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继东:病痛伴舛途 不挡医学路

小编用尽了洪荒之力,贾继东:病痛伴舛途 不挡医学路 的全部内容都在这里了,拿走不谢!

正文开始:





在北京友谊医院综合楼2层的一间办公室,从大书柜到办公桌,放满了中英文医学书籍,书堆环绕的一角,就是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主任贾继东办公的地方。这位患者口中的“大医”,历经儿时患病,屡经坎坷,却坚持奋斗,最终成长为国内外公认的肝病领域顶尖专家,深入钻研少见疑难肝病、不断推动规范化诊疗,还获得了“全国自强模范称号”、“首都十大健康卫士”、“北京学者”等多项荣誉。





儿时患病落后遗症最终迈进医学大门





1962年1月,贾继东出生在山东省单县的一个小镇上,两岁的他不幸患上脊髓灰质炎,留下右下肢明显功能障碍的后遗症。





1977年,高考恢复,贾继东刚读高一,按照当时的政策,在校生也可参加高考,抱着好奇和试试的心情,贾继东报名考试并过了录取线,但却未被录取,身体可能是失利的重要原因,这让他心凉了半截。祸不单行,年仅15岁的贾继东接着再次经历了歧视和偏见带来的痛苦。其父亲所在单位进行了一次针对内部子女的招工,他又由于同样的原因丧失了首批录取机会。





接连遭受打击,让贾继东十分沮丧。目睹儿子的失落,父母虽然心疼,却没有一味抱怨社会,反而用最朴素的道理安慰他:“今年高考不录取,明年再努力。”父母的关怀和鼓励让贾继东重拾信心,再入学海。





转眼又到1978年的高考,贾继东的分数超出本科线几十分。因担心去年的情况重演,他最终选择了身体不太受限制的医学专业,并被济宁医学专科学校(现为济宁医学院)录取。虽然以本科的分数读了专科,贾继东仍对母校心怀感恩,“我是幸运的,毕竟还能上大学,虽然是专科,但我迈进了医学殿堂的大门。”





从专科生到肝病领域顶尖专家





在长达十余年的专科、硕士、博士的求学路上,英语无疑是贾继东学习国际领先医学技术的重要工具。上大学之前,贾继东从未学过英语,连ABC都念不准,但是到1987年报考兰州医学院研究生之前,他已经可以比较顺畅地查阅英文专业文献了。





贾继东回忆说,在大学的第一年,英语课每周只有2至4节。“仅凭这几节课的时间肯定不可能学好英语。”当时宿舍有个济南的同学学过英语,发音很好,于是他每天都跟着这位同学学习语法、练习口语,并坚持收听“北京市业余英语广播讲座”。实习时,在济宁地区医院(现济宁市人民医院)老专家的鼓励下,他继续刻苦学英语。到毕业时,贾继东的英语水平在同学中已属于“上等”水平了。





在山东省单县中心医院做了6年住院医生后,贾继东于1987年考上了兰州医学院的消化内科硕士研究生。当时正值出国热,许多人都视出国为最大成功,但贾继东却在硕士研究生的最后一年决定在国内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经过慎重考虑。1990年,贾继东进入首都医学院,跟随王宝恩教授攻读消化内科博士学位。





如今,贾继东已经成为国内外肝病领域的顶尖专家。他先后负责起草了卫生部《丙型肝炎诊断标准》、作为主要执笔人参加了我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和《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两个重要临床指导文件的制订;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第一次制定乙肝的治疗指南,贾继东作为中国代表参与。





成长的困难造就他的助人之心





在此前担任北京市政协常委期间,贾继东多次为肝病患者发声。比如,在乙肝患者歧视方面,贾继东曾和其他权威专家多次在不同场合从科学的角度进行论证,为消除对乙肝患者的歧视做出自己的努力。





许多肝病患者把贾继东当作最大的希望,都觉得得了肝病,让贾继东看过才能放心。为了满足患者的看病需求,贾继东经常延长看病时间,挂号室都下班了,他还在给没号的患者看病。“在成长的道路上,我遇到了比别人更多的困难,也得到了比别人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我现在能帮助的就是这些肝病患者。”贾继东说。





文/本报记者张小妹通讯员王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