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的“保守”投资之道

傻大方小编提示您本文标题是:李嘉诚的“保守”投资之道。来源是。

李嘉诚的“保守”投资之道。投资|地价|内地|港资|港币|李嘉诚---


投资|地价|内地|港资|港币|李嘉诚---

李嘉诚的“保守”投资之道

我与李嘉诚

编者按:这篇文章选自本人新著《商业的逻辑》第五章他山之石篇,于 2015年 8月发表于腾讯网,原标题为“‘超人’李嘉诚的投资之道”。以下为文章全文:

2015年 8月 19日,胡润研究院发布了 2015全球华人富豪榜。61岁的大陆首富王健林首次超越 87岁的李嘉诚,成为全球华人首富。尽管李嘉诚在华人富豪榜屈居第二,但这并不影响我对李嘉诚先生投资之道的推崇和敬仰。

李嘉诚少年逃难至香港,从做塑料花起家,打造了如今强大的商业帝国;他纵横商海数十年,经历了互联网泡沫的破灭、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随后的欧债危机,曾经连续 15年蝉联全球华人首富,至今仍是华人企业家中的不朽传奇。

李嘉诚先生的成功绝非偶然。“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是他高屋建瓴式的投资风格;而其投资之道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管窥一斑。

花 90%的时间来考虑失败及应对之策

李嘉诚的“保守”投资之道。投资|地价|内地|港资|港币|李嘉诚---

李嘉诚做事向来深谋远虑,三思而后行。李嘉诚说:“当我着手进攻的时候,我要确信,有超过 100%的能力。换句话说,即使本来有 100%的力量足以成事,我也要储足 200%的力量才去攻,而不是随便去赌一赌。”在谈到自己的决策过程时,李嘉诚说:“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近两年来,李嘉诚在电信业务上步步为营,逐渐建立起欧洲电信王国。 2015年初,李嘉诚斥资 103亿英镑收购英国移动运营商,这是他迄今为止做出的最大手笔的收购。这家公司与和记黄埔旗下另一家英国移动运营商 Three合并,成为英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而在欧洲大陆南端,李嘉诚与俄罗斯 VimpelCom公司达成协议,将两家公司的意大利电信业务合二为一,成为意大利用户数量最多的电信运营商。协议双方在谈判问题上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以至于让关注者一度误以为该交易没有希望,但最终双方却达成了共识。据测算,合并后,李嘉诚的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每股净资产价值增长 9%。

一般来说,电信业的业务回报率只有 5%,但一旦拥有了可观的市场占有率,电信公司的回报同样可观。 20多年前,李嘉诚就投资了英国移动业务, 1993年他为了收购移动网络 Orange,前后共投资 84亿港币。当时,很多人对此并不看好,但这个项目覆盖了英国 98%的人口。如此庞大的市场占有率最后引来了买家——1999年,德国曼内斯曼钢铁公司以 1180亿港币买下了它。从 1993年的 84亿港币买入,到 1999年的 1180亿港币卖出,每年的回报率高达 39%,与李嘉诚在地产、基建等项目上的回报率不相上下。李嘉诚深谋远虑的企业战略由此可见一斑。

2003年,郎咸平与李嘉诚举办了一期论坛,论坛上有人提问:“李先生,您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他的回答只有两个字——“保守”,令全场嘉宾感到震惊。李嘉诚一向善于谋篇布局,谋定而后动,是一个“花 90%的时间来考虑失败及其应对之策”的卓越商人。

顺势而为,撤资内地房地产

李嘉诚的“保守”投资之道。投资|地价|内地|港资|港币|李嘉诚---

我们要向李嘉诚学习做势。所谓做势,就是指认清形势,顺势而为。1997年香港回归前后,李嘉诚抓住了时机,加大对中国内地的投资;同样,自 2014年以来引发国人关注的撤资内地、投资欧洲、公司改组等,都是在做势。其多次出售内地物业,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而最终目的都是保证投资回报率。

那么,李嘉诚如何研判当前的中国市场形势呢?我们在此以房地产市场为例来进行分析。

首先,内地地价升高。近几年,李嘉诚基本上没有在内地拿地,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地价太高。大型港资房地产企业,多年来一直布局一线城市和少数核心二线城市;但近几年这些城市的房价与地价持续快速上涨,而且,地价涨幅高于房价。尤其是在 2011年之后,三四线城市持续低迷,大开发商被迫调整战略布局,重归一线城市,宅地竞争异常激烈,“面粉贵过面包”成为常态。

其次,囤地不易。李嘉诚在内地的投资项目多是“慢开发”模式,常常需要开发很多年,其开发周期远长于行业平均水平。近几年,内地的土地调控与管理趋严,项目久拖不建或久建不成,可能遭遇政府收回土地等严厉惩罚。相比之下,将土地出售所带来的收益却很可观。以 2014年出售的东方汇经中心为例, 71.6亿元人民币的售价是当初拿地价格的 8倍多。

最后,港资企业优势不再。 20世纪 90年代,内地的城市建设与房地产开发,缺资金、缺经验、缺技术,当时港资开发商都是市长、书记的座上宾。因此,港企常常能以非常优惠的地价和其他条件,获得优质项目。而 1998年房改之后,内地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培育和催生了一批内地大型房企,尤其在近些年,万达、万科、绿地、恒大、中海、保利等迅猛发展,在如今的地产巨头俱乐部中,已经鲜见传统港商的身影,传统港企拥有的比较优势已经消失。

此外,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内地投资机会与价值相比过去 20年减少了;政商关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等等,都影响了李嘉诚对内地投资的决策。

在以上背景下,撤资则为李嘉诚的下一步投资预备了上千亿资金。那么,近期李嘉诚又为何选择英国等欧洲国家作为投资重点呢?仍然以房地产行业为例,与中国相比,如今欧洲具有更加有利的投资环境。

首先,永久产权。国内房产的产权仅有 70年,而欧洲房产是永久产权,不受国家政策影响。若房产质量好,投资者买下房产后可以子孙代代相传,成为一笔真正意义上的“不动产”。

其次,有更加稳定的回报率。中国楼市存在泡沫化倾向,投资风险大并且回报率低,欧洲房产相对而言则投资稳定、门槛低、回报率高。

最后,欧债危机带来新契机。为了恢复经济,欧元区实行了量化宽松政策,欧元下跌,也造就了新一批的投资风潮。以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塞浦路斯、希腊为首的购房移民,以匈牙利、英国为首的国债移民,受到了国内高净值人士的青睐。

除了房地产,李嘉诚投资的英国电网、天然气、水厂等基建项目,同样具有稳定的高回报率。作为一名精明老练的投资家,李嘉诚很清楚要时刻谋篇布局、顺势而为。

80%的人认为是商机的,肯定不是商机

李嘉诚的“保守”投资之道。投资|地价|内地|港资|港币|李嘉诚---

李嘉诚有一句名言:“如果 80%的人认为这件衣服漂亮,那么,我肯定会买这件衣服。但是,如果 80%的人认为这是商机,那我肯定不认为它是商机,肯定不会做这方面的事情。”这就是他的独立思考精神。

此外,李嘉诚经营之道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即降低企业负债,保证手中有充足的现金流。前面提到,李嘉诚自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保守”,这也是他与众不同之处。

中国有不少地产企业资本负债比接近 100%,这一数字其实是非常危险的。一旦遭遇市场波动,就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而李嘉诚,无论是欧洲电信业的巨额投资,还是全球房地产市场布局的调整,在他挥洒自如的大手笔中,无不显示出谨慎、稳健、谋定而后动、善于布局并步步为营的投资战略。