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卖轮胎的都成了美食家?家电促销不能再这么搞!
营销活动的本质是什么,卖货?赚钱?相信不少家电人都会这样认为。于是,基于卖货转化为目的的营销推广活动,在现在家电业几乎实现了常态化、日常化、频繁化,但是效果却越来越差劲。
这是什么出了问题?促销力度太低?产品不够有吸引力?方法不对?投入人员和费用不够?或许都不是。其实,方法和技巧本身没错,但如果是方向错了,再怎么努力也不会收获太好的效果。
实际上,任何企业市场营销的本质绝不会是卖货、盈利这么狭隘,它的本质,在笔者看来就是连接用户、激活用户。一切的营销活动都必须以用户为起点和终点。追求卖货和业绩的营销活动都只是短期效益,而不是用户价值,更不是品牌价值。
那么真正的成功商业营销是什么。可能就是米其林轮胎和米其林餐厅的结合吧。
米其林是世界公认的美食评鉴标准,顶尖厨师都想为获得米其林星级荣誉而奋斗。其实,米其林的另一个身份,还是全球第一的轮胎公司。那么,两者又是怎么结合在一起的?
开始米其林的主要业务是生产自行车轮胎,后来发展到生产汽车轮胎。为了宣传和证实产品质量,1900—1912年,米其林轮胎参加所有大型国际汽车赛事,且都取得了成功。
不过,在20世纪初期,汽车轮胎市场的发展并不明朗,比如那时在法国上下才只有3000辆机动车。一直到1908年福特ModelT问世,机动车才逐渐走向大众。对米其林来说,投入汽车轮胎市场也像是一场赌博,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能卖更多的轮胎。
米其林的逻辑很简单,就是:为提高轮胎的需求量,就要首先提高汽车的需求量。为了提高汽车的需求量,就要鼓励大家开车远行,说服大家远处有更吸引人的地方。这样汽车开得远,轮胎就会更快地替换,轮胎也就卖得更多。于是,米其林在1900年出版了一份小册子,叫《米其林指南》,内容包括旅行小秘诀、加油站位置、地图和更换轮胎的说明书等,而且是免费发放。
不过在1920年,公司负责人安德烈-米其林发现,《米其林指南》被用来垫工作台,于是决定不再免费而改为兜售,因为“人们只会尊重他们掏钱购买的东西”。有价出售的《米其林指南》内容变得异常丰富,包含分门别类的宾馆和餐馆。
后来,米其林发现人们对于各大餐馆的指南,特别感兴趣,于是就雇佣了一批匿名调查者,去光顾各大餐厅,并给出评价。1926年,米其林的星级标准诞生。1931年开始启用3个星级的评等系统。因为评鉴的中立与公正,现在米其林已成为一条世界餐厅通用的评鉴标准。
无疑,最高级的营销就是连产品都不提,就让人“趋之若鹜”。即使满屏的产品,也要像宜家的《家居手册》那样传达的是一种简洁不简单的生活方式。
米其林从轮胎制造商到美食评价商,带给中国家电产业最大的启示,就是要重塑对市场营销的正确认知。尤其是在消费升级背景下,一定要跳出卖货导向和一味追求投入产出比的思维,从用户角度出发,以用户生活便利、生活快乐和生活方式体验为主。
因为真正有意思的营销,就是品牌要跟用户玩起来、嗨起来,塑造用户期待的生活方式或新奇有趣的感受体验,将用户需求、生活方式、企业文化、互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信,短期内不一定马上赚到大钱,但未来的业绩回报将会是超预期的。
最近几年来,一些家电企业在传统的市场营销、推广活动之外,也在尝试跳出单一的产品推广、促销,而是直接面向用户进行有共鸣的生活方式传递、价值文化感染、甚至是情感共鸣引爆。比如说,方太的“仁爱文化”、卡萨帝的“艺术生活”,以及美的空调的“美的熊”系列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追求的都不是短期利益回报,而是长期的用户对于企业、品牌和产品价值观的认同。
相信,接下来“不以卖货”为目标的营销活动,会越来越多出现在家电行业,会越来越多受到一些家电企业的青睐和认可。甚至一些家电企业,不只是造家电、卖家电,也可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使者,成为民族文化的积极推动者。只要敢想,就一定能做到!
====
家电圈:中国家电覆盖面广阔、内容专业、观点鲜明的价值分享平台。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 让国际设计圈侧目的设计,竟然只完成了“一半”?| 美好心选
- 霍思燕:儿子是意外到来,但却成了我们最美好的期待
- 【科普V视】医生成了高危职业,谁还愿意治病救人?
- 上海一车冲入店铺,怎么被拘留的反倒变成了是店长?
- 哥大华裔名媛成了时尚新宠,显赫家世浓缩出了整部中国近代史
- 动手能力真强大,上千元的德国锂电锯被他拆掉,改装成了硝基链锯
- 九种短时训练让你表现大不同
- 卖鸡送酱油成了买酱油送鸡 | 用户已“宠坏”,售电正“洗牌”,
- 巴克利:加盟勇士后 杜兰特成了球迷讨厌的那种人
- 8吨塑料和轮胎,5天换40㎡新房,花费不超5200美元!这小哥让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