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绣娘进驻园博园

小编用尽了洪荒之力,黔西南绣娘进驻园博园 的全部内容都在这里了,拿走不谢!

正文开始:





本报讯(记者彭小菲)8000多位深山绣娘、4000余种中国传统美学纹样、13座大山深处的手工艺博物馆……作为丰台区的品牌文创企业之一,依文·中国手工坊将黔西南地区的绣娘以及她们的绣品通过线上平台展示,不仅企业可以订购她们的产品,也使中国传统文化传递到世界各地。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为了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近年来丰台区依托区域资源,逐步树立文化品牌,并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进社区。





位于丰台园博园的中国手工坊内,陈列着许多精美的传统手工艺绣品,各种图案的绣片被应用到箱包、鞋帽等人们生活中常用的产品之上,通过文化与创意的结合,传统文化在这里被赋予了新的光彩。十五年前,依文集团设计师团队到黔西南地区采风时,见识到了当地绣娘精湛的绣艺和栩栩如生的作品,同时也发现,由于这门手艺赚不来钱,这些传承了几千年的刺绣技艺正面临失传。于是,依文设计师挨家挨户寻找绣娘、收集纹样,一年行走39000多公里,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建立博物馆,打造工坊。





如今,依文·中国手工坊已完成13座大山深处的手工艺博物馆,组织数千名绣娘进行技法培训,同时搜集4000余种中国传统美学纹样,8000多位深山绣娘信息,并建立了全国最庞大的中国传统手工艺线上数据库。





不仅如此,中国手工坊通过精准扶贫,对贫困绣娘培训到人、订单到户。72岁的苗绣传承人潘玉珍,现在月收入已经达到1万至2万元,不仅收入比以前翻了数倍,还走出大山,登上世界时尚的大舞台。





近年来,丰台区一直服务驻区文化单位,推动传统文化与当下社会更加紧密地互动。以中华书局创办人陆费逵先生名字命名的中华书局伯鸿书店,在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中,小门脸变身青砖青瓦的京味装饰风格书店,在这里,读者既可以购书,也可以坐在这里一边品着茶一边读书。





据丰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丰台区重点挖掘南苑文化,以金中都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以一街一厂、卢沟桥宛平城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京剧为主的戏曲文化,以航天、高铁为代表的创新文化。同时,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出《丰台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方案》,实施首都文化传承工程扶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