜘蛛的焦虑情况,以确定从什么难度开始切入游戏。



一开始,蜘蛛宝宝只是远远的在房间的一端爬行,到后来蜘蛛宝宝会与被试越来越近,直到可以和蜘蛛抱抱近距离接触。



与传统的暴露疗法相比,VR还可以实现在可控制的范围内让患者与环境进行互动。在Freeman(2016)的研究中,研究者设置了地铁和电梯两个虚拟场景,将妄想偏执症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只是单纯在虚拟环境中探索30分钟(等同于暴露疗法),另一组则要尝试放下防备,与虚拟人接触(CBT)。



随着实验的持续,患者会逐渐适应任务,场景中虚拟人的数量也会逐渐增加。结果发现,两组患者的妄想症状均有好转,而CBT组效果更好。在治疗训练结束后,当患者去现实世界的便利店买东西时,体验到的妄想和不适也有所减少,这表明虚拟环境中的治疗效果能够延续到现实中。



这对我们普通人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你害怕公开演讲、害怕被领导骂、害怕猫猫狗狗甚至是有“路怒症”或害怕做饭,都可以试试相关领域的VR游戏。



生孩子、治焦虑、学社交,你都需要一台VR设备



减少社恐,还能减肥……



2017年4月,Facebook在其自家的开发者大会上向全世界隆重介绍了全新的虚拟现实社交平台Facebook Spaces,这一平台利用了他们此前收购的VR硬件公司Oculus生产的设备。



为什么Facebook要做VR?VR和社交有什么关系?



这还要从传统网络社交与现实社交的区别说起。



自“社交网络”诞生以来,网络社交成为了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社交场合之一,超越了地域、时间和语言的限制,我们现在可以和地球上任何一个人进行社交。



但传统网络社交也有一些“缺陷”,那就是细节不够丰富而且形式与现实中的社交差了太多。



简单来说就是,目前网络的社交还以文字和静态的图片以及有限的表情为主要媒介。



在网络世界里高兴就是一个:

生孩子、治焦虑、学社交,你都需要一台VR设备

 ,难受就是一个

生孩子、治焦虑、学社交,你都需要一台VR设备

,在表情包尚不发达的时代我们甚至没法表达这个:

生孩子、治焦虑、学社交,你都需要一台VR设备



这样的后果是,当我们在网络世界社交的越多,我们就会越忘记怎么该在现实中社交。



早在2012年,中国青年报曾经进行过一次覆盖1,6491人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显示63.6%的人认为过度上网使人“变得内向”。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

网络世界中的社交与现实世界中的社交完全不同,在网上与人交流的越多,线下遇到朋友就越不知该如何应对。



而VR则可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药。



与文字交流那样将情感抽象成易于辨识的文字或emoji不同,VR的交流是细节丰富、即时、可互动的,与现实中的社交更为相似。



VR能够培养用户正向、积极意义上的“察言观色”能力,而是用更为真实的虚拟形象来与彼此沟通。



Bailenson et al.在2004年的时候做了一个实验,让两组被试先进行一系列的学习操作,然后进入VR世界让他们去观察VR世界里的另一个虚拟人物。其中一组被告知那个虚拟人物是之前学习中的程序导师,而另一组则被告知那个虚拟人物只是个陌生人。



尽管两组都知道这个虚拟人物不是真人,但被告知这个程序是之前的导师的哪一组,在观察虚拟人物的时候距离更远。这与现实社交中,人们会对地位更高的人保持更远的距离一致。



由此可见,

在VR环境中,我们会更多的使用现实中的社交技巧而非网络的



基于此,在VR世界中的交流更能让人产生亲和力和同理心。Papadopoulou在2007年的一项实验中发现,比起传统导购,消费者甚至更喜欢VR世界中的虚拟导购。



在Nick Yee(2006)的一项研究中,被试在VR 中使用老人形象的虚拟化身, 并且通过镜子观察和感受“自己”的身体。经过这样简单的步骤后,这些被试的态度测试结果显示,他们对老人的内隐态度比之前更友好了。

生孩子、治焦虑、学社交,你都需要一台VR设备

谁都想要的如果电话亭



读到这里,你发现了么?其实VR设备带来的种种影响,其实并不只是把屏幕贴到了眼镜上那么简单。



而是在于,

VR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假如”的环境

。这种假如的主语可以是用户自身,可以是客观现实,可以是别人,甚至是某种物理规则——假如我不害怕蜘蛛,假如我的爱人衰老了,假如万有引力不存在了等等……



因此,VR的影响力其实远远不在前两年定义的“游戏”和“电影”这些文化和娱乐行业上,教育、医疗、工业、零售都有可能受到来自VR的冲击。



最后回到标题就开始吊胃口的减肥上,其实也是如此。洛杉矶一家实验室就推出了一款帮助你减肥的产品——假如你在吃蛋糕:

生孩子、治焦虑、学社交,你都需要一台VR设备



这个解决方案通过代餐和VR软件来解决你的口腹之欲,你以为你吃了高热量的蛋糕,其实吃的只是零热量的代餐果冻。虽然味道上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是在香味、触觉和视觉上都满足了,便于你自己欺骗自己。



怎么讲,听起来好可怜的样子……



看了上面这些例子,如果你重新燃起了购买VR设备的冲动,那我劝你还是……先停一停。



如果你真的对VR感兴趣,不妨来看看这本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李峙研究组腾讯研究院 S-Tech 工作室联合出品的《身临其境——那些被VR影响的心灵、身体与社会》



这本书收录了VR对心理认知、健康、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影响。通过研究与应用案例,为你认识不一样的VR打开了一道大门。



本书已上架,

扫码购买:

生孩子、治焦虑、学社交,你都需要一台VR设备
生孩子、治焦虑、学社交,你都需要一台VR设备

生孩子、治焦虑、学社交,你都需要一台VR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