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需提升整个社会教育素养
//特别声明:《“减负”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需提升整个社会教育素养》转载于网络,并不代表傻大方资讯网的立场。 傻大方摘要开始:今年两会,“减负”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傻大方摘要结束
正文开始>>>
今年两会,“减负”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标志着,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将成为政府下大力气解决的重点问题。
“减负”是个老问题,是教育的顽疾、痼疾,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有效根治,是因为其成因复杂。而越是复杂,就越需要仔细分析,牵住“牛鼻子”。
首先,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仍然供不应求是重要原因,校际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还不够均衡,父母让孩子“上好学”的强烈愿望与教育发展“不平衡”、“好学校”供给“不充分”的矛盾,使受教育的美好愿望,异化为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焦虑,纷纷将孩子送到县城、大城市的学校中去,导致了大班额的发生。同时,社会上的用人观和分配制度不合理也是重要原因。单位招聘有学历门槛,很多单位在招聘时明确要求博士生、硕士生,甚至限定学校的排名和档次;不同学历、不同背景的收入差距过大,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父母们的教育焦虑。
从社会层面来看,公众教育素养的相对缺乏也是重要原因。什么是好的教育?是为了考取一个好的分数,上一所好的学校,还是为了让人的发展更完善、更幸福,更好地成为他自己?当这些问题没有看清楚、想明白的时候,教育的过程就容易被异化,异化为流水线式的工业化生产,异化为用“邻居家”的孩子来评价自己的孩子的盲从。因此,提升整个社会,尤其是父母的“教育素养”,是当下最迫切的工作之一。
当然,学校评价缺乏科学有效的标准,很多学校依然将关注点放在分数上、作业上、搞训练上,校外的培训和补习机构又没有摆正自身定位,未能做到和学校差异化发展,未能充分发挥素质教育和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需要。这都是导致学生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
找到原因,就要对症施治,系统推进。一方面,要强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方向去努力;另一方面,要引导包括学校、校外辅导机构在内的多元教育主体定位清晰、相互补充、错位发展,有机结合,最终形成一个好的教育生态,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性需求。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家长也都能在承认孩子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基础上,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鼓励孩子将自身价值和潜能充分挖掘,做到“真正发现孩子”。
我们相信,随着整个社会教育素养的提升,随着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随着新的教育生态和学校形态的出现,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减负”的目标就能实现,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也将成为现实。
////////本文“减负”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需提升整个社会教育素养。由网友'[hansen]'投稿/////////- 法制日报:清理“示范活动”也是教育减负
- 南昌商联中心玩\"阴阳合同\":近百万购房款不写入合同
- “减负”减掉“体育”,家长不答应了
- 住建部:通过两个方面预计今年为企业减负500亿元
- 教育减负:一场寒门的灾难
- 嘘!这是专属于你的小户型优化指南
- 重庆一中学生担忧:减负,别再“雷声大雨点小”
- 教育减负:一场寒门的灾难?
- 中国税收的真相是什么?在世界上属于中低水平,去年减负3800亿
- 适当“挨饿”7大好处!给你的身体减减负,更好地打开长寿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